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食品添加剂:消费者有权知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08-11-08 09:37 来源:文汇报 作者: 施嘉奇    浏览:609  原文:
核心提示:每个人每天都会摄入数十种食品添加剂,2007年全国食品添加剂的总产量高达524万吨,销售收入529亿元。可是,对消费者而言,他们什么都不知道,被蒙在了鼓里。 实际上,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之前,几乎没有人懂得食品添加剂这个概念,更不知道食品添加剂对于提高食品美味度

  每个人每天都会摄入数十种食品添加剂,2007年全国食品添加剂的总产量高达524万吨,销售收入529亿元。可是,对消费者而言,他们什么都不知道,被蒙在了鼓里。

  实际上,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之前,几乎没有人懂得食品添加剂这个概念,更不知道食品添加剂对于提高食品美味度的贡献。苏丹红、吊白块、福尔马林、三聚氰胺,因非法添加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们对食品添加剂有了偏见,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在于:食品添加剂领域信息不透明,行业内部对于消费者的态度不坦诚。

  人们责怪的是被隐瞒

  在超市里,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顾客,结果发现,他们在翻阅包装袋的时候,通常只看保质期,却从来不看配料单。一位姓严的老人疑惑地问:“为什么要看呀?这哪里看得懂啊?”严女士手中拿的是一瓶口香糖,配料表里写着17种添加剂,包括阿拉伯胶、紫胶、卡拉胶、明胶、海萝胶、乳化剂、抗氧化剂,等等。

  直到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食品添加剂才被推向前台,可整个食品添加剂行业都在喊“冤”:“那不是食品添加剂的错,而是非法添加的错。”可蒙在鼓里的消费者,并不认为他们真的很冤。各大网站论坛里,网民们的愤怒随处可见。网友TT说:“以前选牛奶总觉得香浓黏稠的才好,现在才明白,那些都是加了添加剂的,哎!”

  在反思三聚氰胺事件时,人们不仅谴责非法添加者,而且责怪那些有意无意隐瞒自己的人。

  厂家热衷遮遮掩掩

  有多少人能看懂食品的配料单呢?亚硝酸钠、山梨酸钾、柠檬酸钠、水分保持剂、抗结剂……一位食品专家介绍说,有些食品只标了几种添加剂名称,可有些名词指的,实际上是复合添加剂,在这个词背后,往往是十多种添加剂的合成。

  标识让消费者看不懂,标识的意义就大大降低了。以防腐剂为例,大部分消费者都不喜欢看到“防腐剂”这三个字,因此厂商只标识“苯甲酸钠”或“山梨酸钾”。这种标识方法让消费者感到被欺骗了:2007年,杭州两名消费者以侵害消费者知情权为由状告某著名饮料公司,原因是没有将所含的“苯甲酸钠”注明为防腐剂。

  厂家越是遮遮掩掩,消费者越容易误解。实际上,防腐剂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市食药监管所副所长李洁表示,食品防腐剂多数会由人体正常代谢,合理使用对人体是无害的。

  可正因为无人宣传,无人解释,消费者越发不安。记者查阅《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后发现,相关规定只表明,使用了防腐剂应标出具体的食品防腐剂名称,但对于所标出的添加剂属于何种添加剂,尚没有更为细致的规定。

  信息模糊亦能节约成本

  食品添加剂行业内,有的信息不透明是为了避免误会,有的则是为了节省商家的生产成本。火腿肠、贡丸等肉制品是最为典型的例子。

  在昨天的报道中,记者记录了两种品牌的贡丸,一种480克的价格为30元,另一种仅售12元。单价差得这么大,绝不仅仅是因为品牌的差异。有专家告诉记者,这些肉制品的含量完全由厂家自己决定,有的放80%猪肉,有的放50%,有的放30%,甚至还有厂家一点肉也不加。随着添加剂制造水平的提升,只要掺入大豆蛋白和调味料,完全可以仿真出肉味。

  这种厂家的行为,消费者无从知晓。在美国,也有掺入大豆蛋白的火腿肠,但检验机关都会要求厂家写上这么一句话:这并非纯肉,而是属于类似火腿肠的食品。而在上海的超市柜台里,所有的肉制品均未标出真肉的比例。

  食品添加剂里的误会源于生产者的欲盖弥彰。严女士对记者说:“你可以加入食品添加剂,可总得给我们选择的权利,告诉我们里面究竟有多少真材实料吧。”信息的不透明,导致了人们对食品添加剂行业的整体不信任。

 

日期:2008-11-08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