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关税风暴致中国扇贝对美出口暴增四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5-04-23 08:37 来源:冻品攻略微信号  浏览:126 原文:
核心提示:2025年2月,美国从中国进口的2,109吨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创下近七年新高,这一数字不仅较去年同期暴增四倍,更占据当月全美扇贝进口量的半壁江山。在贸易战关税"炸弹"引爆前的窗口期,一场围绕供应链博弈的暗战已然上演。
   2025年2月,美国从中国进口的2,109吨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创下近七年新高,这一数字不仅较去年同期暴增四倍,更占据当月全美扇贝进口量的半壁江山。在贸易战关税"炸弹"引爆前的窗口期,一场围绕供应链博弈的暗战已然上演。
 
  数据背后的"时间差"策略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海湾扇贝今年2月在美国市场以2.40美元/磅的均价快速放量,较1月价格下跌8%,但进口商仍支付了高达240万美元的关税。这一异常波动的核心逻辑,直指特朗普政府自2月4日起连续加码的关税政策——从10%到20%,再到4月2日"对等关税"下的34%,叠加中国反制措施后,中国商品输美综合税率最终飙升至145%。
 
  "中国扇贝虽未被列入芬太尼关税清单,但25%的301条款关税仍存。进口商在关税全面升级前抢购,实为规避后续风险。"行业分析师指出。这一"抢闸"操作早有先例:2018年贸易战初期,中国曾是美国最大扇贝供应国,年进口量达9,622吨,但随着关税壁垒高筑,2024年中国对美扇贝出口量已腰斩至5,173吨,市场份额被日本取代。
 
  本土缺口与替代困局
 
  美国本土扇贝产业的颓势进一步放大了进口需求。2024-25产季(截至3月底)实际捕捞量仅1,560万磅,较预期缩水35%,迫使餐饮和零售渠道转向进口。尽管2025-26产季预估产量回升至1,800万磅,但捕捞季延迟三周启动,加剧了供应链的脆弱性。
 
  日本扇贝虽以1.76亿美元年销售额占据市场主导,但其享受的10%优惠关税窗口期仅剩90天(自4月9日起)。"若美日未能在7月前达成新协定,关税回调将直接冲击终端价格。这一不确定性促使部分美国买家开始评估秘鲁扇贝等替代选项,但供应链重塑需要时间,短期内难以填补中国产品的规模缺口。
 
  高关税下的生存博弈
 
  当前中国扇贝面临的综合税率已高达170%,远超日本产品的潜在风险值。如此税率将导致贸易完全中断。事实上,2024年中国扇贝输美已支付超700万美元关税,若税率维持高位,企业利润空间将被彻底挤压。
 
  这场贸易博弈的深层矛盾在于:美国餐饮业对中国扇贝的性价比依赖与政治层面的贸易摩擦形成对冲。数据显示,中国扇贝价格较日本产品低约30%,在快餐、预制菜等成本敏感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但随着关税成本向消费端传导,市场格局或被迫重构。
 
  中国扇贝对美出口的短期激增,实为贸易战阴影下的应激反应。当关税"缓冲期"结束,产业或将面临更严峻的洗牌——是转向第三国加工规避关税,还是开拓新兴市场消化产能,考验着中国水产企业的战略韧性。而美国进口商在囤货红利消退后,也不得不直面供应链多元化的终极考题。
日期:2025-04-23
 
 地区: 中国 美国
 行业: 渔业水产 进出口
 标签: 出口 进口 扇贝 供应链 中国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