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上周五的公告中指出,“如果进口货物中至少20%价值来自美国本土,则有关货品的美国部分不会受到对等关税影响,因为对等关税针对非美国产品进行征收。”
一位美国大型海产企业负责人表示:“我不认为这些再加工产品可以免税,产品形式取决于原产国,原料再加工后发生了实质性变化。美国海关的内容太模糊,最终是否征税应有专家来解释。”
4月9日起,来自中国的产品将征收34%对等关税,越南征收49%,印尼32%,这些亚洲国家都有着许多进料加工业,美国是主要出口市场之一。
Olsson Frank Weeda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贸易专家Jessica Rifkin表示:“CBP需要进行澄清,而我的理解是,再加工鱼类需要进行更复杂的计算,一款产品需要一份生产材料清单,包括原料、部件、加工成本,以及利润,所有这些,不论供应商总价格是多少,你必须要豁免美国的部分,对剩余其他国家的部分征收关税。”
“如果一家美国公司从中国进口产品,关税要特别计算,要减去美国原产的原料鱼那一部分。如果原料全部来自美国,那豁免幅度应该更大。美国只能对中国加工产生的价值部分征收关税。”
CBP指导进口商填写备忘录表格包括两个单独部分:一行是货物的美国原产部分的价值,另一行是是该商品非美国原产部分的价值。
以阿拉斯加狭鳕为例,2025年1月中国进口的阿拉斯加狭鳕平均价格为$1,749/吨。相比之下,2025年2月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二次冷冻阿拉斯加狭鳕平均价格为$3,484/吨,二者差值为$1,735/吨。
按54%关税(34%对等关税和20% IEEPA税率)计算,合乎逻辑的税率应为$1,735/吨*54%=$936.9/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