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中国原奶亟须破解输入性过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8-07-09 09:28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 栾立    浏览:166 原文:
核心提示:根据农业部的统计,2017年全国原料奶产量3545万吨。但同期海关数据显示,我国乳制品进口量2017年为247.1万吨。如果折合成生鲜乳的话,为1485万吨,占我国生鲜乳产量的40.6%。
   对于中国原奶企业和养殖户来说,最不想听到的消息就是,奶价又降了。
 
  国家农业部公布的6月份第四周定点监测数据显示,内蒙古、河北等10个奶牛主产区生鲜乳收购平均价格为3.38元/公斤,而这也是2013年的最低价,而此前的最低价是2016年7月的3.39元/公斤。
 
  虽然这一次奶价下滑有天气的原因,由于今年气候变化比较缓和,因此奶牛产量下降不多导致市场供给多于预期所致,但这也是这一周期下奶价的第三次探底。
 
  农产品的价格起伏多数和供给关系相关,不论是猪肉还是鸡蛋,周期不过如此,但对于中国奶业来说,却走进了一个价格怪圈,仔细查阅统计数据不难发现,这一轮原奶周期从2015年开始下滑,虽然其间有过3轮反弹,但又接连3次触底,直到现在国内原奶价迟迟难见起色。
 
  经过多年的发展,十年淘汰近百万散户,国内奶牛养殖业规模化、机械化水平、牛奶品质都大幅提升,被认为是中国奶业发展最好的时刻,为什么奶价反倒是节节走低?
 
  在笔者看来,国内原奶行业输入性过剩的问题正在愈演愈烈。
 
  根据农业部的统计,2017年全国原料奶产量3545万吨。但同期海关数据显示,我国乳制品进口量2017年为247.1万吨。如果折合成生鲜乳的话,为1485万吨,占我国生鲜乳产量的40.6%。其中原料大包粉2017年进口量是71.8万吨,折合成生鲜乳相当于570万吨生鲜乳。
 
  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农业部此前也给出了答案,一方面是国内奶业的竞争力还不强,特别是饲料等养殖成本比国外高。另一方面是我国乳制品关税低,国际上乳制品的进口关税平均是55.6%,而我国关税是12.2%。
 
  素有“乳业铁娘子”之称的现代牧业总裁高丽娜谈到奶价也是一声叹息,在她看来,目前奶价难升的关键就在于成本差距,目前国内规模化牧场的原奶成本在3.7元/公斤,相比国外尤其是澳新等主产国则便宜得多。
 
  统计显示,新西兰的奶价成本在1.7~2元/公斤,欧盟的平均成为也在2.4~2.7元/公斤,国内的平均成本则高得多。成本高的原因,生产效率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我国奶业先天因素所决定,比如国内养牛的土地、饲料、人工成本都远高于国外。
 
  在最近7月3日举行的全球乳制品215次拍卖上,全脂奶粉价格为2905美元/吨,按当前汇率折算中国港口到岸价格为26000元左右,折合原料奶3.16元/公斤。
 
  便宜的进口原料,让原本应该作为我国原奶补充的进口乳制品反倒喧宾夺主。此前奶牛体系对全国前35家乳品加工企业调查,进口乳制品原料已经占到45%。
 
  有奶牛养殖场长曾对笔者发出感慨,这几年,尤其是近两年,养奶牛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今年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作为奶业振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着力解决奶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全面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其中意见公布了一系列奶业振兴的方向,再次强调奶源自给率保持在70%以上。
 
  在笔者看来,随着中国奶业的不断发展,输入性过剩的问题不容忽视,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不改,但应该让国内外养殖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之上竞争。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国内原奶产业沦为下游加工企业的弹药手,但却很少能够参与到产业链的利润分配中去,如何建立合理的奶业链利益分配机制,也是解决上游问题的可行之路。
日期:2018-07-09
 
 地区: 中国
 行业: 乳业 进出口
 标签: 海关 进口 农业部 乳制品 原料奶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