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巴西研发智能变色包装 无需接触即可判断鱼类新鲜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5-05-19 08:53 来源:南美侨报网  浏览:59 原文:
核心提示:巴西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智能食品包装,无需闻味或触摸,仅凭颜色变化即可判断鱼类是否变质。这项由巴西农业研究公司(Embrapa)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合作开发的技术,有望革新食品保鲜监测方式。
   巴西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智能食品包装,无需闻味或触摸,仅凭颜色变化即可判断鱼类是否变质。这项由巴西农业研究公司(Embrapa)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合作开发的技术,有望革新食品保鲜监测方式。
 
  这种“魔法包装”的核心在于天然色素花青素——这类存在于紫甘蓝等鲜艳植物、水果中的色素,具有随环境酸碱度(pH值)变化而变色的特性。科学家将花青素融入智能纳米纤维膜,这种由食品残渣制成的纤维细如发丝,形成的膜状材料可贴合传统包装。
 
  纳米纤维膜不仅能感知pH值变化,还能监测细菌繁殖和挥发性化合物释放——这些都是鱼类及海鲜变质的关键指标。随着食品腐败,包装会通过颜色变化直观预警:
 
  新鲜状态:紫色
 
  24小时后:颜色变浅
 
  48小时后:蓝灰色显现
 
  72小时后:呈蓝色,明确提示变质
 
  技术优势
 
  研究团队采用“溶液气吹纺丝技术”生产纳米纤维膜:利用压缩气体将材料吹成极细纤维,沉积后形成类似棉花的膜结构。该工艺具有生产速度快、可大量生产、成本更低、材料利用率高、耗能更少等优势,且原料可利用食品加工残渣,更环保可持续。
 
  应用前景与挑战
 
  目前该技术尚未商业化。尽管在黑线鳕鱼柳(merluza)实验中效果理想,Embrapa研究人员表示,需进一步扩大测试范围,验证其对其他鱼类及海鲜产品的适用性。若成功推广,这种智能包装将为食品行业提供低成本、可视化的新鲜度监测方案,助力减少食物浪费。
日期:2025-05-19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