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猕猴桃蓝莓未来的黑加仑 超级水果是怎样炼成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0-08-07 14:01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浏览:1338  原文:
核心提示:虽然超级水果毕竟只是一个窄众市场,在全世界范围内,它的主要消费者,都是那些40岁以上、收入较高、受教育程度较高、居住在大城市中、对天然健康食物的价格完全不敏感的人。但却相当舒服。如果你能成功地留在这个市场上,将意味着稳定而不断增长的高额利润。”
超级水果六要素

  如果没有中国水果产业爆发式的增长,美国的超级水果热是否还会在2004年前后如期到来?

  在朱利安·梅乐廷看来,答案是肯定的。

  在他与卡尔·克劳福德(Karl Crawford)合著的、被视为“超级水果产业圣经”的《成功超级水果战略》一书中,梅乐廷提出了衡量一种水果是否可能成为成功的超级水果的六要素:感官诱人,新奇,方便,供应量可控,有潜在健康益处,全方位的市场营销。“只要满足这六项评判标准,一种水果便有机会被冠以‘超级’之名。事实上,蔓越莓、蓝莓和石榴这三种在超级水果市场上表现最好的水果,恰恰便是得分最高的三种。”梅乐廷表示。其实,这六项评判标准,也同样适用于功能性食品这一更宽泛的领域。

 

  进入21世纪,与“超级水果”几乎同时实现井喷式增长的,还有一个“超级食品”的概念。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鱼、富含茶多酚的绿茶、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豆奶,在西方市场都经历了飞速增长,而它们之所以未能超越蓝莓和石榴,原因或许只在于,“对水果的偏爱已经烙印在人类的基因中”。梅乐廷说。

  这个超级食品市场的大爆发,部分原因,归功于传统医药业与保健品业在2000年前后连续遭遇的重大打击。生物工程制药的兴起,代价是传统天然提取药物这一昂贵且耗时漫长的制药方向的式微,几起牵涉制药巨头经典药物的诉讼案,令公众对制药业的信心大受打击。多项大规模权威研究先后给出针对以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草本药物提取物为主打的传统保健品的不利证据,人们不再像工业革命刚刚完成时那样,相信一颗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的“神奇药丸”的存在。“添加哲学”的信奉者变得越来越少,与之相对应,则是“天然”、“有机”、“完全食物”概念的大行其道。这便为新兴的超级水果空出了一个大好的机会。

  作为另一个水果产业转型方向的有机水果在最初的几年中虽然被炒得很热,也有大量来自传统水果业巨头的资金注入,但事实上,在市场上的表现却远远不能与超级水果相媲美。在梅乐廷看来,关键的两点原因,便是在感官诱人和新奇性这两项标准上的先天不足。

  人们常常充满感伤的回忆,早些年不用化肥和农药种出的水果是多么的甘香甜美。但事实上,这些回忆常常被怀旧情绪所美化。“同一品种的苹果,有机的和非有机的相比,肯定没有后者漂亮、好吃。”一位果品行业资深人士对本刊记者断言。现代的杂交育种,一个最大的成就,便是让我们所吃到的水果,在甜度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人类追逐甜美口味的迎合,使得现在的水果更容易受到病害和虫害的威胁,使用农药乃成为不得已之举。而供应的增加,又以迅速耗尽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为代价,要保持一定的产量,化肥也不可或缺。

  在这一背景下,主打“无农药无化肥”概念的有机水果,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逆天行事。一种解决方案是转为种植果皮更厚、酸度较高的相对原始品种,这显然不讨人喜欢。另一种解决方案,则要以高昂的人力物力投入为代价,直接导致有机水果的价格偏高。而要说服人们从口袋里掏出比购买等量传统水果多出几倍的钞票仍然局限于“香蕉苹果大鸭梨”这些传统品种的有机水果,自然在新奇性上无法与充满异国风情的石榴、蓝莓、山竹和蔓越莓相媲美。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调查表明,许多消费者都对有机水果的价格是非有机水果两到三倍的事实心理上难以接受,但在精美小包装的混淆视听下,很少有人意识到,蓝莓的平均市场价格是苹果的15倍以上,而石榴汁的平均价格比其他果汁高出400%。

  在余下的超级四要素中,被媒体炒作最多的,是超级水果的健康益处。这使得许多人产生一种错觉——蓝莓和蔓越莓有益健康,又能卖出高价,谁不能种呢?“蓝莓在收获过程中需要手工摘取,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业部蓝莓项目首席专家、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所长李亚东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10年前,蓝莓生产就出现了很明显的由美国、欧洲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波兰、保加利亚是最初的转移地,波兰号称小浆果王国,产量可以达到全球的30%~40%。但是2004年波兰加入欧盟后,大量本国劳动力迁移到欧洲其他国家,劳动力大量丧失,跨国公司开始将产业转移目标投向中国。“中国和美国的劳动力成本至少差着30年的水平,一个美国蓝莓工人一小时的薪水是80美元。”在他的判断里,中国在蓝莓产业上超过美国,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产量是否是唯一的答案?至少,在持续十余年的中美水果大战中,中国真正开始尝到成功的滋味,不过是在水果品质和农业技术有了显著提升的近两三年。

  “随着树莓种植兴起,开始有商人炒树苗、炒果。国外新品种树苗以1.5美元/棵的价格被引进,再加上手续费和运费,成本合到20元人民币一棵。种苗商人从研究所买到树苗后进行大规模的组织培养繁殖,一棵卖3~5块钱,一年就可以赚200多万元,更有甚者拿旧品种苗充新品种卖。东北的树莓出口甚至有黑社会势力介入。”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研究员,从1995便开始从事第三代小果优良品种引进工作的张清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对国内超级水果的超级乱象愤愤不平,“现在国内蓝莓卖到200块钱一斤,比美国都贵,这是不合理的”。

  一旦蓝莓走上了这样的粗放发展之路,按照梅乐廷的看法,它的“超级光环”将很快荡然无存。

  “超级水果不是树上长出来的,而是被制造出来的,它是资本力量与科学的精心合谋。”无论是在书中还是在采访中,梅乐廷都对这一点反复强调,“要保持超级水果的健康形象,不仅需要最精巧复杂的农业技术来避免杀虫剂残留,而且还要有不断的市场营销费用投入。”他举的一个典型例子,便是美国市场上最大的蔓越莓产品经营者Ocean Spray。在2003到2005年这个超级水果概念最火的时间,试图搭顺风车的Ocean Spray并没有相应增加市场营销费用,结果销售额一路下滑,直到重新注入大量资金进行狂风暴雨式的推销后,才又在2007年回到5亿美元俱乐部。而在杀虫剂的问题上,中国的超级水果才刚起步,便已体会过惨痛教训。张清华提到,两三年前,南京的一家树莓种植企业为了增加产量,对树莓喷洒农药,结果不符合绿色食品标准,造成中国树莓上了美国的进口黑名单,出口严重受阻。

  “一定要记住,超级水果毕竟只是一个窄众市场,在全世界范围内,它的主要消费者,都是那些40岁以上、收入较高、受教育程度较高、居住在大城市中、对天然健康食物的价格完全不敏感的人。”梅乐廷对本刊记者说。“尽管这个市场很窄,但却相当舒服。如果你能成功地留在这个市场上,将意味着稳定而不断增长的高额利润。”但是,梅乐廷也指出,想要在这个高技术含量的市场谋得一席之地,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大并不一定是一种优势——“美国的产业巨头们并未表现出他们对这个市场的创造和推动方式的深刻理解。”相反,在他看来,最值得中国参考学习的两个榜样,一个是新西兰——“成功地把原本产自中国的猕猴桃经过最先进的农业技术改造,转换成行销全世界的新西兰奇异果,而且在中国的竞争者奋起直追的情况下,投入大量资金在确保无杀虫剂残留上,从而在日本这样的重要市场维护了新西兰奇异果超级水果的高级形象”;另一个则是日本——“在蓝莓的超级光环逐渐暗淡后,以日本明治制果株式会社为代表的日本本土企业成功打造了黑加仑这一新的超级水果品类,如此确保了超级水果的持久热度。”

  很显然,在这个方向上,中国水果要走的路还很长。

是一种超级的水果?还是一个美丽的故事?是蕴含神奇的效果?还是概念的炒作?蓝莓流行的背后有无商业原因?是否是中美在争夺水果霸权?
告诉你一个水果的故事——

超级水果秀拉开帷幕

水果霸主 舍我其谁也?

中美水果相见 剑拔弩张

超级水果需要营造一个令你信服的理由

 

日期:2010-08-07
 
 行业: 果蔬
 标签: 猕猴桃 水果 消费者 价格 蓝莓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