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牛初乳冻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04-10-28 00:00 来源:阿里巴巴  浏览:719  原文:
 牛初乳产业突遇霜降

  生命阳光、培芝、海王等企业正苦盼国家行业标准的降生,因为在前期的诸侯混战中,他们已经交了昂贵的学费。

  从去年市场的牛气冲天,到今年销量跌至谷底,牛初乳众厂商正遭遇着从巅峰期跌落的痛苦煎熬。

  生命阳光,曾经引领中国牛初乳行业发展风潮,眼下同样在扼腕叹息市场环境的风云变幻。该品牌的拥有者——广州新生命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其执行董事纪志东向本报记者坦言,公司产品的华南区市场份额,还不及去年同期的半壁江山。

  如何尽早结束寒冬,实现触底反弹?忧心如焚的牛初乳厂商连日来频频磋商,大家一致把希望寄托在国家行业标准的出台上。而中国乳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岗则直言,前期夸大其词的宣传造势,低门槛引发的中小企业蜂拥入场,是牛初乳遭遇滑铁卢的原因所在。据其估算,建立在充分调研、多方考证基础上的牛初乳国家标准,从广泛征求意见、起草到制定成文,最快需要年余时间。

  拨乱反正的大幕已徐徐拉开。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曹劲松博士呼吁,现在各大厂家不仅要冷静面对寒冬考验,更要从反思自省中走出,开辟合乎牛初乳功能与价值定位的市场空间。

  现状:牛初乳企业度日如年

  近来,牛初乳行业的人事变动十分频繁,市场销售的萎靡不振对从业者的能力诉求提出严峻的挑战。欧阳薇,刚刚赴任广州新生命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一职,她每天都要跟踪销售数字的反馈信息表,神经一直处于高度紧绷状态。

  对于生命阳光这个在业内早已脍炙人口的牛初乳品牌而言,气势早已不如从前。去年“非典”时期,该品牌销量一路看涨,厂家惟恐供货系统跟不上,“但目前,我们的华南市场大幅萎缩,占有率不及去年同期的50%。”执行董事纪志东的话里透出种种无奈。

  并非“生命阳光”一家在哀叹,今年二季度以来,在牛初乳业内闯荡的各大厂家均黯然神伤。培芝,去年销量借着外部大环境扶摇直上,最高时期拿下了80%的市场,但今年同样折戟华南。至于海王,曾经在央视大手笔掷下4000万元资金,极力推广牛初乳概念,年销售额曾高达2.5亿-3亿元,但盘点今年市场终端,出手再也无法慷慨大方。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培芝公司的市场策划总监谢正毫不讳言公司与生命阳光已“同病相怜”。去年同期,这两大品牌在华南的市场占有率总是此消彼长,争锋相对甚至打口水战曾是家常便饭。

  深度分析:牛初乳缘何跌入信誉谷底

  如果市场上出现一种广告,声称其产品功效包治百病、且又老少皆宜,那么你认为它的可信度究竟有多少?

  问题的答案不言自明。十分有趣的是,以势如破竹的迅猛态势攻占卖场终端的牛初乳产品,正是被这样的质疑所击倒的。

  不少厂商在广告宣传上夸大其词、哗众取宠,仅仅是肇事的开端;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趋利的中小厂商纷纷抢滩不设门槛的牛初乳市场,加上竞争对手们相互攻讦诋毁,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令牛初乳的市场公信力全面下降,行业发展整体遭殃。  

  夸大功效 打造“包治百病”神话

  牛初乳,——母牛产犊后三天内所产的奶,因富含维生素、免疫球蛋白(IgG)等多种营养物质而备受推崇。由于其成分特殊,牛初乳被贴上“最具营养价值的乳品”的荣誉标签,同等重量的产品价格要比普通奶粉贵三到四倍。

  价格贵还不是问题的焦点,就牛初乳厂商过去常用的产品外包装和宣传册的说明书来看,它被视为神奇的“灵丹妙药”。记者粗略地计算某品牌的说明手册,从“能增强免疫功能、提供人体抗病能力;调整肠道菌群生态平衡;调节胆固醇、血糖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刺激骨骼、肌肉和神经细胞生长;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完善,提高记忆力,增强智力”,到“抗衰老、降血脂;有效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等等,这个“孵化”不到三年的乳制品新生代,产品功效广泛、奇特,且适用包括老人、儿童、孕妇以及体弱者在内的诸多人群。

  非典之后,牛初乳凭借可以“提高免疫力”的功效逐渐热销,一些厂商遂把重金投放到媒体广告上。“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产品功效宣传频繁登场,令牛初乳与消费者的认知距离骤然缩短,但失实的宣传离行业出现信誉危机只有一步之遥。在广州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看来,虚假广告泛滥成灾,无异于是引致行业危机的定时炸弹。

  相互攻击 一场口水战惹麻烦

  必须指出,牛初乳既不是药品,又非食品,正式的分门归类将其划拨到保健品的阵营中,游走于保健品、奶粉与食品之间的牛初乳被扶上云端,但很快就重重地摔下来。

  导致危机整体爆发的导火索,只是一场关于“纯牛初乳不宜喂孩子”的口水战。今年5月以来,有个别媒体与营养学会专家分别撰文,指责“纯牛初乳的口感差、成分复杂,不适合婴幼儿服用”。

  “热心且不愿具名的专家用很长的篇幅来指证‘纯牛初乳’的种种不足,并强调‘经过科学化标准配方的初乳产品,才是婴幼儿母乳替代品的首选’。”纪志东认为,如此偏颇的说辞明显有失公允。“我们倡导纯牛初乳仅作为婴幼儿的营养膳食补充剂,作为辅食来服用”,在母乳、婴幼儿配方奶粉与牛初乳的功能定位之别上,纪志东显然认为企业的宣传引导不应有越俎代庖之嫌。但在这场突如其来的争论中,从新西兰原装进口的纯牛初乳旗舰品牌——“生命阳光”损失惨重,纪志东表明,“直至如今,我们的市场占有率仍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

  批评与质疑继续蔓延,消费者的抗拒与排斥心理令牛初乳的市场销量骤然降至冰点,不论纯牛初乳,抑或其他,均在劫难逃。“一个行业的健康成长,需要有良性竞争的健康秩序,企业相互攻击、诋毁,绝非正常态势,”曹劲松博士言辞犀利地批评部分企业的短视。

  不设门槛 小作坊搅乱大市场

  热极一时的牛初乳为何失信于市场?除一些企业短视之外,还有不法厂商的投机行为在作怪。非典过后,高呼“提高免疫力”口号的牛初乳产品顿时大行其道,其价格始终在高位徘徊,这令不少中小厂商万分艳羡。时隔不久,市场上开始出现70多个牛初乳品牌,从胶囊、粉剂、片剂到液态的乳酸菌饮料,或进口的,或国产的,鱼龙混杂、真假难辨。

  王丁棉分析,新兴的牛初乳市场缺乏一个统一的生产标准与质量标准,使得资质高低不齐的生产商纷纷抢滩,分食市场奶酪,“不设门槛,令产品质量监控无从谈起”。

  一家知名液态奶供应商的负责人透露,公司正打算切入牛初乳市场,“我们拥有雄厚的乳业基地、优良的加工设备及成熟的技术,我们完全有能力开发牛初乳业态的全线产品。”尽管实力雄厚,他仍有自己的担忧,毕竟在大厂商、大品牌之外,还有不少小作坊。“他们没有生产基地、没有先进的设备,只需委托一家乳制品工厂或者医药厂代为加工,或者购买一台廉价胶囊填充机,就可以扰乱健康的市场。”

  生命阳光、培芝、海王等厂商正苦盼国家行业标准的降生,因为在前期的诸侯混战中,他们已经交了昂贵的学费。

  专家访谈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曹劲松:

  “我看好牛初乳产业前景”

  力挺牛初乳的学院派专家曹劲松博士认为,市场低谷只是暂时的,学术界关于牛初乳的开发利用研究不仅没有降温,反而更重视。比照发达国家的市场发育程度以及消费者购买习性,曹劲松深信,中国的牛初乳行业仍处于上升阶段,其高速成长期至少还有15-20年。

  牛初乳市场至少有15年上升期

  南方都市报:前段时间,业界引发了“牛初乳不适合喂养儿童”的争论,对此你持什么态度?一次简单的争论却引发了全行业的危机,牛初乳的功效与信誉遭遇众多质疑,学术界如何评价这一事件?

  曹劲松:这件事我一直比较关注,我还注意到有人说牛初乳喂养出“大头娃娃”,我想这些都是没有科学依据且又不负责任的说法。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牛初乳的市场推广遭遇到难题;但从学术上来分析,我们发现,研究专家则是以相当积极的态度来构建牛初乳的产业发展模式。可以说,对于牛初乳的开发利用,学界不仅没有降温,反而更重视。

  南方都市报:对比其他国家的现实,你认为中国牛初乳行业的发展潜力如何?

  曹劲松:我刚刚从美国和加拿大回来,考察了当地的牛初乳市场,深刻地体会了发达国家牛初乳市场的发育之成熟、消费之理性。他们的代理商向我透露,牛初乳制品在地方有着十分固定且又稳定增长的消费群体。

  在中国,牛初乳还处于成长发育期,它应该是个朝阳产业,其市场开发潜力至少还有15-20年的高速发展期。现在国内牛初乳市场只有数亿元的市场蛋糕,不少企业卖的均是低端产品;关键是将牛初乳的活性成分提出,在此基础上开发各种合适的功能性食品,努力把市场从低端向高端方向渗透。

  牛初乳国标可借鉴美FDA标准

  南方都市报:眼下各方对于牛初乳的时间概念存有争议,你如何界定牛初乳的时间周期?未来我国牛初乳国家标准中至少要关注哪些指标?

  曹劲松:大英百科全书上关于牛初乳的定义,是指母牛产犊后数天的牛乳。现行国内的说法是母牛产犊后2-3天内所产的初乳。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在2-3天的基础上可以适当予以延长。就我个人的观点,7天以内均可称为初乳,8-15天则成为过渡乳,15天后为常乳。国内在牛初乳生产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浪费,母牛产犊一周内的初乳常常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初乳的定义放在哪一天并非重点,关键在于初乳的活性成分不能丧失,衡量牛初乳优劣主要是从乳糖、乳脂和免疫球蛋白上来判断。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向美国的FDA标准看齐。

  专家问诊

  牛初乳市场竞争无序

  曾经意气风发的牛初乳,如今为何遭遇滑铁卢?在接二连三的行业研讨会、专家论证会上,来自医学界、营养学界、乳业界等不同行业背景的专家人士集体聚焦该行业弊端。

  牛初乳当初之所以大行其道,主要是依赖厂商标榜的“特殊功效”。广州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指出,从增强免疫力、调整肠道菌群生态平衡、调节胆固醇、抗衰老,到预防风湿性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等,包治百病、老少皆宜的广告宣传,令出道未久的牛初乳赚足了眼球。在去年SARS爆发期间,这类产品着力强调其“提高免疫”的功效,顿时成为市场追捧的明星产品。几大知名厂商的负责人亦不否认,那段时期牛初乳卖得几乎全线断货,价格却步步走高。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的曹劲松博士是力挺牛初乳行业的学院派代表,但他鼓励企业应创造健康、有序的良性竞争环境,“部分企业夸大其词、借机炒作,很容易把一潭清水搅浑”。

  行业的高利润让人艳羡,许多不具备生产资质的中小企业也蜂拥入场。简陋的设备、不规范的操作程序,有的干脆拿奶粉替代初乳粉,“门槛太低、缺乏标准,大小企业鱼龙混杂抢占市场,是牛初乳厂商整体遭殃的要害所在。”曹劲松解释。

  协会表态

  牛初乳国标最早明年八月出台

  拯救行业危机的希望还被寄托在相关管理与规范部门身上。厂商们希望由行业协会牵线搭桥、力挽狂澜,促使国家尽快出台全国范围内的牛初乳生产与产品质量标准。接受记者采访的几位老总坦言,为了此事,他们已频繁北上,求助与呼吁之声,一浪高过一浪。

  中国乳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岗亦毫不讳言,牛初乳的困境是该行业关注的一大焦点。为了澄清外界的误解,宋昆岗还发动协会成员专门召开了一场主题为“牛初乳开发利用”的研讨会。“我们邀请了国内医学界、动物科学界、营养界、食品科学界等众多学科门类中研究牛初乳的知名专家教授出场,就牛初乳的功能、开发利用的现状、问题所在等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探讨。”宋昆岗认为这场会议开得很成功,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家知名牛初乳生产和代理厂商聚集在会场,反响热烈。

  尽管如此,宋昆岗还是谨慎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牛初乳国标的出台,从广泛征求意见到最终形成规范条文并付诸实施,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协会做大量繁杂且细致的工作。”据其估算,国标的出台,最早也要等到明年7月。“但如果检测样本、数据收集等方面遭遇困难、障碍,国标出台的日期将再度延迟。”

  眼下的关键,在于企业界能够形成合力。广州新生命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纪志东则向本报记者透露,在中国乳品工业协会的牵头下,生命阳光与培芝等企业正在商讨合作开发计划。显然,为促进市场复苏,昔日争锋相对的竞争对手,如今已不得不站到同一阵营里。

  企业呼声

  牛初乳生产亟待增设“门槛”

  当媒体、专家与消费者强烈质疑、批评潮涌而至时,热极一时的牛初乳不得不面对倒春寒。“起初只是个别区域、个别柜台出现销售下滑,没想到很快就波及整个市场。”曾经意气风发的纪志东实在不敢相信“生命阳光”的生命周期会如此短暂,据其比照,发达国家的牛初乳行业已形成相对稳定、逐年递增的消费市场。

  眼下,开各种研讨会、做市场调查、利用种种渠道呼吁,已成为各大老总的必修课程。最早发起牛初乳生产与宣传的海王颇有感慨,从2001年率先打市场到现在,整个行业的发展还未满3周年。深圳海王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许庭阳认为,有效规范竞争秩序、抬高准入门槛,敦促全行业的拨乱反正,已刻不容缓。

  截至目前,国内市面上出现的牛初乳制品不下70个品牌,其中胶囊、粉剂、片剂产品达40多种,含初乳的乳酸菌饮料等液态产品有10多种,进口或进口封装的产品约有20种。“行业危机的困扰,使得一些中小企业开始撤离牛初乳市场,新的整合动作很快就会展开。”许庭阳则表明,海王会一如既往地耕耘牛初乳市场。抱定同样信念的,还有生命阳光、培芝等知名品牌。各方认为,此次行业震荡必定会加速整合步伐,而坚守到底的大厂商、大品牌必然是最终赢家。
日期:2004-10-28
 
 行业: 乳业
 标签: 初乳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