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植物保护局表示,扩大该名单为增加榴莲对中国市场的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榴莲对华出口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恢复增长势头。地方和企业要积极利用这一机会,同时确保严格遵守植物检疫和食品安全法规,以实现可持续出口。
中国目前是越南榴莲最大的出口市场,占2024年榴莲出口总额的91%左右,近30亿美元。植物保护局局长Huynh Tan Dat表示,中国仍然是一个战略市场,对越南榴莲产业中长期的增长势头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今年前4个月,越南榴莲出口额仅达1.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74%。原因是中方加强了质量控制措施,特别是针对镉等重金属以及碱性嫩黄的检查,导致越南榴莲出口放缓。
越南贸易商Nguyen Van Thanh介绍说,以往商贩往往从多个果园采购榴莲,然后送到出口企业挑选,不关注种植园的合规问题。今年由于可供出口的果园比较分散,质量参差不齐,很难达到检测标准,他直接放弃了出口榴莲。
果蔬进出口公司Vina T&T的CEO Nguyen Dinh Tung表示,自5月初以来,由于合格产品供应非常有限,公司每周只能出口1-2柜榴莲。他建议由政府规范化肥和农资管理,从而建立标准化的榴莲供应链。
越南果蔬协会秘书长Dang Phuc Nguyen也持相似观点,他建议仿效泰国模式,在种植区建立检测禁用物质的小型实验室,方便果农对榴莲先进行检测再出售,然后由出口企业送到中方认证的实验室复检。
一家获得中方认证的实验室Hoan Vu负责人Henry Bui表示,榴莲中残留的重金属镉并非来自于土壤,主要是由于过度使用化肥造成。他建议严控非法化肥,根据污染程度对土壤进行分级,污染严重的土壤需要改良后再进行种植。Henry警告称,碱性嫩黄这种工业染料可以在不影响果肉的情况下为果皮染色,同时也能通过空气流通污染整个包装工厂。工厂一旦被碱性嫩黄污染,需要进行彻底清洁,甚至重新建造新工厂。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植物保护局已与越南警方协调,严格管控碱性嫩黄的生产、贸易和使用。同时规范榴莲安全生产流程,重点关注土壤、水、肥料和农药,降低产品中镉残留的风险。该流程正在最后敲定中,并将于5月份移交给地方。
近期植物保护局将优先采取土壤改良措施,降低土壤对镉的吸收,包括:用石灰或合适的改良剂提高土壤pH值,使用沉淀剂或重金属吸收剂,以及种植能吸收镉的植物进行防治。从长远来看,关键是要改变果农错误的施肥习惯,加大技术培训,让果农能够使用正确使用肥料,控制剂量,限制有害物质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