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子
饭毕,点开某名为社交网站实为谣言集散中心的网址,映入眼中的是某好友的分享:
“台湾一女孩突然暴毙,一夜之间奔赴黄泉。验尸结果居然是。。。。!”
我看了看右手边堆积成山的爬虾尸体,淡定地啃了一口左手的苹果……
————————这是吐槽结束的分割线————————
这个世界上本就充满了流言,互联网上消息的无责任传播使得流言的成本急剧降低,而“转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对于那些深爱着我们的人而言,又是那么有杀伤力。也许我们真的不能责怪相信了谣言的人,毕竟这世界上内行一共就只有那么多。可是古语说,谣言止于智者。智者既然不可能成为百科全书,那就一定是有什么独门绝技,能够在自己并非专家时也能判断出传闻的真假吧。
(其实之前我并没有觉得这种事情算什么独门绝技,但是某一天和同学在校园里散步,我说将来搞科研失败了身无分文被遣返回来怎么办,她说没事我们出钱管你吃饱,你负责给我们终结流言就行……于是被感动得稀里哗啦的我决定自砸饭碗以报答该同学的好意,把这个思路写出来T_T)
所以,咱就从这个极其常见也被反复驳斥过的“虾和Vc一起吃会挂”的说法入手,看看谣言们都有哪些非专业的“死穴”,也省得隔三差五就要回老妈一条短信,告诉她那条啥啥注意事项其实是谣言……
————————流言开始——————
台湾,一名女孩突然无缘无故的七孔流血暴毙,一夜之间,就奔赴黄泉,经过初步验尸.断定为因砒霜中毒而死亡。那砒霜从何而来一名医学院的教授被邀赶来协助破案。
教授仔细地察看了死者胃中取物,不到半个小时,暴毙之谜便揭晓。教授说:「死者并非自杀,亦不是被杀,而是死于无知的『它杀』」大家莫名其妙。教授说:「砒霜是在死者腹内产生的。」死者生前每天也会服食「维他命C 」,这完全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她晚餐了大量的虾,虾本身也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她在家了都没有事,但死者却同时服用了「维他命C 」,问题就出在这里 !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员,通过实验发现,虾等软壳类食物含有大量浓度较高的-五钾砷化合物。这种物质食入体内,本身对体并无毒害作用但是,在服用「维生素C」之后,由于化学作用,使原来无毒的五价砷 (即砷酸酐,亦称五氧化砷,其化学式为(As05),转变为有毒的三价砷 (即亚砷酸酐 ),又称为三氧化二砷,其化学式为(As203),这就是们俗称的砒霜!砒霜有原浆毒作用,能麻痹毛细血管,抑制巯基梅的活性,并使肝脏脂变肝小叶中心坏死,心、肝、肾、肠充血,上皮细胞坏死,毛细血管扩张。故中其毒而死者,常是七窍出血。所以;为慎重起见,在服用「维生素 C 」期间,应当忌食虾类。
看完后;请不要吝啬,转寄给的同学和亲友。
现在很多饮料里都有维他命C,虾+维C=中毒
还有一些,你知道么?!
(以下省略食物相克九百句)……
————————流言结束——————
说实话,这个流言编的已经是中上水平了。砒霜确实有三价砷,Vc也确实是还原剂,把五价还原成三价也是听起来合理的反应。对于化学水平不超过高中的大部分人而言,确实很有杀伤力。难怪它早在2001年5月就出现于网络上,而直到现在还能时不时活跃一下。
只是可惜,啊不对,是值得庆幸,它还有很多漏洞,足以让我们启动流言应对方案的初级阶段:寻找疑点。
-
2. 初级阶段:这个看起来不太像真的……
a.来源。不管研究成果也好,股市走向也好,政策趋势也好,“谁说的”的重要性并不次于“说了什么”。因此,任何一条消息,我们首要关注的信息就是来源。而这也是这条谣言最先露怯的地方。什么时候?台湾哪里?哪个医学院的哪个教授?芝加哥的哪个研究员的哪一项研究?发表于哪个期刊的哪一期?一概没有;我们只看到了吓唬人的“教授”啦,“芝加哥大学”啦这样没有信息量的信息,让想较真的读者也根本无法查证这消息是否可靠。而google一下行文中的任何一个专业术语或细节,得到的结果也大都是该故事在各个论坛的转贴和变体,没有什么原始文献可供参考。类似的,另一则广为流传的“麻醉偷肾”谣言也全是“四川有个大学女生去参加星期六晚上的庆祝……”这样貌似细致其实完全无从查考的信息。
那正儿八经的信息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用一则来自科学松鼠会的资讯作比较:
——————资讯开始——————
传染病与智商的关系
资讯小分队 发表于 2010-07-07 17:46
在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感染性疾病除了疾病本身以外,还会降低患者的智力,造成意想不到的负担。美国阿尔布开克市新墨西哥大学的克里斯多弗·埃皮格(Christopher Eppig)和同事发现,一个国家的疾病负担与其人口的平均智商呈强相关。
脑的结构和功能维持在新生儿中需要全身能量的87%,在5岁儿童中为44%。抗击感染也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所以儿童同时在两线作战。
埃皮格认为这是在发育关键期患传染病风险高可能影响将来智商的原因。他的团队对照了192个国家的健康人平均智商的三组估算值以及WHO对这些国家估算的28种传染病负担值。他们发现,除了少数例外,两者相关性极高:疾病负担越重,智商越低。
他们还测试了其他变量,但是相比之下,疾病与智商的关系更加密切。人们已经知道,智商的差异与GDP以及教育和营养水平有关,但是在解释由于疾病引起的智商变化时,这些因素都显示不出与智商的相关性。论文发表在《皇家学会学报B》(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这部分解释了政治哲学家詹姆斯·弗林(James Flynn)发现的效应,弗林认为经济发展后智商上升。埃皮格说:”有人提出这是由于教育的改善,但是我们发现感染性疾病的变化具有更好的预测作用。”
英国苏赛克斯大学的帕特·普里德莫说,过去已经发现过儿童营养不良和疾病与较低智商之间的相关性。埃皮格说,这可能是由于较富裕、教育程度较高、营养良好的人比较不容易患病。
消息来源:《新科学家》网站6月30日报道、《皇家学会学报B》6月30日论文摘要
——————资讯结束——————
看到了吧。研究者姓名、所在单位、发表期刊、消息来源一应俱全。我对传染病的研究一无所知,但是这些详细的信息足以让我相信这则消息没有撒谎——因为只要我拿google一搜,立刻就能看出它说的是不是实话。
当然,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像熊猫一样稀有的帖子,认认真真地给出了每一个来源,可是一搜发现全是瞎编的,比如古尔德&道金斯状告岸本齐史,或者专家找到电脑游戏提高学习成绩的新证据……那么恭喜你,你遇到了一个负责任的造假者,这样的人上辈子都是折翼的天使,伤害不起的,遇到的话就从了吧XD (张拾迈不算的……只有人名没有期刊)
b.基本细节。大部分的造假应该是断章取义或者添油加醋的结果,传播者自己也大都一知半解,出现很多低级错误不足为奇。就算是真碰上那啥啥的天使吧,他们一般也不忍心对自己的专业领域这么下狠手,都会留很多暗示的(比如“詹天佑的同门”到了1926年怎么着也该六十多岁了吧,何谈“年轻”……)。
在这一例里,最显眼的一个是把五价砷写成AsO5(显然是As2O5)。但是另一个更大的错误就稍微隐蔽一点:虾是在海里,怎么会有五氧化二砷存在呢?砷好歹也是堂堂第五主族元素,酸性不会太差,砷酸酐遇水肯定早就变成砷酸盐了。另外,砒霜中毒其实很少会出现七窍流血的症状,更多的是腹泻、呕吐、血尿、肌肉痉挛等,与霍乱类似,因此它才用来在西方中世纪用作骗遗产的手段。要是七窍流血这么明显,有几个人敢用它谋杀啊……其实这些细节大都是高中知识就可判断。只是我们的注意力通常都被女孩的悲惨命运吸引走了……
c.行文风格。还是比较两句话:
“虾本身也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她在家了都没有事,但死者却同时服用了「维他命C 」,问题就出在这里 !”
“埃皮格说,这可能是由于较富裕、教育程度较高、营养良好的人比较不容易患病。”
大部分科学家说话都是比较战战兢兢的,会用一大堆“可能”、“相关”、“比较”这类有余地的词,斩钉截铁的论断难得见到。反之,流言不但大量运用个案煽情(很多流言似乎都要伴随一个人的悲剧故事,其中年轻人和孤独老人居多,年轻女孩尤多,且大部分非死即残;这似乎是企图煽动人们的同情心),还大量使用感叹号、戏剧化手法和强烈肯定词。也许是因为这样更醒目、更容易让故事传播出去吧。
此外,定量手段在科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正规的科学资讯总会伴随着不少的数字。可是虾和Vc这一则却完全没有,大部分其它著名流言亦然。
好啦,经过以上三项,我们基本上不用查找别的资料,只看原文就可以放心地无视这条传闻了。但是假如不放心,想深入地研究一下呢?
那我们可以进入流言应对方案的中级阶段:网络搜索。
-
3. 中级阶段:看看网上怎么说
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专业”的辟谣网站,比如英文的www.snopes.com或者中文的“网路追追追”。这些网站的可靠性一般而言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它们往往更关注于追溯谣言的起源和流变,对于谣言本身的批判则常让人觉得不够深入。比如虾和Vc这一则,两个网站分别给出如下解释:
http://www.snopes.com/medical/toxins/shrimp.asp
http://www.nownews.com/2007/11/12/515-80275.htm
但是这二者从科学角度给出的反驳都不是很完整。实际上,如果用2中的标准来衡量,这两条反驳也不能打满分——来源还不够有说服力,语气也是有些非科学的调子。当我们相信它们时,我们其实是在相信权威——我知道权威砖家什么的名声已经挺臭的了,还有很多人专门靠曲解砖家为乐,可是抛掉假砖家假权威(这样人很多!)的话,真的权威依然是极其可靠的知识来源。起码比网上不知由来的乱转帖要好得多得多。至于怎么防伪防曲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寻找原始来源——看看原出处如何,有没有来源和上下文。(关于寻找原出处,一个很漂亮的实例是“关于三峡大坝:那些让人无语的的新闻标题党和断章取义帝”,可惜原出处已经没了。)
不过一定有认真的同学不肯相信单独的一两个权威。当实验党自己去发现真相显然是最好的办法,不过有条件的人大概不多。退而求其次,我们倒是可以诉诸科学家群体的权威,从而进入流言应对方案的高级阶段:文献搜索。
-
4. 高级阶段:还是文献里最有真相……
其实学术文章并没有那么神秘。作为非专业领域的人员,我们虽然看不懂那些专业术语,但是学术文章都会在摘要部分里写明白自己文章的结论是什么,看懂这些结论并不是太难的事情。而且摘要通常都是可以免费查阅的。只可惜,因为现在网络上英文科学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整体上都远高于中文,因此这需要一定英语基础才能真正好用。
查阅方法嘛,对于咱们外行人而言,只要有google scholar就足够了。更高级的查阅文献工具咱也用不到~
就这一则流言而言,我们如果用Seafood (海鲜)和 arsenic (砷)作为关键字的话,很容易找到这样一篇文献:
Seafood arsenic: Implications for human risk assessment
Regulator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47 (2007) 204–212.
我们运气很好,这篇文献可以免费下载到全文(http://www.jborak.com/publicatio … enic-Borak-2007.pdf)
我们先看摘要的第二句:About 90% of the arsenic in US diets comes from seafood, of which only a small proportion occurs in inorganic forms. (美国食谱中大约90%的总砷来自海鲜,但是只有极小的一部分以无机物的形式存在。)
哎呀,这么说虾里面五氧化二砷的含量其实很少了。
如果继续看一下正文,会发现无机砷的含量在海鲜里最多最多不超过4%,其中多是五价砷,少量是三价。而占主体地位的有机砷的危害非常之小,尤其是其中占绝大部分的arsenobetaine,基本上会被原封不动地排出体外,毫无反应。而日常饮食中大部分的无机砷反而是来自大米、面粉和其它谷物(此事另可参见松鼠田不野的《稻砷案》)。可见假如Vc真的能那么容易地还原五氧化二砷,那就不是吃虾的时候不能吃Vc的问题了,而是吃Vc的时候根本就不能吃饭了。
还好,我们似乎没听说过有人因为吃Vc的时候吃饭而死掉的;文章作者也指出,迄今(指2006年底)还没有一例砷中毒被怪罪到正常鱼虾的头上。按照我国国家标准GB2762-2005,虾蟹类无机砷的上限是0.5mg/kg鲜重。可砒霜这东西的LD50值是14.6mg/kg,就是说一个很瘦的女生差不多要吃0.6g的砒霜(14.6mg/kg*40kg),才能“保证”她在两周内有50%的概率挂掉;姑且就算是污染得达了上限的虾,还全还原成了三价砷吧,这可是1200公斤虾啊拜托……因此吃完之后突然倒毙是完全不可能的。就算是不死只表现出中毒症状吧,按照砒霜中毒下限5mg计算,那起码也得10公斤虾才可能。你一顿吃10公斤试试……
那么这个还原反应到底能否发生,反应效率又如何?网上说法很多,但我还没有找到任何文献。(新语丝曾有文章谈论过这个条件,但我联系作者后他说已经忘记了原始文献出处。)不过上面那篇文章已经指出,就算你这顿饭除了五斤大虾之外没有别的东西,被吸收掉的无机五价砷化合物都会被还原成对应的三价砷化合物——啊?——且慢,还会立刻重新加上些甲基之类的修饰物,不会留在砒霜状态。当然整个的代谢还是挺复杂的,毒性后果也还不完全清楚,但是起码没了Vc一点都不影响这个过程。再说,砷酸作为温和的氧化剂,道理上虽有在胃里提前被Vc还原的可能,但是同时也可能会被食物中维生素E、维生素P、谷胱甘肽等等一大票还原剂给还原掉……因此封杀了Vc大概也没什么用。何况消化道里既没催化剂又没浓度还没高温,双方又都是不温不火的氧化/还原剂,我是很不看好这个反应的速度的。呼唤实验党来验证~
-
5. 补记
其实虾Vc这条谣言已经有了许多反驳了,本身并不值得我们再来一遍。可是,虾Vc没了,总会有别的谣言。为了尝试授人以渔,我就挑选了一个比较容易的靶子,其它的谣言未必就都是这么千疮百孔了。希望大家也能多多修习反谣言技巧,在实践中锻炼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