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沈阳红梅集团破产清算 “红梅”品牌换东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4-12-08 08:23 来源:新金融观察报  浏览:300 原文:
核心提示:沈阳红梅集团的破产清算,并没有影响到红梅味精的生产和销售,但获得“新生”的“红梅”能否再迎辉煌,还有待观望。

    沈阳红梅集团的破产清算,并没有影响到红梅味精的生产和销售,但获得“新生”的“红梅”能否再迎辉煌,还有待观望。

    易主

    早在今年9月底,有关沈阳红梅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红梅集团)破产清算的消息,就被媒体披露了。

    之后,还引发了不少人对“红梅味精”的怀念。也让更多人认识到,味精已然“失宠”的现实。虽然,这并不是导致红梅集团破产的全部。

    “味精本身,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味精厂也不会消亡,但味精生产注定要倾向于高效率、低成本,红梅集团由于历史原因,有成本高、效率低的先天劣势,只是没能在品牌价值较高的时候,把红梅的品牌转移到其他的产品上,或者完成资产重组甩掉包袱,才导致了如今的破产。”一曾经的红梅集团员工对新金融记者说。

    公开资料显示,红梅集团(国有独资)始建于1939年,是国内最早的味精生产企业,也是目前东北地区最大的调味品生产企业。遗憾的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红梅集团近十几年来不堪重负,于2012年4月27日向法院申请破产,2014年5月28日被法院裁定破产。

    “只以味精这种高度同质化的产品为支柱,没有脱胎换骨的变革,这种国营老厂的未来,是基本可以准确预期的。”上述曾经的红梅集团的员工说。

    他离开红梅集团的时间并不算短,现在的工作与调味品也无交集,但依然关注着红梅集团的发展,甚至还会在逛超市的时候,特意看看味精的货架。“消费者、消费趋势都在发生变化,但红梅没变化。”这是近几年“红梅味精”在消费终端带给他的体验。

    即便如此,在红梅集团破产清算的消息被广泛传播后,仍然有很多消费者表达了惋惜之情。

    值得庆幸的是,“红梅”品牌并没有伴随着红梅集团的破产而“消失”。而是“转移”到了沈阳红梅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梅食品)。

    “沈阳红梅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5月,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新城,占地面积12.9万平方米,是经沈阳市国资委批准,由沈阳红梅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环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500强企业)及林永敏个人共同出资组建的股份公司。公司现有员工540余人,目前年产红梅味精5万吨以上及红梅系列调味品。”红梅食品的官方网站上,对红梅食品的概况如此描述。

    其“概况”还表示,红梅食品的前身是红梅集团(沈阳味精厂)。

    “红梅食品是改制后的名称,现在是私企,以前,红梅味精是国企。”一红梅食品的员工对新金融记者说。他试图用这样的语句解释清楚红梅集团与红梅食品的区别,而另一红梅食品的销售人员也表达了相近的意思。

    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网站的公示信息显示,红梅食品的公司性质属于“自然人投资或控股”。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林永敏,于2010年5月26日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其中红梅集团出资300万元,环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宇集团)出资5800万元,林永敏个人出资3900万元。

    “具体的股权占比并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林永敏在黑龙江的公司多年来都是红梅集团的原料供应商之一,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红梅集团资不抵债的情况下,林永敏出资买下了‘红梅’商标,红梅食品也就应运而生了。”一知情人士对新金融记者说。

    然而,红梅食品出资方之一的环宇集团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在环宇集团官方网站的“集团介绍”中,有一段这样的文字——“东北基地黑龙江粮食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黑龙江省政府确定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还兼并收购了沈阳国有企业红梅味精厂,于2010年产值达60亿元。目前,对红梅味精厂的改造扩建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主体厂房、主要设备安装已完工,该项目总投资达5亿元。”

    现状

    不论红梅集团和红梅食品之间有着怎样的渊源,事实是,虽然红梅集团破产了,但红梅食品拥有“红梅”商标的使用权。除了生产红梅味精,还生产其他“红梅”产品。

    红梅食品官网的信息披露,红梅食品在2011年8月份投产。换句话说,2011年,红梅食品就在生产“红梅味精”了。但公开信息显示,红梅集团在2012年4月申请破产,2014年5月才获批。这使得红梅集团和红梅食品共存期间,“红梅”商标的归属成为“悬疑”。

    采访中,很少有人能说清楚“红梅”在两个公司之间是如何完成“转移”的。另据媒体报道,虽然红梅集团破产清算,且负债严重,但原有的债务和一部分涉及纠纷的资产,则仍留在红梅集团,“从而实现红梅的‘再生’。”

    如果将红梅食品可以生产“红梅”牌的产品看做红梅“新生”,不论是企业主还是钟爱该品牌的消费者均希望“红梅”可以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只不过,当林永敏从产业链的上游转战到下游的时候发现,一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前述知情人士称。

    该知情人士表示,林永敏原来的生意相对简单,作为原料供应商,并不需要费心消费者或者经销商的“想法”。只要重点照顾好几个大客户,拿到大订单后,就可以轻松过日子了。但现在,生产、销售、经销商、消费趋势、产品研发……每一项,都不会太轻松。

    “事实上,林永敏已经后悔了。”上述知情人士称,红梅食品的红梅味精是在新厂区里生产的,开始的时候,林信心十足,买地皮、盖新厂房,干劲十足,也曾多次对外表露,他要做大事了,且一定能做成大事。

    相关的佐证是,红梅食品官网上,林在2012年的致辞中写道:在过去的一年中,沈阳红梅食品有限公司从无到有,从一张白纸到绘就成一幅壮美的图画,占地12万平方米的红梅园区,已经矗立在沈北蒲河新城。娇艳的红梅花,正迎着风雪绽放……

    “红梅味精依旧是红梅食品的支柱产品,虽然公司也有料酒、骨汤、鸡精、酱、米醋、八角、大料等系列产品。但高毛利的产品,在市场上不仅竞争激烈,红梅食品还是后来者,想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并不容易。”前述红梅食品的销售人员称。

    他还表示,公司的主要市场在东北三省和北京地区,虽然公司对主要市场的周边区域也有覆盖,但销量相对较小。另外,红梅集团破产清算的消息也让部分经销商变得不安。他们担心红梅集团的破产会影响到现在的生意,一些想进入的经销商,也有了观望情绪。“幸好,公司在高毛利产品上的战略和公司的一些变化,让这些经销商慢慢安下心来。”

    新金融记者采访获悉,2013年,红梅食品的味精销量约3万吨,其他高毛利的系列产品,销量最高的也没能超过5千吨,年销售额近5亿元。可见,虽然林永敏为红梅食品定好了走复合型调味品企业的路,但味精在其产品结构中依旧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虽然同属一个产业链,但林永敏也算是外行介入。更何况,‘红梅’是个只有知名度没有美誉度的品牌,再加上在红梅集团运营‘红梅’期间,市场份额的严重萎缩,使得红梅食品相当于从头来过,‘开疆扩土’自然不会太容易。”广州名道营销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小龙对新金融记者说。

    “红梅食品亏损的可能性很大。”陈小龙判断。

    他表示,味精本就是高耗能、低毛利的产品。且红梅食品前期的投入太大,再加上味精产品整体市场份额的下滑,盈利很难。但如今,红梅食品只能撑着——一旦开始运转,即便亏损也不能停产,机器重启一次的能耗太高了,这是很多中小味精生产企业均要面临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除了沈阳这一绝对强势的市场,红梅食品目前很难走向全国。”陈小龙说。

    前景

    如果说红梅食品的前景并不乐观,那么不乐观的绝不仅仅只是“红梅”。

    行业里排名靠前的梅花味精和莲花味精都试图通过新故事来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抑或长远发展。更何况是尚不能在东北三省成为味精行业中强势品牌的“红梅”了。

    “国内味精产业门槛较低,参与者众多导致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在产能过剩和环保压力下味精行业已经在国家相关部门淘汰落后产能的名单之列。新一代调味品的出现更是挤占了传统味精的市场,以终端市场为例,味精的市场份额更多集中在农村市场、以批发市场为主要流通渠道。”对味精行业的发展现状,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向新金融记者表示。

    近日,梅花生物宣布以38.2亿元的代价收购行业第三位伊品生物100%股权。虽然,二者因为“业绩压力”签署了类似“对赌”的协议,对伊品生物的业绩作出了明确要求。“但这并不排除梅花味精在做‘洗牌’的动作。这实际上是两张牌变一张牌的过程,如果后期一切顺利,梅花味精的行业地位将很难撼动。”陈小龙说。

    不仅如此,“梅花生物并购伊品生物之后,梅花生物味精产能将超过70万吨,市场占有率达到40%,距离最大味精产能者阜丰集团仅30万吨差距。味精行业的整体产能约200万吨,梅花生物和阜丰集团市场占有率超过90%,规模、议价权、品牌等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向建军称。

    巧合的是,莲花味精也在11月11日后,连发“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然而,本次重组却以失败而告终。这让今年一直处于亏损中的莲花味精更加被动。

    陈小龙认为,味精行业正在走向高度集中,行业集中度提高之后,味精生产企业可能会利用其垄断地位,操纵市场价格,以提高利润率。“最终是要玩资本的,而红梅食品自身动力不足的现状,加之寡头格局逐渐形成的外因,使其前景变得越发不明。”

    在向健军看来,如今的味精企业需要把握两点,要么顺应市场需求。消费品领域的营销宣传非常重要,随着新一代调味品为消费者所认同,老一代味精企业若能跟随市场脚步,并辅之以恰当的、大力度的营销,有望赢得市场地位;要么,企业在获取原材料方面具有优势,企业可以进行产业链的延伸以增收业绩、降低成本。

    “公司内部正在进行调整。”近日,一红梅食品的员工对新金融记者说,但对于调整细节,该员工拒绝透露。而红梅食品外派的部分市场销售人员也被一并召回沈阳开会。兴许是红梅食品已经意识到了更加严峻的未来形势,或伺机而动。至于结果,还有待观望。

    另外,就红梅食品三大出资方的股份占比;红梅食品是否购买了“红梅”商标的使用权、购买金额;红梅食品与红梅集团“共存”期间,红梅商标的归属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红梅食品是否接收了部分红梅集团的老员工;导致红梅集团破产的根本原因;是否后悔投资了红梅食品以及如何让老品牌重新发光等问题,新金融记者向红梅食品董事长林永敏发送了采访提纲,但林永敏以“面谈”为由,没能给出回复。

日期:2014-12-08
 
 地区: 辽宁 沈阳市
 行业: 调味品
 标签: 红梅 味精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