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经销商瓜分酒业利润时代终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0-12-22 09:25 来源:北京商报  浏览:347  原文: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在高端白酒的引领下,红酒、黄酒等都多次跟风涨价。据苏赛特商业数据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保均透露,啤酒行业也通过降低麦芽度和减少容量,多次变相提价。但是各企业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企业并没有提价,市场上的涨价行为是经销商所为。


    今年酒水不断涨价,厂家与经销商不仅互相推诿责任,更是爆发了利润空间的争夺大战。作为酒企发展初期开拓市场的功臣,经销商如今却可能被企业自家的销售公司所取代。是经销商肆意提价影响了企业的形象,还是沦为了企业“卸磨杀驴”的牺牲品?无论如何,在商品全面涨价的环境下,一种厂商与终端直接对接的新营销模式正在酝酿。

    酒企自建渠道收回经销商利润

    日前,燕京啤酒发布公告称投资5000万元设立了北京燕京环宇商贸有限公司,主营啤酒、白酒等日常快速消费品的销售,燕啤持有新公司100%股权。两个月前,泸州老窖推出新品国窖1573·中国品位,并同时成立北京泸州老窖品味国窖商贸有限公司,专门负责新品的市场推广。而更早的时候,五粮液曾为解决上市公司与五粮液集团间存在的内销、出口关联交易,成立宜宾五粮液酒类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同时负责五粮液高端白酒的销售。

    原本将资金用于扩充产能或是研发新品的企业,不约而同地大手笔投入销售渠道的建设,究竟是为哪般?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通过几家企业的行为,不难看出各企业是看到了经销环节的利润空间,希望能够甩掉经销商,而将这部分利润纳入公司的业绩中,从五粮液的业绩构成可以看出,销售公司确实为其贡献了比较多的利润。据五粮液财报显示,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销售公司利润均达10亿元,占到总利润的30%.

    此外,酒业巨头茅台方面也开始注意经销商的利润空间。昨日,茅台集团总经理袁仁国在回应茅台2011年元旦涨价20%的质疑时,首次将“削减经销商利润”列入涨价理由。他表示:“在涨价以前,茅台酒的销售价格在1200元左右。这次涨价出来限价令,经销商销售价格不能高于959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调节经销商的利润,让他们少赚一点。对消费者并未造成伤害,价格比原来还降低了。”

    上述分析人士直言,将限价令落到实处,保证经销商的销售价格低于959元就可以降低消费者的终端价格。此次提高出厂价和限制经销商最高销售价,目的应该是分食经销商手中的利润空间。

    经销商被指攫取高额利润

    今年以来,在高端白酒的引领下,红酒、黄酒等都多次跟风涨价。据苏赛特商业数据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保均透露,啤酒行业也通过降低麦芽度和减少容量,多次变相提价。但是各企业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企业并没有提价,市场上的涨价行为是经销商所为。

    北京世纪海容品牌传播机构的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以茅台、五粮液为例,都是走四级代理模式,即全国总代、省代、市代到终端。在出厂价的基础上,每层代理都会抽取10%甚至更多的利润,最终消费者不可避免要为高价买单。以53度飞天茅台为例,此次提价前出厂价为499元,而终端零售价却飙升至1300多元,800多元的差价进入经销商的腰包。难怪茅台高管会说:“茅台经销商怕是最舒服的经销商了,开店就能赚钱,有时净利润高达60%.”

    对此,自诩国内最大酒类零售网站的酒仙网CEO王秀明向本报记者表示,在经销商的带动下高端白酒价格轮番攀高。“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大部分酒类在渠道上加价超过五成。”酒仙网因为坚持走“持续大幅降价”战略,而又无法在一些大品牌白酒和红酒的厂家得到顶级经销商的待遇,所以拿酒渠道可能为二三级经销商,价格几乎出现倒挂现象,因此酒仙网前期的降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董事会的输血。据了解,上线仅两个月即亏损2000多万元。

    王秀明告诉记者,公司的各种酒品均是跟厂家直接合作,不通过经销商环节,以保证在市场价的基础上“大幅降价”,但是茅台作为一种稀缺产品,公司无法取得直接从厂家进货的资格,所以大部分产品都是从其全国总代,甚至二三级经销商处获得,自然价格也要远高于出厂价。以今年最受关注的53度飞天茅台为例,提价后的出厂价为700元,但是公司拿货的价格要高过其零售限价的959元。记者在酒仙网网站上看到,此款产品的售价为1180元,低于市场上1388元最高价。此外,王秀明还表示,53度飞天茅台的价格还有可能涨,将会达到1500元,届时,酒仙网的产品很有可能出现价格倒挂的情况,但是为了维持其低价形象,只能由公司消化亏损部分。

    此外,长城葡萄酒代理商北京盛华博源酒行销售主管马博曾向记者透露,很多国外红酒品牌进入国内市场,可以给经销商带来30%-50%的高额利润,而国内红酒的利润虽然没有这么高,但也在10%以上。

    甩掉经销商只是时间问题

    李保均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直言:“我建议啤酒企业‘干掉’经销商,将经销商的利润分散到终端消费者身上。”

    他表示,之前企业不具备在全国各地建立分公司的情况下,对经销商的依赖性很强,但是现在各啤酒巨头几乎在全国各地都建立了生产基地或分公司,对经销商的需要已经很大程度降低了。再者,啤酒本身利润很小,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较高,企业一般不敢轻易涨价,面对成本上涨压力,只能通过变相涨价来消化,如果将经销商控制的利润收回,也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王秀明也向记者直言,作为终端零售平台,酒仙网希望避开经销商环节,减少渠道部分的成本支出,以保证公司的盈利空间。并举例称,因为没有与金种子酒[20.53 0.34%]厂家达成协议,所以宁可不销售其产品,也不愿从其代理商处进货。

    分析人士向记者介绍称,甩掉经销商是厂家和终端一直以来的呼声,这将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白酒企业虽然不能像啤酒企业那样很容易地在各地建厂,但是像五粮液、泸州老窖那样成立销售公司,将会成为一种趋势,不仅可以杜绝经销商分利,也可以以经销环节的收入增加企业的资金流。

    而成熟度远不及白酒和啤酒的红酒行业,摆脱经销商的可行度有多大呢?据了解,国内较大葡萄酒企业多建有自己的酒庄,进行产品推广和市场开拓。但是马博表示,葡萄酒在国内发展的时间尚短,消费市场还远没有打开,目前各企业仍在依赖经销商的开拓作用。很多葡萄酒企业提高旗下产品出厂价,有时是出于利好大型经销商、实现市场扩张的战略方面的考虑。他解释说:“大经销商拿酒价格的涨幅一般都会低于产品出厂价的涨幅,这样就使大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得以扩大,也就提高了他们开拓市场的热情。”

    通胀催生酒业新营销模式

    今年以来,涨价几乎成了各类酒品行业统一的关键词。原本就无限追逐利润最大化的酒企,在当前通胀背景下更加注重对利润来源的回收。日益加大的经销商利润空间,正好是企业可以名正言顺拿下的。如此一来,企业直接对接终端的模式将成为趋势,并可能成为其他行业效仿的对象。

    作为终端销售企业掌门人的王秀明也向记者表示,酒仙网正是追求与企业的直接对接,减去经销环节的支出,向消费者进行“大幅度降价”,以获取大规模客户。并称,之前降价三成的策略并不足以从根本上打动消费者,消费者买酒有自己多年养成的固定习惯,轻易不会改变。“接下来,我要整合酒仙网和酒类厂家的资源,降价四成,从根本上影响消费者。”对于企业的盈利情况,他表示:“大部分酒类在渠道上加价超过五成,只要把酒类市场关系梳理清楚,降价四成酒仙网仍然有钱赚。”

日期:2010-12-22
 
 行业: 酒业 粮油
 标签: 白酒 红酒 黄酒 酒业 啤酒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