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乳业动荡很多,在连续五年的飞速增长之后,各种隐藏在速度之后的问题相继暴露,出现了各种基础环节之上的不和谐、不平衡。由于乳业的产业链过长,上到国家的三农问题,帮助农民发家致富,下到企业参与的国际竞争,中间还要承担市民奶瓶子工程和学生奶工程,牵涉到社会的方方方面。因此,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产生连锁反应,甚至导致整个行业的坍塌。
如今就在这个产业链的脆弱环节上出现了这样一些问题,不仅是企业的困惑,也是整个乳品行业难以正视的现实问题。
倒奶何时休
农户倒奶在奶业历史上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当市场需求出现与企业加工能力或奶牛产奶量不对称的时候,偶尔会发生农户倒奶的现象,但我们国家的倒奶绝不等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牛奶过剩。自去年下半年至今,倒奶事件频繁发生,尤其最近在石家庄、浙江、新疆等地相继出现奶农倒奶现象,被各大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大家试图从我国的奶源管理模式和政府监控指导角度探讨倒奶问题的根源,但是缺乏真正的监管人,相关监管部门仍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奶业发展研讨会上,大家仍然认为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市场调节引发的正常现象,不能说明总体的奶源过剩。
我们调查了一下以上几处倒奶地区的奶源供应情况,其奶源供应基本与需求持平,随季节变化影响不大,按说出现倒奶的可能性极小。笔者与各位专家分析引发倒奶的真正原因,其实很微妙:这几年各级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鼓励养牛,各地大批量从外面购买奶牛,发展畜牧,奶源供应一下子多了起来,企业的需求缺口已大大得到缓解,有的地方还要富裕一些。但是奶牛饲养成本却越炒越高,一头良种奶牛由几年前的几千元钱上涨到一、二万元,奶农的投资成本很大,因此对市场价格的期望也较高,然而市场的成品奶价格一路下滑,企业没有利润,收奶的价钱自然不好提上来,平时签约的定量收奶还好一些,一遇上市场波动,比如粮食涨价或市场淡季,又赶上产奶高峰,企业一时消化不了多余的牛奶,又不肯出高价收购,奶农只好吃亏了。
目前,解决奶源供需矛盾的办法很少,主要靠企业自身调节,缺奶了就高价抢奶,奶多了就停几天收奶或少收,再不行用还原奶替代,缺乏政府的宏观调控。其实目前区域性的小范围倒奶还只是我国奶源过剩问题的苗头,我们的各级部门都应该正视这个问题,不能再盲目发展畜牧养殖了,是该鼓励还是抑制要根据各地企业的不同情况而定,以免造成更大的隐患。
企业利润整体偏低
另一个不容我们忽视的问题是,乳品企业的总体利润偏低,甚至出现亏损。按业内承认的说法,正常情况下乳品企业的纯利润至少不应该低于8%,而现在行业的平均利润不到5%,从去年的销售情况看,蒙牛销售额接近50亿,利润只有1.3个亿,利润率2.6%,据蒙牛内部人士透露,蒙牛在玩资本游戏,以它的市场投入力度来看,1.3个亿的利润可能不是真实的数据,应该是亏损。由于没有详细的收支报表,企业的利润究竟有多少是个谜。
企业没有利润,这是产业链中间环节的断裂。既然市场利润不足,乳品企业又要进行终端争夺,资金来源只好从其它几个方面弥补:有的是通过上市、寻求合作融的资,包括国内和国外的;也有是通过银行贷款或寻求兼并整合注入的资金,还有的是争取到国家和当地政府扶助农业企业的扶持金,暂时可以缓解一下,但如何利用好这些资金,让它为企业发展注入后劲,各个企业的使用方式就不同了。有的完全用于终端争夺战,能顶上一阵算一阵;有的拿来搞基建、上设备、建奶源,看起来是长线投资,但错过了抢占市场的机遇。如果是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这些活动,结局可能有所转机。关键怕企业打肿脸充胖子,越没钱越烧钱,长此下去,乳业将面临更大隐患。
局部市场近乎饱和
液态奶的主要战场一直集中在省会以上的大、中型城市,这些市场经过长达二、三年的价格战下来,基本上已趋于平缓,原来翻倍增长的消费需求日前已恢复平淡,以前买五送一就能引起消费者疯抢,如今消费者在买二送一面前也能不为心动。据乳制品协会牟秘书长分析,根据我国城市消费者的饮食结构,在北京、上海两大城市人均饮奶量已经达到40多公斤,基本趋于饱和,省级中型城市人均能达到10公斤左右,还有一定增量,而农村乡镇市场的潜力虽大,开发难度也相当大。
我们可以跟日本、韩国两个与我们饮食结构比较相似的国家来比较一下,它们在人均饮奶量达到40公斤左右时,市场的自然增长也是逐渐放缓,消费需求趋于饱和,所以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消费需求逐渐饱和,也就是说有消费习惯的人会保持喝奶,而没有养成习惯的很难继续培养,喝奶的人群基本固定,等待增长的只能是新生人群,所以各企业之间互相抢夺市场的运动就会格外激烈。谁抢到了,谁的销售额就增长了,而另一些品牌就会因抢不到而退出市场。这就是目前的洗牌,我们必须正视。
在这种局部市场饱和的情况下,各企业开始在其它的方面寻找市场空间,比如说进军农村市场、在销售渠道差异化上做文章,三元建起了三元梅园专卖店、蒙牛把重点市场改成了分公司代替经销商来直营的模式,听说最近也计划搞连锁专卖店投资。但是仍有一些企业盲目地崇信市场潜力巨大,想方设法要突围、死拼硬打,这是很不科学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