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要点|
● 受到全球商品,尤其是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和新冠疫情此起彼伏的多重不利影响,中国市场的粕类和植物油需求呈现出走弱的态势。生猪和家禽生产养殖企业在21/22上半市场年度盈利艰难,降低了饲料中豆粕的比例,从而减少了大豆压榨需求和进口需求。
●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各地的城市地区餐饮业对植物油的需求减少,加之国际植物油价格攀升,21/22市场年度前七个月(2021年10月至2022年5月)的植物油进口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50%以上。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中国市场食用植物油进口量为188.1万吨,同比减少67.5%。
● 受到中国国内市场价格攀高和政府激励政策的驱动,大豆等油籽作物种植的面积扩大,该报告预测22/23市场年度中国国内的大豆作物产量将达到1,840万公吨。
● 随着生猪及家禽生产养殖企业盈利能力的恢复,替代性饲料投入品特别是小麦的价格竞争优势降低,在22/23市场年度,预计大豆进口量以及豆粕和植物油的消费量会出现反弹,大豆压榨量和进口量将分别恢复到9,500万公吨和9,800万公吨。
● 国储大豆拍卖继续每周举行一次,平均供拍卖量接近50万公吨。截至6月17日,拍卖已售出240万公吨大豆,占供拍卖成交总量的38%。
1 大豆种植情况分析及预测
22/23市场年度中国大豆种植面积预计为935万公顷,同比增长11%。主要由国家激励政策、市场价格、投入品价格和补贴等多重因素的驱动。
2021年谷物和油籽作物价格升高,再次引发了提升大豆产能的号召。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本土生产商响应了政府的扩种激励措施和价格支持,提高了种植面积,以提升大豆生产产能。
此外,在22/23市场年度食用大豆价格高企也激励了中国大豆农民增加种植面积。大豆种植所需肥料较少,农民也将从种植大豆中获益。在部分省份,轮种大豆的农民将获得额外的补贴,也激励、并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意愿。
2 大豆消费情况分析及预测
大豆压榨情况
由于家禽和生猪养殖行业在低利润甚至负利润之间挣扎,加之消费需求减弱,中国饲料行业在21/22市场年度需求疲软。豆粕约占饲用蛋白粕总量的76%,随着商业库存的增加和与其它饲料原料(尤其是小麦)相对价格的下降,预计豆粕的使用量将出现反弹。此外,由于植物油价格上涨,食用大豆消费量增加,22/23市场年度葵花籽粕供应减少,预计压榨用大豆的市场需求将有所增加。
各个机构对21/22市场年度和22/23市场年度中国市场大豆压榨量的预测值存在差异,但业内一致预测21/22市场年度中国市场豆粕饲料总使用量将比上一市场年度下降3%到5%。
USDA此报告中预测,22/23市场年度中国市场大豆压榨量为9,500万公吨,高于21/22市场年度的9,200万公吨。这一预测基于对饲料产量恢复和更高的豆粕使用率的预判。22/23市场年度,中国市场饲用豆粕消费量预计为7,280万公吨,比21/22市场年度的7,100万公吨增长2.5%。
豆粕饲用需求情况
中国生猪、家禽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及其对饲用蛋白粕的需求,继续推动油籽压榨的需求。2022年,因生猪供应过剩,叠加饲料投入成本偏高,中国猪业举步艰难。21/22市场年度,家禽养殖业的饲料需求也有所减弱。利润下降和需求减弱影响了2022年中国市场饲料的总产量。根据中国农业农村部的统计数据,2022年前5个月的饲料总产量为1,132万公吨,同比下降3.2%,其中生猪、蛋禽和肉禽的饲料产量同比分别下降5.7%、3.5%和4.8%。但水产养殖业的利润较高,提高了养殖户生产积极性, 2022年前5个月保持温和增长,预计21/22市场年度中国市场水产饲料的消费将有所增长。
自2021年5月以来, 受到利润率的影响,饲料行业的生产配方中加入豆粕的比例有所下降。但饲料中豆粕的含量是饲料生产商和终端用户基于价格驱动的动态计算。如上图所示,2022年3月豆粕价格达到5,000元/公吨(746美元/公吨)的峰值,同年6月下降到4,300元/公吨(642美元/公吨)。随着近期豆粕价格的下降,以及小麦等其它饲料原料替代品全球价格的上涨,预计22/23市场年度豆粕的使用率将有所提升。同时,随着进口量的增加、商业库存的继续增长和国储大豆的抛售,豆粕的价格将在21/22市场年度剩余的时间内继续下降。
3 大豆贸易情况分析及预测
此报告将先前对21/22市场年度中国市场大豆进口量的预估数下调了100万公吨至9,400万公吨。因为餐饮业对植物油的需求持续走弱,生猪和家禽行业的利润率恢复缓慢,因此对进口大豆的需求不旺。
根据该报告中的预测,22/23市场年度中国市场大豆进口量将有所恢复,这反映出豆粕和植物油需求的复苏;然而,本土产量的提高预计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减进口量。因此将22/23市场年度中国市场大豆进口量预期下调至9,800万公吨,较此前预测值下调200万公吨。这是由于中国国内大豆扩种、产量提高,其中部分将在东北地区进入压榨渠道,与进口大豆直接竞争,加之消费恢复速度较慢的情况将延续到22/23市场年度的第一季度。中国政府及行业机构对22/23市场年度中国市场大豆进口量的预测各不相同,从9,520万公吨到9,800万公吨不等,对21/22市场年度中国市场大豆进口量预估值在9,200万公吨到9,300万公吨之间。
21/22市场年度前8个月中国市场大豆进口量达到6,060万公吨,同比减少340万公吨,即5.3%。同期,中国自美国的大豆进口量为2,730万公吨,下降26%,市场份额为45%,低于去年同期的58%;中国自巴西进口的大豆达到2,960万公吨,同比增长24.5%。进口量的整体下降反映了市场对豆粕和豆油的需求走弱,也反映出中国国储大豆的大量销售给市场带来的影响。国储大豆拍卖自3月14日开始,自4月1日起每周进行,截至6月17日,国储大豆(进口大豆仅供压榨使用)累计供货量为630万公吨,销售总量达到240万公吨,占供货总量的38%。3月中旬拍卖开始时,商业库存量达到了极低的水平,一些压榨工厂反映已无库存。尽管商业库存在6月有所恢复,但每周的拍卖仍在继续进行,目前没有迹象表明拍卖何时结束。
由于本土豆粕供货量增加,在价格方面的竞争力也有所提升,因此,进口大豆和豆粕尽管具有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但增长仍然受限。预计大豆油和其它植物油需求增加,供应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