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1548家在产食品生产企业
完成年度信用等级评价
其中
守信企业1433家,基本守信企业92家
失信企业19家,严重失信企业4家
45家企业因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被信用降级并风险提级
对68家触发预警企业开展飞行检查
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推进食品生产领域信用评价与风险分级监管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创新推行“预警触发式”监管,既保障监管全面覆盖,又减少对信用良好企业不必要的干扰,有力推动监管效能提升。
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信用评价体系
在原有的《大连市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办法》《大连市食品生产企业信用分级评价表》《食品生产企业信用分级指标参考权重表》基础上,制定《大连市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分级与信用分类管理办法》,构建由32个指标体系构成的食品生产企业信用风险分类专业模型,通过归集企业基本信息、监管信息和社会监督信息等19类企业信息,按年度对企业开展信用评价,并将企业信用评价结果引入食品安全风险分级。针对不同信用风险类别的企业,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优化监管资源配置,提高监管精准性、有效性,同时加大对守信企业激励和对严重失信主体惩戒力度,形成 “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共治格局。
积极探索,触发式监管落地实施
学习借鉴上海先进经验,结合全市实际,创新实施大连食品生产领域“预警触发式”监管。
一是制发《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在食品生产领域开展预警触发式监管的指导意见》,对全市900余家信用良好、风险较低的A级食品生产企业开展预警触发式监管。
二是以七类预警因素为基础实现监管既“无处不在”,又“无事不扰”。对出现抽检不合格、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等七类预警因素的A级企业,于7个工作日内进行一次飞行检查,实现监管“无处不在”;对未发生预警因素的A级企业,两年内仅开展一次全覆盖检查,实现监管“无事不扰”。
三是建立健全市区两级协调机制,依托智慧化、信息化系统及平台,实现预警信息即时归集、识别、传递,保证触发式监管落实到位。
深度推进,监管工作成效显著
01
强化风险防控
做到科学防范、精准管控、及时发现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健康与安全。
02
提升监管效能
通过明确检查内容和标准,确保监管工作有章可循,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科学配置监管力量,对信用良好、风险等级低的企业降低监管频次,减少对企业的不必要打扰,集中力量监管较高风险企业,实现科学精准监管,提升监管效能。
03
增强企业自律
引导企业自我排查风险隐患,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守信自律意识,养成守法诚信从业习惯,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营造诚信守约的人文环境。
04
优化营商环境
减少对企业不必要的干扰,实现食品安全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下一步
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进一步深化食品生产领域信用风险分级和预警触发式监管,不断改进和优化管理体系,持续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确保我市地产食品质量安全。
来源:食品生产监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