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第六届茶业大会在贵州江口开幕会上发布了《2024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报告以12万字详实内容、150余个数据表格及450余幅分析图表,系统梳理了近十年中国茶叶进出口全貌,不仅涵盖各省市、各茶类、各贸易伙伴的动态变化,更以数据为经纬,勾勒出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与趋势走向。
本期摘取了2024年浙江出口茶叶情况分析,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对外合作中心提供,作者朱国荣、徐浩楠撰写。
文章导览
2024年浙江茶叶出口量15.65万吨,出口额4.72亿美元,均价3.01美元/kg。
绿茶为最大出口茶类,出口量14.92万吨,占比95.34%,出口额4.43亿美元,占茶叶出口总额的93.93%
摩洛哥是最大贸易伙伴,出口额1.5亿美元。
2024年浙江省茶叶量、质稳步提升,尽管已经成功开拓103个海外国家或地区市场,但仍面临“无序竞销”“贸易壁垒”“成本上涨”“国际竞争”等困局。未来,浙江省将通过推动茶叶国际贸易稳量提质、重振珠茶出口、加强茶叶国际贸易预警服务等方式巩固茶叶出口强省地位,持续助推茶叶跨洋出海。
一、浙江省茶叶进出口概况
茶叶作为浙江传统优势出口农产品,出口额、出口量常年位居全国前列。2024年浙江省茶叶出口额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56%,进口额2284.24万美元,同比下降16.29%。
2024年浙江省茶叶进出口数量16.82万吨,其中出口15.65万吨、进口1.17万吨,同比增长4.13%和4.20%。其中通过大包装(超过3公斤)出口茶叶10.0万吨,小包装(不超过3公斤)出口5.5万吨。
(一)茶叶出口结构稳定,量质整体稳步提升
浙江省出口茶的主要类别是珠茶和眉茶等绿茶,2024年绿茶出口量14.92万吨,占浙江省茶叶出口量95.34%。而其他2类出口茶:红茶、花茶的出口量分别为4519.96吨、1501.12吨,出口量合计占浙江省茶叶出口量不足4%。
近年来绿茶出口额保持稳步增长,2024年达4.43亿美元,占茶叶出口额的比重高达93.93%。而红茶出口额1298.08万美元,占比2.75%;花茶出口额1147.62万美元,占比2.43%;乌龙茶出口额363.64万美元,占比0.77%。
(二)茶叶进口出现萎缩,持续优化进口结构
红茶是浙江省茶叶进口主要类别,2024年红茶进口额为2187.30万美元,虽同比大幅减少12.8%,但红茶进口额占全省茶叶进口额的比重则从2023年的90.9%提升至今年的95.76%。红茶进口量1.12万吨,同比增加8.5%,占全省茶叶进口量96.07%。
其他2类进口茶:绿茶和乌龙茶的出口量合计458.72吨,占比3.92%,进口额94.05万美元,占比4.12%,浙江省茶叶进口结构持续优化。
(三)茶叶进出口多元化,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2024年浙江对124个国家或地区中的103个出口茶叶,较2023年增加5个国家或地区。其中对非洲茶叶出口额25.9亿元,占浙江省出口额71.3%,而出口量达12.2万吨,占全年茶叶出口量的74.8%,对非出口金额、数量均居首位。而对亚洲其他国家或地区1.9万吨、对欧洲出口1.2万吨、对美洲出口0.8万吨。
今年浙江从世界上33个国家或地区进口茶叶1.17万吨,其中从非洲10个国家或地区进口茶叶0.7万吨、进口额0.9亿元,从亚洲15个国家或地区进口0.4万吨、进口额0.7亿元,前两大进口市场茶叶进口量占浙江省全部的91.7%、进口额占浙江省全部的94.1%。
二、出口面临的困境
(一)茶叶无序竞销之困。茶叶出口主要依靠“跑量”拓展出口市场,企业间大打价格战,陷入“价格低、质量差,质量更差、价格更低”恶性循环,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严重损害出口茶声誉,浙江茶叶出口占全国比重走低至40-50%。
(二)贸易保护壁垒之困。在常规绿茶生产中,首先手工采摘生产名优茶,然后机器采摘生产出口茶,全年采摘生产出口茶4-5轮次。出口茶原料成熟度较高,农药残留的风险也相对较高。而进口国对出口茶叶的农残限量要求越来越高,对标准的修订异常频繁。
(三)生产成本上涨之困。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土地、电力等成本大幅上涨,2020年以来受疫情和国际局势影响,茶叶出口费用急速上升,以摩洛哥为例,出口摩洛哥一个集装箱的海运费从3千美元涨到2万美元。
(四)国际竞争加剧之困。国际绿茶总体产能过剩,市场整体供大于求,市场定价权基本由国际买方主导,2012年以来,国际绿茶价格基本维持在3美元/公斤左右,且近几年越南、印尼等国以低成本低价位抢占市场份额,国际茶叶价格遭遇“天花板”。
三、今后的发展举措
茶叶国际贸易对提高茶农收入、解决社会就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贯彻落实浙江茶叶“历史经典产业”和“土特产”全产业链发展要求,提升茶叶产品质量,有效稳固茶叶出口强省地位,持续助推茶叶跨洋出海势在必行。
一是推动茶叶国际贸易稳量提质。做好茶叶境外市场研判、营销策划、产品推介和国际市场促销工作,立足浙江特色,巩固非洲、欧盟等传统茶叶市场,积极开拓中东欧、中亚等新兴茶叶市场。鼓励出口茶企踊跃参加国际食品展,持续深耕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鼓励企业抱团出海,开拓国际茶叶市场。支持出口茶企加大技术创新、“新茶饮”研发和自主品牌打造,着力做大培强外贸主体,实现差异化发展。
二是做好重振珠茶出口这篇文章。浙江珠茶出口有着悠久的历史,曾有过较强的国际影响,品牌值得保护、传承和发展。近年来,由于恶性竞争、掺杂使假,导致浙江珠茶在国外声誉受损,出口量萎缩。需要政企携手在生产基地、加工、包装、销售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重振浙江珠茶出口,杜绝恶性竞争,掺杂使假,重塑口碑和声誉,促进珠茶出口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茶叶国际贸易预警服务。配套建立出口茶企跟踪服务机制,定期开展走访调研。发挥好行业协会作用,适时召开茶叶行业进出口形势分析会,举办各类交流培训活动,助力茶企开拓国际市场。推动茶叶进出口预警监测常态化,及时掌握茶叶进出口的动态和趋势,加强重大风险研判和预警评估,积极反映茶企诉求,为茶企纾困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