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阴魂不散”的孔雀石绿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6-04-21 10:48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作者: 陈丽娟    浏览:507 原文:
核心提示:近几年,随着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鱼类等水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伴随而来的各类水产品食品安全隐患更是层出不穷。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违规添加物、生物毒素、病原微生物……单是其中一种名为孔雀石绿的杀菌剂的违规使用就经常见诸于各类媒体。
    近几年,随着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鱼类等水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伴随而来的各类水产品食品安全隐患更是层出不穷。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违规添加物、生物毒素、病原微生物……单是其中一种名为孔雀石绿的杀菌剂的违规使用就经常见诸于各类媒体:
 
    2015年12月,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3批次水产品检出无色孔雀石绿;
 
    2016年2月,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养殖鱼类中检测出孔雀石绿;
 
    2016年3月,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在金鼓鱼样本验出孔雀石绿……
 
    那么孔雀石绿究竟是什么?它又有什么危害?消费者又应该如何去识别呢?
 
    什么是孔雀石绿
 
    孔雀石绿又名碱性绿、苯胺绿、孔雀绿,是人工合成的三苯甲烷类化合物。孔雀石绿既是杀真菌、杀细菌、杀寄生虫的药物,也是一种染料。
 
    作为杀菌药物,孔雀石绿经常被违规用于水产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等环节。在生产养殖环节,孔雀石绿被用于在鱼苗孵化和鱼种、成鱼养殖阶段防治鱼病;在运输销售环节,孔雀石绿被用于对车厢、水体等消毒杀菌。作为一种染料,孔雀石绿被广泛应用于真丝、羊毛、皮革、麻制品、陶瓷制品和棉布等的染色中,还可以用作生物染色剂,应用于实验室研究及刑事侦查中。
 
    孔雀石绿有何危害
 
    既然孔雀石绿在水产业有这么明显的效用,农业部为什么要禁止在食用动物中使用呢?答案很简单,因为孔雀石绿具有致突变、致畸和致癌的危险。
 
    1992年,加拿大的研究发现人类若进食含孔雀石绿的鱼类,会对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孔雀石绿中的官能团三苯甲基可引致肝癌。研究人员发现,孔雀石绿在养殖、运输等环节中进入鱼体后,会在机体中代谢成无色孔雀石绿,无色孔雀石绿和孔雀石绿都是脂溶性的,会在受精卵和鱼的血清、肝、肾、肌肉及其他组织中蓄积,其残留时间为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人类通过食用使用过孔雀石绿的鱼类,使得孔雀石绿进入人体,对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孔雀石绿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列为第二类致癌物。无论是我国,还是美国、欧盟、日本都对孔雀石绿作为兽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下了禁令。

    如何识别“孔雀石绿鱼”
 
    目前,孔雀石绿的检测主要包括薄层层析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LC)、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等,但在消费者日常选购中并不实用。孔雀石绿高残留、染色的性质为消费者识别“孔雀石绿鱼”提供了线索。日常选购鱼类时,可以通过观察鱼鳃和鱼鳍来辨识“孔雀石绿鱼”。从鱼鳃来看,正常鱼的鱼鳃呈鲜红色,“孔雀石绿鱼”的鱼鳃因失血过多而发白,或因出血而带有瘀血,呈紫红色。从鱼鳍来看,正常的鱼鳍多呈青白色,而“孔雀石绿鱼”鱼鳍根部会呈现一定程度的浅蓝色。《中国国门时报》
日期:2016-04-21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