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2024美国农业部农业展望报告:未来十年大豆供需趋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4-03-10 09:40 来源: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微信号  浏览:782 原文:
核心提示:今年2月,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了《2024农业展望报告》。该报告预测了2024年至2033年十年间全球农业发展的走势,涵盖了农产品、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综合指标,如农场收入等诸多方面。它以特定的假设为前提,包括宏观经济发展前景(2023年8月前的预测)、USDA全球农业供需形势展望(2023年10月WASDE报告的数据),当前的美国政策(如《2018农业提升法案》,至2023年10月未出现新法案)和当前的国际协议继续有效。
   今年2月,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了《2024农业展望报告》。该报告预测了2024年至2033年十年间全球农业发展的走势,涵盖了农产品、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综合指标,如农场收入等诸多方面。它以特定的假设为前提,包括宏观经济发展前景(2023年8月前的预测)、USDA全球农业供需形势展望(2023年10月WASDE报告的数据),当前的美国政策(如《2018农业提升法案》,至2023年10月未出现新法案)和当前的国际协议继续有效。
 
  报告对未来十年大豆供需走势进行了预测。
 
  1

  宏观经济与国际贸易
 
  自新冠疫情以来的波动结束之后,近期全球经济呈现温和增长的积极态势。尽管通胀压力仍在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和供应链的恢复使其影响有所减弱。从长期来看,通胀率仍将保持高位,这将继续抑制展望期内的全球经济产出,全球经济增长率将继续收缩。预计2024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将增至2.7%,并在2027年后长期保持在这一水平。在2024-2033年期间,全球GDP实际年平均增长率预计为2.8%。
 
  低收入国家GDP的实际增长预计将继续高于高收入国家,这仍将是农产品需求的重要驱动力。展望期内,高收入国家的GDP年均增长率预计为1.8%,而低收入国家的GDP年均增长率预计为4.9%,是高收入国家的两倍多。在主要经济体中,预计美国GDP实际年平均增长率为1.9%;与2014-2023年的10年间相比,中国GDP增长将放缓,预计展望期内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5%。
 
  报告预计,因短期内包括大豆在内的多种商品出口减少,2024年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额将自2022年创纪录的1,961亿美元降低14%,至1,695亿美元。随后出口将稳步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达1.7%,至2033年出口总额将达到1,965亿美元。
 
  2

  美国大豆国内消费和出口需求概况

  2024/25-2033/34年度
 
美国大豆国内供需
 
  2003至2033年 美国大豆国内供需及出口回顾及展望
 
  种植面积:
 
  美国大豆种植面积预计将从2023/24市场年度的急剧下降趋势中恢复,在2024/25年度增长至8,700万英亩,随后至展望期末保持平稳。
 
  大豆价格:
 
  预计美国及全球大豆产量将出现增长,期末库存有所恢复,美国大豆价格将从2023/24年度的高位回落。名义大豆价格在2024/25年度为11.30美元/蒲式耳,随后在2026/27年度下降至10.50/蒲式耳,之后随着库存使用比趋于稳定,价格也将保持在这一水平。
 
  国内消费:
 
  受到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对生物燃料指令的推动,美国国内豆油需求预计将持续保持上涨趋势。若各级政府在2023年10月实施的政策持续到2033/34年度,生产生物燃料的豆油使用量将从2023/24年度的128亿磅增加到2033/34年度的145.5亿磅。受到动物产品产量增长的支持,美国国内豆粕需求预计将稳步增长。
 
  出口概况:
 
  随着全球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消费回暖,美国大豆出口量在展望期内保持稳定增长。2023/24至2033/34年度间,美国在全球大豆贸易中的份额将由28%下降到26%,而巴西的份额将出现增长。由于美国国内需求强劲,预计美国豆油出口量在展望期初将保持较低水平,到2033/34年度将增至历史最高水平。美国大豆压榨能力提升,压榨量增加,豆粕出口预计自展望期初将开始呈现增长态势。
 
  3

  大豆及大豆产品的全球供需走势预测

  2024/25-2033/34年度
 
  展望期内,大豆及大豆产品在农作物相关贸易中增长最为强劲,达到20.7%。推动这一增长的原因是全球食品消费偏好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偏重以家禽和猪肉等肉类为主的饮食,这在中上收入国家及中低收入国家中最为普遍。
 
  预计到2033/34年度,中国仍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占全球大豆进口量的62.4%。其它中上收入国家及中低收入国家预计将占全球豆粕进口量的56%。尽管在展望期内进口量有所下降,但欧盟仍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豆粕进口市场。
 
  到2033年,巴西、美国和阿根廷三国仍将是全球最主要的大豆及大豆产品出口国。
 
  4

  全球大豆贸易展望

  2024/25-2033/34年度
 
全球大豆进口情况
 
  2003至2033年 全球大豆进口情况回顾及展望
 
  全球大豆进口量将增加4,480万吨(增长25.3%),达到2.216亿吨。
 
  未来十年,中国对大豆的需求将推动大豆贸易持续增长:
 
  2024/25至2033/34年度,预计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将从1.041亿吨增至1.383亿吨。预计生猪和家禽养殖行业扩大,豆粕需求也将随之增长。
 
  其它主要进口国家及地区也将实现增长:
 
  东亚地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的大豆进口量预计增幅为7.2%,到2033/34年度达到820万吨。畜牧业生产的适度扩张,预计将为扩大豆粕使用提供支持。
 
  由于谷物使用量增加,替代蛋白质来源消费量增长,及牲畜数量保持稳定,欧盟的大豆进口量增幅受限,预计在2033/34年度从1,390万吨增加到1,430万吨。
 
  由于家禽和生猪产量的增长及对豆油需求的增加,预计到2033/34年度墨西哥的大豆进口量将增加13.3%,达到750万吨。
 
  亚洲其它国家如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巴基斯坦的大豆进口量都将呈增长态势。
 
  北非及中东地区的许多国家大豆产量极低,预计将通过进口来满足逐渐增长的饲料需求。该地区进口量到2033/34年度将超过1,670万吨,增幅达到25.2%以上。
 
全球大豆出口情况
 
  2003至2033年 全球大豆出口情况回顾及展望
 
  预计到2033/34年度,巴西、美国和阿根廷三个主要大豆出口国的出口量将占全球大豆贸易的90%。
 
  预计美国大豆在全球大豆出口份额中的占比将从2024/25年度的约29.6%下降至2033/34年度的26.2%,出口量将达到5,810万吨,增幅为10.9%。
 
  预计到2033/34年度巴西的大豆出口量将增加3,200万吨,达到1.332亿吨,增幅达31.7%。展望期内,其大豆出口量将占全球贸易的71.6%,从而巩固该国世界主要大豆出口国地位。未来十年内,该国大豆种植面积将稳步增长。
 
  预计到2033/34年度,阿根廷的大豆出口量将增加约55.1%,达到850万吨。中国是其主要出口目的国。该国大豆出口量仍远远落后于巴西和美国。
 
  其它南美国家,如乌拉圭、巴拉圭和玻利维亚,也将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其大豆的出口总量将增加约19.3%,到2033/34年度达到1,080万吨,为全球大豆的出口量贡献170万吨的增长量。
 
  到2033/34年度,预计加拿大的大豆出口量将从2024/25年度的470万吨提升至590万吨。乌克兰大豆出口量的则稳定在200万吨到220万吨水平。
 
  5

  全球豆粕贸易展望

  2024/25-2033/34年度
 
全球豆粕进口情况
 
  2003至2033年 全球豆粕进口情况回顾及展望
 
  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全球多个地区采用现代饲养方式,拉动市场需求广泛增长。受此推动,至2033/34年度,预计全球豆粕进口总量将攀升10.7%,达到8,130万吨。
 
  展望期内,预计欧盟仍是全球最大的豆粕进口市场,至2033/34年度,其豆粕进口量将下降1.8%至1,650万吨。随着欧盟生物燃料产量扩大,预计将有大量低成本的菜籽粕供应。此外葵花籽粕的供应量也在增长。但出于营养价值考量,牲畜饲料中菜籽粕和葵花籽粕的用量增长受到限制,将支持养殖行业继续使用豆粕。
 
  预计东南亚、拉丁美洲、北非和中东将成为较大的豆粕进口市场,原因在于饲料需求不断增长,而其扩大国内油籽生产的能力有限。其中,家禽市场消费量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大豆压榨产能有限,是其进口豆粕的主要驱动力。
 
  预计东南亚地区的豆粕进口量将占全球豆粕贸易预期增长总量的39.2%。预计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菲律宾的豆粕进口总量将从2024/25年度的1,480万吨增长到2033/34年度的1,750万吨,增幅为18.2%,将在推动全球豆粕进口增长中做出最大贡献,占全球豆粕进口总量的34%。
 
  北非和中东国家的豆粕进口量将增加78.7万吨,至2033/34年度,占全球豆粕贸易增长总量的10%。其中,伊朗、埃及、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是主要的豆粕进口国,其豆粕进口总量在该地区豆粕进口量中占比约53%。
 
  展望期内,预计南美州的豆粕进口量将增长30%,从770万吨增长至1,010万吨。其中,因国内肉类消费量增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智利成为主要的豆粕进口国。
 
  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豆粕进口量将从270万吨增长至2033/34年度的320万吨。
 
全球豆粕出口
 
  2003至2033年 全球豆粕出口情况回顾及展望
 
  阿根廷、巴西和美国仍是全球前三大豆粕出口国,至2033/34年度,其豆粕出口总量在全球豆粕出口量中的占比将高达约88%。其中,阿根廷和巴西的占比分别约为39%、31%,美国的占比则略微降至约占18%。
 
  由于国内压榨产能增长、国内豆油需求扩张以及全球豆粕价格下跌,预计美国的豆粕出口量将从2024/25年度的1,470万吨增加至2026/27年度的1,500万吨。随着生物燃料原料需求增长放缓,压榨产能扩张将在2026/27年度后趋于平稳。至2033/34年度,美国的豆粕出口量将下降到1,430万吨,在全球豆粕出口量中的占比也将从2024/25年度的约20%下降至约17.6%。
 
  预计阿根廷的豆粕出口量在10年展望期内将增加480万吨,至2033/34年度达到3,150万吨。2019年,阿根廷一度取消出口关税措施,刺激大豆产品出口而非出口大豆,相关措施也促进油籽压榨产业规模扩大。2020年中期,阿根廷再度提出差异化的出口关税措施,对大豆征收33%的出口关税,对豆粕和豆油征收31%的出口关税。阿根廷的大豆生产成本较低,且拥有具备竞争力的大豆加工能力和运输基础设施,将有助于保障其豆粕出口量的增长。截至2023年10月,阿根廷的税收政策保持不变。
 
  预计巴西的豆粕出口量将增长约19%,至2033/34年度达到2,540万吨,在全球豆粕出口量中的占比将从2024/25年度的约29%略微增长至约31.2%。由于来自阿根廷的暂时性竞争和中国市场大豆需求强劲,巴西家禽和猪肉的产量扩大,预计将推动其国内豆粕需求的增加,从而限制豆粕出口量增长。
 
  预计至2033/34年度,印度的豆粕出口量将稳定在100万吨,原因在于其国内禽、蛋、奶类生产中豆粕饲用需求增加,持续限制豆粕的出口供应。
 
  预计展望期内欧盟的年豆粕出口量将稳定在70万吨。
 
  6

  全球豆油贸易展望

  2024/25-2033/34年度
 
全球豆油进口
 
  2003至2033年 全球豆油进口情况回顾及展望
 
  受到食品和工业需求的推动,预计展望期内全球豆油进口量将增长约15%,至2033/34年度达到1,380万吨。但全球植物油贸易仍以棕榈油为主,因此,豆油贸易的增长仍取决于与棕榈油市场份额的竞争。
 
  印度的豆油进口量在2033/34年度占其贸易总额的32%以上,到2033/34年度将增长约 25.2%,达到450万吨。尽管在印度进口的植物油中棕榈油占最大份额,但其也是全球第一豆油进口国。人均收入预期提升,食用油需求有望继续增长;然而单产低、国内种植面积扩大潜力有限,限制了油籽产量的增长。棉花等高价值作物持续替代油籽作物,有望支撑豆油及其它植物油进口量的增长。
 
  预计展望期内中国的豆油进口量将从36万吨增至120万吨。
 
  预计东南亚的豆油进口量将增加3.4万吨,在2033/34年度达到30万吨。
 
  北非、中东和拉丁美洲的人口与收入增长也将推动其豆油需求及进口量的增长。
 
  预计南美的豆油进口量将增长6.1%,达到160万吨。其中,秘鲁、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为主要的进口国。
 
  预计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的豆油进口量将保持在约56万吨。
 
全球豆油出口
 
  2003至2033年 全球豆油出口情况回顾及展望
 
  阿根廷、巴西、欧盟和美国是全球四大主要豆油出口国。预计到2033/34年度,四个国家的大豆油出口总量在全球的总占比将达70%左右。其中阿根廷豆油出口量在全球总量的占比预计为46%,而巴西、欧盟和美国的占比分别近11%、8%和5.4%。
 
  未来十年,预计美国和巴西将增加豆油在国内生物燃料生产中的应用。美国豆油出口量因此在短期内有所下降,展望期内至2033/34年度增长到75万吨。2024/25年度巴西的豆油出口量为150万吨,在2025/26年度降至120万吨,随后在2029/30年度出现增长,至2033/34年度达到150万吨。
 
  预计2033/34年度阿根廷的豆油出口量将攀升至630万吨,比2024/25年度增长14.5%。阿根廷是主要的豆油出口国,榨油产能庞大,但国内豆油市场规模有限。尽管出口量仍有增长,但由于国内生物柴油生产中豆油用量提升,阿根廷豆油出口量增长势头有所放缓。
 
  除阿根廷和巴西以外,预计展望期内其它南美国家的豆油出口量将增长12.5%,达到120万吨。
 
  展望期内,预计欧盟的豆油出口量将维持在100万吨。
日期:2024-03-10
 
 地区: 美国
 行业: 果蔬 进出口 粮油
 标签: 美国农业部 大豆 农产品 农业展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