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两地永和豆浆"没血缘" 台湾永和豆浆为现磨现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1-08-08 14:43 来源:北京晚报  浏览:503  原文:
核心提示:永和豆浆餐饮企业总部相关负责人对媒体坦称,他们门店所售的豆浆并不是"现磨"的,都是采用自产的豆浆粉加水冲制而成.豆浆门事件让"永和豆浆"这个来源于台湾、发展壮大于大陆的知名快餐企业蒙上了一层阴影.那么在它的老家--台北永和,豆浆是什么样子呢?

  继肯德基后,日前大陆的知名快餐永和豆浆也曝出所卖的"现磨"豆浆是用豆浆粉冲制的.永和豆浆餐饮企业总部相关负责人对媒体坦称,他们门店所售的豆浆并不是"现磨"的,都是采用自产的豆浆粉加水冲制而成.豆浆门事件让"永和豆浆"这个来源于台湾、发展壮大于大陆的知名快餐企业蒙上了一层阴影.那么在它的老家--台北永和,豆浆是什么样子呢?

  "永和"不是豆浆店名

  在台湾,"永和豆浆"其实最早是"到永和喝豆浆"的意思."永和"并不是一家豆浆店,而是位于台北西南的新北市永和区,它与台北市只有一条新店溪相隔.永和最早是台湾原住民的地盘,它在郁永河的《稗海纪游》中被记载为"绣朗社".在清雍正年间,福建漳州人大举入台垦殖,因为台北已经被福建泉州人拓殖,所以漳州人就在陈赖章的率领下于1709年跨过新店溪来到永和垦殖.由于漳泉之间械斗在福建就一直打个不断,所以漳州人希望移垦台湾后与泉州人相安无事,这块土地于是就被命名为寓意"永远和平"的永和.由于台湾很多公教人员(公务员、教师)承担不起台北的高房价,于是就纷纷跑到永和买房定居,永和因此也算得上台北市的"卧城"之一.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几个祖籍大陆远离家乡的退役老兵,迫于生计,聚集在台北与永和间的中正桥畔,搭起经营快餐早点的小棚,磨豆浆、烤烧饼、炸油条,渐渐形成了一片供应早餐的摊铺.因为这些老兵手艺地道,磨出的豆浆新鲜营养,香浓可口,做出的烧饼油条色泽金黄,松软酥脆,以致以豆浆为代表的永和地区的各种小吃店声名远播,传遍台湾全岛.渐渐地,台湾各地许多早餐店都打出永和豆浆的旗号来吸引客人.

  永和豆浆的鼻祖是一家叫做"世界豆浆大王"的店铺,如今仍坐落在中正桥头.这家豆浆店是1955年由来自山东的退伍老兵李云增和同胞合开,最初名叫"东海豆浆店",后改为现在的名字.它的名声遍及台湾各地,就连蒋经国也是这里的常客.就是到了夜晚,"世界豆浆大王"仍是饕客们的最爱,也成了大台北夜生活的指标.

  现在全台湾到处都有以"永和"名称开设的豆浆店,豆浆俨然已成为"永和"的代名词.

  现磨现煮 味道新鲜醇厚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世界豆浆大王"已从当年简陋的早点摊变成如今有4个店面、装修简洁的现代化大店,红色的大招牌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见.

  尽管豆浆店几经装修,但是口味没改,许多台北人常常专门跑来喝这里带着淡淡焦味的豆浆.这里从早到晚,炉火不熄,人潮不断.最受欢迎的除了冷热甜豆浆和咸豆浆,还有油条烧饼、豆花、米浆、鲜肉包、萝卜丝蛋饼、锅贴、牛肉馅饼等中式点心.客人在店里可以看见师傅们现场做点心,一碗碗现磨现煮、甘醇浓稠的豆浆,一个个酥黄香脆的油条,依旧遵循着"新鲜"的传统.

  平日店里很热闹,节假日更是人满为患.客人从老年人、中年夫妇到年轻辣妹,甚至还有不少蓝眼睛的外国人,有时店门口还停着名牌跑车.

  尽管多数人都认为豆浆是早餐,但是"世界豆浆大王"夜里的客人比白天更多,凌晨一两点钟,门口经常还停满汽车和摩托车,店里专设的外带窗口依然有很多人排队.

  这里的豆浆价格比一般早餐店要高一点,豆浆20元新台币一杯,大概合4.5元人民币,点心里最贵的是小笼包,一笼8个80元新台币(约18元人民币).

  大陆台湾"永和豆浆"没血缘

  永和豆浆在大陆的发迹始于上海的仙霞路.有趣的是,它和台湾的永和豆浆大王们,完全没有血缘关系,而是一个印刷厂老板无心插柳的结局.

  1995年,台湾淡江大学企管系毕业、在美国承接家族印刷厂事业的林猷澳,到上海定居开展印刷厂业务,看到印刷厂旁的仙霞路上有店面招租,就和朋友决定租下来开个快餐店.当时许多在上海的台商,怀念家乡的豆浆油条,在永和长大的林猷澳就和朋友合资开了间豆浆店,取名"永和大王".

  "永和大王"开业后,不只是台商,连上海市民都趋之若鹜.1996年,永和大王开始走向连锁化,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各大城市开了24家分店.创下第一家餐饮业24小时营业的先例.也把过去不能搬上台面的油条豆浆发扬光大.

  与"永和大王"几乎前后脚,各种台湾永和豆浆店纷纷在上海、北京等各个城市出现.到如今,永和豆浆店在大陆已经落脚十年了.虽然现在所谓的"永和豆浆"与"永和大王"在为了商标权的问题纠缠不清,但对于热爱中国小吃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不管是"永和豆浆"还是"永和大王","永和"这个名字也许就足够代表了地地道道的台湾正宗.

  在台湾永和对话"世界豆浆大王"老板

  "创业时父亲还不会炸油条"

  溢光流彩的台北永和区永和路上,"世界豆浆大王"的霓虹灯招牌格外抢眼.已过晚上10点,正是顾客盈门、生意红火的时候.只见汽车、摩托车停满路边,临街四间门面尽管装修不算华丽,但明亮洁净,店内几十张餐桌旁挤满顾客.店门附近的操作间内热气腾腾,厨师们在忙着做各种点心.

  豆浆店老板李庆余是位30岁的年轻人,数年前从父亲手中接掌"世界豆浆大王".他告诉记者,他父亲和几位伙伴最初靠推车卖豆浆时,用的是"东海"的招牌,宗旨是"新鲜实在"、"薄利多销".上世纪60年代后,"东海"豆浆店因生意发展,先租得一间小店面,并扩充至2楼.由于宵夜喝豆浆的人比早餐客人还多,小店里炉火不熄,客人不断,形成了24小时通宵营业的模式.后来店里一批合伙人去台北市打天下,取名"四海"豆浆店,这里也更名为"世界豆浆大王".

  李庆余说:"我们并没有祖传秘方,父亲创业时还不会炸油条,但大家都很努力,提供的点心也越来越多,在竞争中很快成了气候."服务员依次送上记者所要的食物.端起豆浆品尝,果然味道醇厚,清香扑鼻.问起制作过程,李庆余笑道:"很简单,首先豆子要新鲜,磨好后,煮豆浆时要煮出焦味,把黄豆的腥味盖过."他说,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过去的手工磨浆已变成电脑控制的机器磨制.

  当记者提起北京、上海等地的"永和豆浆"时,李庆余表示这些与他的店无关.他说:"那都是用'永和'地名做牌子的店铺,有的可能与'东海'店时的合作伙伴有关."至于为什么永和区原创豆浆店"世界豆浆大王"名头没在岛外叫响,而"永和豆浆"却是声名远播,李庆余认为可能是在台湾大家都说到永和喝豆浆,于是外边人就认了"永和豆浆"的牌子,"世界豆浆大王"反倒不彰显了.

  李庆余告诉记者,他曾到上海的"永和豆浆"店进行考察,目前他已开始考虑到大陆发展的问题.他说:"大陆人口多,市场大,我们不能失去太多的机会."

日期:2011-08-08
 
 地区: 中国 台湾
 行业: 餐饮 粮油
 标签: 餐饮 豆浆 豆浆粉 快餐 事件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