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超级水果需要营造一个令你信服的理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0-08-07 14:06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浏览:781  原文:
核心提示:大量科学证据显示,以新鲜水果的方式大量摄取抗氧化物很安全,很健康,而且不会有过量的危险。但以营养补充剂的形式摄入抗氧化剂,则是另外一回事。

  搜索与超级水果相关的科学研究,杰弗里·布鲁博格(Jeffrey Blumberg)或许是最频繁被引用的几个科学家之一。他所在的塔夫斯大学(Tufts University)美国农业部人类营养研究中心抗氧化物研究实验室,是“ORAC(氧自由基吸收能力)”这一被视为超级水果评判标准的检验规范的制订者。而“蓝莓的抗氧化能力比草莓高40%”、“蔓越莓的抗衰老效果是苹果的几十倍”这些网络上流传甚广的说法,追根溯源,有据可查的,大多源自布鲁博格负责的研究团队所发表的测算数据。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布鲁博格本人,却是“超级水果”这一概念的坚定反对者。2006年,当本刊记者作为奈特学者在波士顿学习时,就曾亲耳听过布鲁博格的抱怨:

  “我痛恨超级水果的说法,好像哪一种水果就比其他的更好些一样。水果世界,众生平等,所有的水果都一样好。”4年之后,再度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布鲁博格表示,看过这些年层出不穷的众多与超级水果相关的研究之后,只是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布鲁博格的核心论点在于——“你不是一支试管。”

  直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关于食物抗氧化能力的实验,其原理都大同小异:把水果或蔬菜打碎,放进试管,加入特定的试剂,然后观察到底有多少自由基被清除掉。依照近半个世纪以来在生物学界得到比较多支持的“自由基假说”,氧在人体内代谢形成的自由基,是一种可以破坏其他分子结构、使细胞受损,进而导致衰老和各种健康问题的“坏东西”。根据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原理,在试管里能够强力杀伤自由基的抗氧化物,自然也就是对健康有益甚至多多益善的“好东西”。根据布鲁博格的实验室所得出的数据,100克蓝莓的ORAC值是2400,橙子却只有750。这就意味着,在试管里,蓝莓是比橙子强大3倍的自由基杀手。

  但是,假说毕竟只是假说。“在临床上,至今仍未观察到食物的‘总体抗氧化能力’与人的生理反应或健康状况有任何显著联系。”布鲁博格对本刊记者反复强调,“无论是ORAC,还是DPPH、FRAP、TEAC这些类似的抗氧化能力检测法,都没能考察一些最关键的指数,比如食物和饮料中的抗氧化物在肠道中的吸收状况以及它们被新陈代谢的方式。”这其中的道理,其实不难理解。“一种水果可能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但另一种水果中的抗氧化物却更容易被肠道吸收,这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布鲁博格说。不久之前,《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便显示,由于缺乏日本人肠道中所特有的一种吸收利用海藻类食物所必需的酶,欧美人即使改为与日本人一样的膳食结构,很可能也无法从中获得预期的健康益处。

  更何况,食用方式也会对水果的抗氧化物含量产生显著影响。果皮和果核是水果中抗氧化物含量最高的两个部分,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会将它们吃掉。西班牙穆里希尔大学食品科学系的弗兰西斯科·巴贝兰(Francisco Barberan)进行过一项研究,同样是每日摄取750克新鲜蔬果(桃子、葡萄、生菜、菠菜、橘子),选择不同的品种,削皮不削皮,便会令多酚类抗氧化物的摄入量相差5倍(960毫克vs180毫克)。此外,为了抵消抗氧化物天然的酸涩味道,以超级水果为卖点的加工食品常常会添加额外的糖。“把蓝莓放在高脂肪、高糖、高热量的乳酪蛋糕上,‘噗’的一下,它马上就变成了健康食品。”美国高丛蓝莓协会的膳食营养顾问鲁斯·罗文博格(Ruth Lowenburg)曾经这样说过。但这种购买赎罪券式的健康之道,早已被证实为有害而无益。

  “人非试管”的另一种解释,来自循证医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一切在试管中进行的离体实验(in vitro)所得出的结果,对于它们在人体内重现的可能,都要抱着审慎的怀疑态度。“想要杀死培养皿里的癌细胞或炎性细胞太容易了,你甚至只需要将恒温箱的温度调高1摄氏度。”一位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细胞病理学研究的学者对本刊记者指出。事实上,根据《超级水果》(Superfruits)一书作者、有“莓类博士”之称的保罗·格鲁斯(Paul Gross)的统计,尽管从超级水果这个分类在2004年被第一次提出后已经有超过8000项与之相关的研究项目,但绝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离体研究和动物实验的阶段,真正能够进入临床试验的关于超级水果在人体中的健康效用的验证,数量微乎其微。

  即使是那些结果经媒体放大轰动一时的人体试验结果,当寻根究底,考察其源头和实验设计方法时,绝大多数时间,也都能发现明显的漏洞。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打着“防治骨质疏松”招牌的诺丽果汁。2004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洛克福德医学院的研究小组给5名患有骨质疏松和听力丧失的女性连续3个月每天服用4盎司诺丽果汁,结果证明对她们的症状有所改善。

  发表在《另类补充疗法杂志》上的这项研究被健康媒体广为引用,至今仍能在搜索引擎上找到大量结果,但“5人”、“3个月”这两个对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的数字,却在传播中被省略掉了。且不说规模过小的对象人群和为期过短的持续时间本身就会令一项科学研究毫无参考价值,以“症状改善”这个临床试验中最常见的软终点而论,由于受到太多主观因素的影响,便往往并不代表最终的健康益处。更重要的是,在循证医学的发展历史中,出现过许多误将替代终点作为真正终点,从而得出错误结论的先例。“在心血管病领域,有一个著名的CAST研究,设计初衷本来是为了希望证明恩卡尼和氟卡尼两种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的药物可以降低猝死的发生率,但结果却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服用药物的研究对象死亡率高达3倍。”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医生、《医师报》副总编杨进刚对本刊记者说。

  而在与超级水果有关的健康研究中,恰恰充斥着这种不那么靠谱的软终点和替代终点。这便解释了,为什么超级水果概念的制造者们在多年投入巨额的研究资金之后,真正被严肃医学界和营养学界认可的“圣杯式研究”——一种为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或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所认可的、经证实对促进健康有直接作用或对于改变疾病进程有特殊效果的超级水果产品或成分——至今为止,却依然虚悬。“所谓超级水果,只是广告和市场宣传概念,并非科学术语。事实上,无论是正统科学界还是政府的监管部门,抑或是官方公布的营养推荐策略,都从来没有证实过超级水果这个定义。”布鲁博格表示。

  不过,在席卷全球的超级水果大战中,布鲁博格的声音显然过于微弱。“在这个互联网时代,75%到80%的网民从网上查找健康信息,75%的慢性病患者在接受调查时表示,此前的治疗决定受到了网络搜索结果的影响。”杨进刚说。即使不将那些故意编造出来的或是以讹传讹的虚假健康信息包含在内,就网络信息传播本身的特性而言,便决定了它的片面和不够准确。“健康媒体,尤其是健康网站,需要好消息、短消息、结果确定的消息,而超级水果的供应商们手头最不缺乏的,就是这类短平快的消息。”《解读抗氧化物争论》(Understanding the Antioxidant Controversy)一书如是写道。在这一点上,公众和媒体的兴趣,很难与布鲁博格这一类的中立的学院派科学家所关注的中心保持一致。填补空白的,则是背后有大量产业资金支持、商业化气息浓厚的研究者。“超级水果中,公认种植者在研究领域资金投入较少的蓝莓,美国高丛蓝莓协会每年在蓝莓健康益处的基础研究和宣传推广上的预算,依然高达100万美元。”朱利安·梅乐廷指出。而石榴、蔓越莓、诺丽果这些市场上大获成功的超级水果,以及坚果类中的“超级坚果”美国大杏仁,铺天盖地的“科学宣传”之后,都是金钱之手在发挥着力量。

  尽管来自科学界的声音纷繁复杂,但无论是布鲁博格还是格鲁斯,一个共识是,如果对超级水果的宣传真的可以让人们把更多的水果放进自己的购物篮,除了钱包会因此而变得瘪一点之外,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大多数超级水果在给人们带来的感官愉悦、新奇感和方便性上,都要胜出传统水果一筹。”梅乐廷表示。

  但值得警惕的是,在超级水果的市场构成中,新鲜食用的超级水果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最大的一块份额在于果汁,而抗氧化物补充剂则是一个在酝酿中等待爆发的百万美元级别炸弹。“大量科学证据显示,以新鲜水果的方式大量摄取抗氧化物很安全,很健康,而且不会有过量的危险。”布鲁博格对本刊指出。但以营养补充剂的形式摄入抗氧化剂,则是另外一回事。

  “事实上,维生素C和维生素E都是人体所必需的重要抗氧化物,而且早已有科学界公认的研究表明,维生素C和E缺乏会导致生理功能受损。然而,也有综述性的研究显示,以补剂形式大量摄入维生素E会带来健康风险。”布鲁博格说。这种过犹不及的经典例子,便是著名的类胡萝卜素和视黄醇疗效试验(CARET)和医生健康研究(PHS)。“与服用安慰剂的人群相比,服用β胡萝卜素的人群的肺癌发病率要高出28%。此外,在有2.2万名医生参与的医生健康研究中,补充维生素C或维生素E长达8年未能有效预防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或心血管性死亡。同时,补充维生素E还可能增加出血性脑卒中。”杨进刚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

是一种超级的水果?还是一个美丽的故事?是蕴含神奇的效果?还是概念的炒作?蓝莓流行的背后有无商业原因?是否是中美在争夺水果霸权?
告诉你一个水果的故事——

超级水果秀拉开帷幕

水果霸主 舍我其谁也?

中美水果相见 剑拔弩张

猕猴桃蓝莓未来的黑加仑 超级水果是怎样炼成的?

日期:2010-08-07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