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此起彼伏的新冠疫情,秦皇岛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广大市场监管人勇于担当,团结一致,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扎扎实实做好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工作,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切实做到了组织领导到位、机制责任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全面排查到位、日常监管到位和应急处置到位,为全市人民筑起了一道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
——周密组织统筹。强化组织领导,专门组建由市局主要领导任组长,主管局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任成员的工作专班,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各项制度。压实属地责任,制定下发《关于建立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疫情防控工作干部包联制度的通知》,推行建立辖区干部包联制度,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强化督导检查,建立市局领导进口冷链食品督导检查工作机制,由局领导带队组成9个督导组,分赴分包县区,对进口冷链食品属地监管责任落实和具体工作开展情况督导检查。创新监管模式,针对进口冷链食品经营主体多、数量大、来源广、生产经营环节众多等特点和难点,借鉴先进地区工作经验,全省率先在抚宁区建成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专仓,组织召开专仓管理现场观摩会,分享抚宁区冷链食品专仓开办经验。此项工作先后被《中国食品安全网》和省局第2期《工作简报》报道和刊发。
——全面排查摸底。持续开展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隐患大排查。确保准确掌握底数信息,建立相关统计数据定期报告制度,动态掌握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第三方冷库等情况,有新情况实时向卫健部门推送,并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工作,坚决防止进口冷链食品“体外循环”。2022年春节期间,为保障冬奥安全,全市食品监管人员坚持在班在岗,顶风冒雪持续排查,共检查各类经营主体5146家,对检查发现的购销台账不全、录入省冷链追溯系统不及时等问题及时督促企业改正。目前全市共有进口冷链食品生产企业7家,库存190.47吨,经营单位13家,库存11.053吨。全市进口冷链监管从业人员234人,其中符合第三针接种229人已全部完成接种。全年未发生进口冷链食品安全问题。
——严格日常监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监督食品交易市场和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和义务,切实做好健康监测、环境消杀、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严禁采购、销售来源不明进口冷链食品。督促指导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认真执行进口冷链食品提前24小时报备、“一单三证一码”和“三专四不”等防疫制度。1月以来,累计检查进口冷链食品生产者197家次、经营者1143家次、餐饮服务提供者2032家次、冷库660家次,核酸检测人员2370人次、产品环境342批次,结果均为阴性。
——全程追踪溯源。全力推进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及从事冷链食品贮存运输服务的非食品生产经营者,按照“首站赋码”的原则,将相关品种、规格、批次、产地、检验检疫、消毒等追溯数据录入“河北冷链物品追溯系统”,全面实行追溯管理。截止目前,全市冷链入网经营者总数1713家,其中生产企业134家,经销单位763家,第三方冷库40家,冷链非食品经营者27家。同时加大对未报备、未录入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未录入“河北省冷链物品追溯管理系统”的冷链食品和非食品冷链产品一律禁止销售。
——做好应急处置。市局印发了《秦皇岛市生产经营环节冷链食品疫情应急处置方案》,并指导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制定《进口冷链食品疫情应急处置方案》,组织应急演练,确保遇有情况能够快速响应、妥善处置。今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已妥善处置北京《协查函》涉及存在染疫风险的冷冻食品94批次,配合疾控部门核酸检测环境、物品样本945份,经营人员核酸检测98人份,检验结果均为阴性,对涉疫商品经营场所消毒14700立方米。风险食品均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处置和管控,未发生任何问题。
——大力宣传引导。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高度重视疫情防控中的宣传教育工作。市局会同卫健委组织全市相关部门和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14人参加全省“两个指南”宣贯培训。各县区通过企业座谈会、政策解读会、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组织做好《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第二版)》和《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第二版)》两个指南培训解读。督促食品企业根据两个指南要求,及时调整、更新各项疫情防控管理制度和工作预案,完善新冠病毒防控管理措施,严格做好从业人员的个人防护。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秦市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明白纸”和“食品生产企业疫情防控安全提示”,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加强重点场所和进口冷链食品科普宣传;组织进口冷链食品企业培训,指导相关企业落实管理要求。目前已对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培训151场次,培训人员4609人次,发放明白纸7922份,印发公告31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