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贸易战愈演愈烈、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的背景下,越南工贸部和农业与环境部一致认为,越南农林水产业需实现出口多元化,并注重提高产品质量,以开拓新的“沃土”。
多元化与战略转向
越南农业与环境部称,越南农产品不可避免地受到供应链变动及各大经济体单方面加征关税等负面因素的影响。然而,危中有机,这也为越南调整出口战略、聚焦新兴潜力市场提供了契机。
首先,东南亚始终是越南农产品出口的重要潜力市场。2024年,菲律宾继续成为越南大米的最大进口国,进口量约为360万吨,占越南大米出口总量的40%。
其次,自《越欧自贸协定》(EVFTA)于2020年8月生效以来,欧盟已成为越南第三大出口市场。越南的大米、咖啡和水产品等农产品受益于协定中的税收优惠,大大拓展了进军欧盟市场的空间。
2024年,越南向欧盟出口的商品总额预计为517亿美元,同比增长18.5%。其中,农产品在税收优惠和稳定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做出重要贡献。
此外,日本、韩国等国家也越来越青睐越南的大米、咖啡、热带水果和胡椒等产品,这些产品不仅质量卓越,而且符合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偏好。
越南农业与环境部副部长冯德进指出,近年来,政府不断引导企业关注并开拓中东及伊斯兰国家市场。在这些国家对农产品,特别是加工食品、水果和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这被视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出口方向。
越南水产加工与出口协会(VASEP)副秘书长阮怀南表示,目前越南的金枪鱼和查鱼是中东市场进口的主要品类。
工贸部代表认为,除中东和伊斯兰国家外,非洲、印度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也是越南农产品的潜在市场。这些地区人口众多、对食品特别是加工食品、大米、水产品和热带水果等的需求增长迅速。
把握市场需求,遵守出口规定
在贸易战和贸易保护主义蔓延的形势下,越南工贸部强调,主动拓展新兴市场有助于减少对中国、美国等传统出口市场的依赖。
质量管理与市场发展局副局长阮春和指出,农产品出口转向新兴市场不仅是对国际贸易格局变化的应对之策,更是确保越南农产品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东南亚、欧盟、日本、韩国、中东等市场为越南农产品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助力越南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稳居出口地位并提升附加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