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科学家在专业期刊《BMC Public Health》上发表学术论文,详细分析了我国的急性胃肠炎和食源性疾病负担状况。这项为期一年的研究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联合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广西、四川六省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完成。
项目参与者、评估中心重点实验室陈艳研究员介绍说,2010至2011年,全国约有7.48亿人次发生急性胃肠炎,4.2亿人次因病就诊。这其中可能有约三分之一由食物引起,也就是说,每年全国吃出急性胃肠炎的就有2亿多人。仅急性胃肠炎一项,共造成全国损失1.7亿工作日,消耗的医疗资源与社会资源更是难以估计。当然,从发病率来看,我们与发达国家并无明显差异,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一直强调的“食源性疾病是全球性挑战”。
该研究还发现,我国的急性胃肠炎患者中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有3.7亿人,比例高达50%,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甚至冬季高发的病毒性急性胃肠炎患者也在盲目使用抗生素。专家认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的细菌耐药性近年来为何“突飞猛进”:许多病人在看医生之前或诊断之前就已经使用了抗生素。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经济的发展,食源性疾病的特征也在悄然变化。尽管今年我国发生多起发病人数达百人以上的食物中毒案例(如四川眉山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事件),这些事件均为同一地区集中发生,但目前食源性疾病暴发更多以跨地区“集中发生,分散发现”的形式出现,发病形式更加隐蔽和难于识别,传统的被动报告系统很难做到早期发现和预警。
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于2011年开始着手建设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体系,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搜索相关病例和识别暴发,将监测关口前移,最终将和现有的被动监测体系一起,实现“以疾病找食品”和“以食品找食品”双管齐下的溯源防控。
对于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评估中心食源性疾病监测部副主任郭云昌研究员介绍说,国际上最有效、最简单易学的预防措施就是“WHO食品安全五要点”,分别是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其中生熟分开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仍是发生家庭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普通老百姓常常忽略制作生食与熟食的器具分开使用的观念,处理生食的器皿如果再拿来处理熟食,生食的细菌会通过器皿污染熟食,应使用两套不同的器具分别处理生食和熟食,以避免交互污染。
谈及近期出现的奶粉肉毒杆菌污染事件,专家表示,尽管肉毒杆菌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但奶粉中的污染比较罕见。从以往经验来看,我国肉毒杆菌污染多为储藏不当的变质肉类食品或家庭自制发酵豆类、谷类制品。
控制肉毒杆菌污染的关键是工艺设计和过程控制而非标准管理,世界各国和地区并无食品中肉毒杆菌及其毒素的限量规定,一般只对密闭发酵、罐头类食品规定符合商业无菌的要求。尽管本次奶粉污染事件是偶发,消费者不必恐慌,但政府监管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要综合国内召回产品检测情况和各贸易国的反馈态度以及CAC动向,确定我国今后的管理方式。
论文链接:http://www.biomedcentral.com/1471-2458/13/456
小知识:
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本文由食品伙伴网编译,供网友参考,食品伙伴网提供欧盟、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东南亚、西班牙等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合规咨询服务,欢迎垂询:0535-2129301,Email:vip@foodmate.net、news@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