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建大规模牧场成为中国乳业的主流,中国奶牛养殖似乎从一个极端--散养,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万头牧场,其中以与蒙牛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现代牧业最具代表性。
然而,业内专家对万头牧场的反对声音不绝于耳,认为万头牧场对地理环境、饲料、水源、物流运输等要求很高,牧场粪污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奶牛疫病的防疫等都是难题。
本刊记者在安徽现代马鞍山牧场、肥东牧场、山东汶上牧场等地调查得知,牧场周边的村民对牧场的沼液污染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意见颇大,现代牧业无法绕开污染难题。
牧场污染乱象
12月3日,本刊记者来到了位于安徽合肥市肥东县长王村的肥东现代牧场。
当记者向多位长王村的村民了解牧场沼液的排放情况时,听到的基本上都是"沼液被随意排放到稻田和池塘里,夏天苍蝇蚊子满天飞,空气中牛粪的味道很浓"等说法。
记者沿着牧场附近的田地走了一圈,发现有十几块田地被排放满了黑糊糊的沼液,从牧场接出来的排放沼液的多条水管横躺在田地里,过量的沼液还流到了水稻田边的沟渠中。
记者12月2日在现代牧业另一个牧场马鞍山现代牧场附近也看到了类似的情景。村民高师傅告诉记者,马鞍山牧场往这边排放沼液已好几年了,现在土地已荒芜,村民不再在上面种植水稻,沼液的排放还把旁边的池塘水也污染了。
肥东牧场是现代牧业于2009年在肥东县建设的全国最大的养殖企业,占地2380亩,设计存栏量是2万头,目前养殖数量为1.8万头。
马鞍山牧场是现代牧业的首个牧场,2006年正式投产,占地1000亩,目前存栏量不到1万头。
沼气行业专家向记者指出,沼液不能直接灌溉农田,只能用水稀释后采用喷雾方式喷洒农作物,直接灌溉的话很多农作物都会被"烧"死。
"沼液中重金属含量偏高,氨氮含量也高,除了夏天温度高会有臭味外,长期排放沼液的土地如果没有铺设防渗膜的话,会导致重金属等物质污染地下水,土地也会出现板结化。"这名沼气行业专家表示。
据此前媒体报道,2006年7月,一场大暴雨导致马鞍山牧场10吨粪尿流入每天为1万多人供水近千吨的丹阳新河,现代牧业支付各类赔偿100多万元。
对此,现代牧业一高管解释,当时公司刚开始从北方到南方养牛,没想到暴雨那么大,而项目正处于投产初期,粪污处理的设备还没调试完。"后来建设牧场时也对类似的问题进行规避,现在牧场地下发酵池的面积非常大,没有再出现过这样的状况。"
然而,对于村民反映的沼液污染环境的问题,现代牧业上述高管并不承认。
"在肥东牧场,10辆沼液运输车都装有GPS定位,不会随意排放沼液。肥东政府还花了钱挖了沼液存放池,当地村民需要用沼液的时候,再到沼液池去取,这个是非常科学有序的。"上述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虽然上述高管表示各牧场当地农民愿意使用牧场无偿提供的沼液,但记者采访发现,牧场附近的村民似乎对沼液并不领情。
牧场沼液车司机向农田排放沼液,排放一车村民还需支付司机30元。"很多农民不愿使用。"当地农民表示。
快速扩张"后遗症"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分析师宋亮指出,奶牛养殖是一个高排污的产业,平均一头奶牛一天排粪尿50公斤左右,一个万头牧场一天粪污的排放量能达到600吨左右,一年排泄物就有20多万吨。一头牛一年所产生的粪污需要10亩地来消化。在大部分是耕地的农业地区,完成20万吨污物降解非常困难。
不过,上述现代牧业高管表示,粪污处理后需要处理的只是沼液,一头牛一年只需5亩地来消化就可以。但即便如此,沼液的处理依然是牧场头疼的问题。如肥东牧场每天生产的沼液达700-800立方米,"要完全消化还是有困难。"
事实上,沼液经过净化处理后是可以达到排放标准的。上述沼气专家告诉记者,一个万头牧场粪污处理后要达到排放标准的话,至少要投资3000万元,这样排放的水可进行农田灌溉不会造成污染。不过,即使牧场前期投入巨资建有污水处理设备,每吨污水后期处理成本高达1元。
对此,上述现代牧业高管向记者表示,现代牧业每个牧场的粪污处理设备投入均达到3000万元。
那为何现代牧业不对沼液做出无害化处理?上述高管解释称,不去做的原因是现代牧业认为沼液是有机肥料,利用起来一定是好东西。
此外,上述沼气行业专家指出,由于微量元素及有机肥含量等超标,排放了沼液的田地最好不要再继续种植水稻,那样第二年会出现光长稻秆和稻叶而不长稻谷的情况,最好种植玉米、甘薯等不需要太多水灌溉的农作物。
然而,本刊记者在安徽采访中发现,安徽等南方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一些收割后的稻田被排放了沼液,当地村民表示来年会继续种水稻。
根据农业部2010年5月发布施行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规定,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选址应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500米以上。
对于马鞍山牧场离村庄过近问题,上述现代牧业高管告诉记者,由于当时政府招商引资的迫切性,选址经验也不足,导致牧场离村庄很近,环保局来验收的时候,要求村庄搬迁,市政府也划拨了1500万的搬迁经费,但换了好几届领导也都还没完全落实。"按照环保的要求,应该是要搬迁的,最近我们又向政府提交了一个这方面的报告,希望可以尽快落实。"
盈利不佳难题
低调的现代牧业随着2010年11月在香港上市才浮出水面为外界所熟知。而在上市之前,现代牧业经历了国内重组、股权融资及上市前重组等一系列"变脸".
2005年,现代牧业的前身"领先牧业"注册成立,开始经营乳牛畜牧业务,为了应付业务扩充,领先牧业进行了各种不同的增资。
据现代牧业招股说明书披露,2008年7月,现代牧业于中国注册成立并订立股权转让协议,以购入领先牧业的全部股权。
为筹集资本,为业务增长及扩充提供资金,现代牧业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6月期间进行多次重组及四轮股权融资,从而获得对公司的控制权。现代牧业还重新于2008年7月在开曼群岛注册。
截至2011年6月底,现代牧业已建成运营的万头规模牧场16个,奶牛存栏11万头,日产牛奶1100多吨。
现代牧业一高管告诉记者,公司计划2015年前完成30个万头规模牧场的建设与运营,奶牛存栏超过26万头,日产牛奶3000吨以上,"到2012财年就能有20个牧场投入运营。"
然而,现代牧业的高速扩张,尤其是万头牧场的建设和运营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及疫病苗头为外界所诟病。而除了污染问题,万头牧场的盈利问题也开始为外界所担忧。
上述奶牛养殖专家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奶业的规模化养殖是必经之路,不过万头牧场虽听起来很有面子,但是在中国能够实现最大利润化的牧场规模是2000至3000头,"这样的规模从管理到粪污的处理来说都是比较适合和容易的,一头牛一年也能挣七八千。"
宋亮也指出,对河北、内蒙农区、山西等主要农业生产地区调研发现,6000头养殖规模已达到了边际单产最高水平,且进入了高投入高产出的发展区间。
"6000头一区间阶段已违背发展乳业节粮产业的目的,如果规模继续扩大会造成边际成本上升,边际收益下降,养殖规模在1万头以上的基本已是规模不经济。"
现代牧业2010年7月1日-2011年6月30日财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2.25亿元,同比增加322.7%,所产牛奶销售额为11.13亿元,同比增加88.8%.
按照报告期内现代牧业拥有16个运营牧场计算,平均每个牧场盈利只有1000多万元。
上述现代牧业高管指出,牧场建设初期一般都处于亏损状态,要三年左右才能开始实现盈利,所以旧牧场的盈利额能达到几千万,但是单个牧场的财务数据不便对外披露。
资本市场已对现代牧业的投资价值表示出了疑问。
2010年11月26日现代牧业在香港成功上市,发行价为2.89港元,市盈率高达146倍。然而上市首日就尴尬破发,报2.51港元,下跌13%,此后鲜有高过发行价的表现,近期维持在每股1.90港元左右。
行业再现泡沫
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建大规模牧场成为了主流,一些企业宣称"中国乳业竞争跨入了牧场时代",除一开始就坚持建万头牧场的现代牧业之外,蒙牛、伊利等乳业巨头也纷纷提出"万头牧场"计划。
然而,宋亮认为,万头牧场奶牛养殖不仅对地理环境、饲料、水源、物流运输等要求很高,对环境的承受能力也有严格要求。
目前除了内蒙、新疆、黑龙江等极个别地区外,绝大多数地区并不适合发展万头规模奶牛养殖。
宋亮还指出,结合欧美等国发展经验来看,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人少地广,青贮饲料丰富,适合大规模养殖。即便如此,这些国家平均牧场奶牛养殖不过几千头,而与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类似的荷兰,奶牛存栏通常只有几百头。
有多位奶业专家告诉记者,万头牧场未来最大的问题和挑战在于防疫。
上述奶牛养殖专家指出,很多大型牧场招聘的员工都是当地的村民,而他们对疾病的概念不强,往往是在牧场工作完回家后又养自己的牛,而防疫工作又没没做好,再回到牧场工作,若管理不好,这样很容易把病毒带到大型牧场里。
"大型牧场都是实行散栏饲养,而且规模化牧场根据奶牛的泌乳阶段,会不断的调群,假如其中有牛得病的话,就会把病菌等带到其他牛群去,布病等疾病传染的速度很快。"上述奶牛养殖专家说。
对于疫病问题,上述现代牧业高管表示,牧场里的牛都会定期打疫苗,而且员工进出牧场都要进行消毒,由于种群规模大,防疫方面会更加的小心,几乎没有感染的概率。
即便如此,大规模奶牛养殖已出现疫病苗头。近期,飞鹤乳业被爆出数十位员工感染"布鲁氏杆菌"传染病。虽然飞鹤乳业否认奶牛感染布病,但记者获得一份飞鹤甘南欧美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绍刚此前接受媒体采访的录音资料显示,飞鹤乳业确实有一部分奶牛因染病都屠宰后深埋了。据悉,该牧场的奶牛养殖规模接近8千头,还未达到1万头。
上述奶牛养殖专家最担心的是布病和结核病问题,两者都属于人畜共患病。"如果管理不好,这两病成为爆发性的问题后就很难控制,特别在大牧场里出现的话,会比三聚氰胺事件更严重。"该奶牛养殖专家强调,产生的后果是很多得病的奶牛都得处理掉,奶源就会减少,到时又得依赖进口的奶源。
在中国已建有3个牧场的新西兰恒天然也主要以5千头左右为主。"根据我们牧场的规模,我们认为每个牧场保持2000-5000头得存栏量对于我们在中国牧场运营和牛奶收集业务是最佳的选择。"恒天然中国区总裁腾斐励告诉记者。
"过度规模化是很危险的,而且中国本身并不适合发展太多的万头牧场。感觉万头牧场的迅速发展是乳业的又一个泡沫,不知在哪天会破掉。"上述奶牛养殖专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