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食品召回为何“只听楼梯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1-08-24 10:42 来源:新华日报  浏览:296  原文:
核心提示:近年来,有关食品安全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从味千拉面的"骨汤"到食用醋的"勾兑",从肯德基、永和豆浆的"豆浆粉"再到近日曝光的"化学酱油"、"毒血燕"……调查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国内公开报道出来的食品安全事件已超500件。

    近年来,有关食品安全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从味千拉面的"骨汤"到食用醋的"勾兑",从肯德基、永和豆浆的"豆浆粉"再到近日曝光的"化学酱油"、"毒血燕"……调查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国内公开报道出来的食品安全事件已超500件。

    一次又一次的食品安全事件,让消费者无比疑惑:为何不良商家如此肆无忌惮?难道我们真要被迫炼成"百毒不侵"之体吗?

    细究之下,便可发现,对于被曝光的不合格食品,大多是通知下架了事,却几乎不提及"召回"两字。在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官方网站上,"缺陷产品召回"一栏,基本上都是汽车召回的信息,而关于食品召回的信息却无迹可寻。

    事实上,早在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就公布并正式实施《食品召回管理规定》。2009年6月1日施行的《食品安全法》,也明确提出"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然而,目前关于建立食品召回制度的具体法律规定还较为笼统,虽然规定了食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发现不安全食品之后应当履行的相关义务,但是,在召回程序、时限以及对不安全食品的分级管理等方面,还缺乏具体细则。这样,所谓的食品召回制度,便沦落为"一种摆设".在国内,自《食品召回管理规定》颁布以来,大规模的召回,也仅止臭名昭著、民怨极大的"三鹿奶粉"一次。

    无食品召回,并不表示我们的食品比其他国家更安全。完善食品召回体系,不妨借鉴一下国外的经验。在美国,几乎每周都有食品召回事件,比如细菌超标、标注不实,都是食品召回的常见原因,而成规模的食品召回,平均每年有300余次。比如,去年8月中旬美国宣布召回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鸡蛋,被召回的鸡蛋达5.5亿只。加拿大每年要发布约350次食品召回令,其食品召回程序有着较为严密的流程,所涉及的政府部门和企业各司其职,有效保障了加拿大的食品安全。

    日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向全社会征求《食品召回管理规定》的修改意见,一个更完善的食品召回机制,有望出现在消费者的面前。正如有关人士所说,食品安全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能仅靠一次次运动来"严打",它需要一场真正能治标又治本的体系改革,才能真正达到保障食品安全的目标。(宋晓华)

日期:2011-08-24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