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开始,超市、商场和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将不再为消费者免费提供塑料袋,也不得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塑料购物袋。记者在北京多家超市和集贸市场走访时发现,消费者和商家都普遍理解国家的这一规定,并各自有了相应对策。
商家:收费塑料袋、无纺布袋齐上阵
在北京,物美、家乐福、华堂、欧尚等超市已纷纷亮出塑料袋收费标准公示牌,并正式启用收费的“新款”塑料袋或无纺布袋。消费者在收银处结算完所购买的商品后,收银员都会询问是否需要收费的塑料袋。所购买的塑料袋也会记入消费者的购物小票中。
按照国家标准,目前商品零售场所提供的收费塑料袋的厚度普遍大于0.025mm,表面都印有条形码、生产厂家信息、QS标识、价格以及类似于“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请多次使用”的提示语。目前市面上提供的塑料袋,按大小的不同,价格从0.1元到1.5元不等,承重最高可达到20公斤。
在亚运村华堂商场的超市,M、L、XL三种规格的塑料袋都有人选购,而购买标价3元、5元的无纺布袋的人就较少,消费者中也有一些人自带了布袋、尼龙袋。
消费者顾先生表示,限塑令刚开始实施,还没有形成自带购物袋的习惯,目前两、三毛钱一个的塑料袋不算贵可以接受。华糖洋华堂商业有限公司业务部部长李志生认为,限塑令的实施不会对超市的营业额造成影响,收费的塑料袋在消费者的总消费额中占的比例较小。
在收费购物袋上,一些商家也推出了新做法。据欧尚超市的工作人员介绍,从5月中旬至月底,他们对购物满70元的客人赠送一个1元的塑料袋。6月30日以前,凡是在欧尚购买的塑料袋有破损的均可以拿去免费更换。
消费者:布袋、尼龙袋、菜篮回归
6月1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的快购社区菜市场里所有销售蔬菜、肉类、豆制品、面食、粮食等的摊位都不再为顾客提供免费塑料袋。有相当一部分的消费者都拎着自家的布袋、尼龙袋或菜篮来买菜。
“市场管理处现在每天派人巡查,发现有继续提供原来超薄塑料袋是要被罚款的。”摊主肖冬林说:“我们现在提供两种塑料袋,大的5毛,小的两毛。但是今天不少来买菜都自己带了袋子。”另一个摊主潘东健表示,顾客来买菜一般都是几元钱,多得也就十几元,所以有些人觉的再花几毛钱买塑料袋有点不值。
60多岁的罗阿姨展示了自己缝制的尼龙袋:“国家出台这个规定对于保护环境是很有利的,我前段时间收集了一些塑料袋,最近又找了一些像尼龙布这样结实的料子做了好几个购物袋。”
对于限塑令的实施,年轻的上班族表示了一定的不适应,“我平时只能下了班才来买菜,但是又不可能天天带着个购物袋去上班”。家住芍药居北里的唐敏表示,虽然一个塑料袋只要两三毛钱,但时间长了,会增加她的买菜费用。
市场呼唤更多、更好的替代品出现
现在,“限塑”在全球都已成为浪潮,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将治理白色污染作为系统工程来考虑。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总量达到160万吨。全国仅每天买菜要用掉10亿只塑料袋,难以降解的塑料袋除了会对土壤、地下水等自然环境造成损害外,还会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专家表示,根据国外经验,推行有偿使用制度将使塑料购物袋的总体使用量减少2/3左右,即每年可以减少使用塑料袋超过100万吨。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董金狮认为,在利用经济杠杆引导公众减少使用塑料袋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拓展替代品的市场空间。“限塑令的实行将帮助人们提高环保意识,相信这之后会有更多的人关注降解塑料,从而更多地选用或生产降解塑料产品,推动产业升级。”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翁云宣说。对于替代塑料袋,罗阿姨也支了一招:“塑料袋出现以前,我们买菜、买鱼等都是用草绳或尼龙绳绑好直接提走就可以了,这个方法现在也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