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中国大豆产业外忧内患 贸易非简单供求平衡游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0-03-09 15:46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浏览:163  原文:
核心提示:外有进口大豆逼迫国库大豆积压,内有粮食加工业规划危及主产区农民生计 国产大豆陷入空前危局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专职副会长 刘登高 中国大豆产业,又一次遭遇凶猛袭击。 2009年我国进口大豆量达到4255万吨,比2008年净增加500万吨。 增加量正好相当于2009年国库积压的国


    外有进口大豆逼迫国库大豆积压,内有“粮食加工业规划”危及主产区农民生计——

  国产大豆陷入空前危局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专职副会长 刘登高

  中国大豆产业,又一次遭遇凶猛袭击。

  2009年我国进口大豆量达到4255万吨,比2008年净增加500万吨。

  增加量正好相当于2009年国库积压的国产大豆数量。

  2009年12月和2010年1月,进口大豆分别达到478万吨、408万吨,使主产区大豆收购又一次陷入瘫痪。过量进口严重妨碍了国产大豆的销售,已经对大豆产业造成了严重危害。主产区4000多万农民生计,上百万加工企业职工就业,2000多个大豆食品加工企业正常经营受到威胁。

  我们再也不能把贸易简单当成“供求平衡”的数字游戏,必须深究中国从大豆生产大国、出口大国变成进口大国,从品种资源大国到受制于个别跨国种子公司的根源;必须从国家粮油安全、农业产业安全、农民就业安全的立场反思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必须从大豆产业的发展体制和机制创新做起,提高产业整体竞争能力。防止大豆产业悲剧在棉花、玉米等产业上重演。

  中国大豆的外患内忧

  中国对大豆需求增长快,市场缺口大,进口一部分大豆是必要的,也符合国家利益。但是无限量地进口大豆,必然造成对国内产业的伤害。

  大豆是我国加入WTO后受冲击最大的农产品,3%的低关税、不设过渡期、没有进口数量限制等规定,使得国外低价转基因大豆鱼贯而入。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部分人士主张“两个放弃”,一是要放弃中国大豆生产,认为进口大豆就是进口水和土地等资源,主张依赖进口满足国内市场;二是要放弃中国非转基因大豆,主张依靠转基因大豆取代中国大豆品种。

  “两个放弃”所放弃的是主产区的农民就业、产业安全和企业自主,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种对大豆产业认识的疏漏,正好成为垄断粮商进攻的缺口。

  大豆自强的五个措施

  实际上,中国大豆产业突围,不是要停止进口,而是要通过种好国内的1.5亿亩大豆,保障主产区农民和加工企业职工的就业,维护主产区大豆种植者和加工企业生存,确保国家安全的市场份额。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国家与民众齐心合力,走自主、自强之路。中国大豆产业要自强,必须从认识、贸易政策、产业政策、产业体制和机制上同时动手解决问题。

  第一,政府部门要反思大豆产业陷入困境的教训,统一对大豆产业的认识。不能让某个领域,某个专家的认识左右国家决策。应当明确,大豆进口不应损害国产大豆,不应危害农民和职工就业,不应危害国产大豆加工企业发展。

  第二,以国家利益为重,清醒对待国际垄断。面对跨国粮商的围剿,不可清谈理论,要看到现实损害与威胁,要理直气壮地利用国际贸易原则赋予的权利,维护农业产业利益。农业国际化不能以农民失业为代价,不能以丧失粮油安全为代价。

  第三,从战略高度对待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的地位相当于核物理技术,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中国必须打破国际垄断,把转基因技术作为重大专项来攻关,打破技术垄断,获得自主产权,为安全利用打基础。但是不能把国家重大专项研究理解成为某个垄断企业收编中国种业开绿灯。中国要制定自主的,适合国情的转基因技术发展战略和严格有效的监管机制。建议国家把转基因技术及产品监管纳入国家安全职责。

第四,国家要从长治久安的高度全面系统规划包括大豆在内的农业产业发展。从公共基础设施、产业基础设施、科研推广基础设施、产加销一体化出发,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业投资。从保护产业、就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益出发,完善贸易政策,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建立国家大豆品种资源保护区和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发挥非转基因在食品安全、食品加工方面的优势。

  第五,要决心改革“豆农一盘散沙,企业孤军奋战”的涣散体制。家庭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由此带来中国农业的连年丰收。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户一盘散沙,企业孤军奋战”成为新时期农业发展的体制障碍。这些年来中国农业间作套种、精耕细作的经验被忽略了,大豆品种资源优势、栽培技术研究被忽略了,大豆食品加工业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不怪农户家庭经营,不怪企业家,不怪科研人员,而在于大豆产业体制涣散。

  中国要借鉴美国大豆协会的经验,设立大豆产业发展基金,从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等各方面引导主产区大豆加工企业的联合,构建以农户为基础,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加工企业为龙头的现代大豆产业体系,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粮食加工业规划》的偏失

  近日,有关部门向国务院报送了《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下称《规划》)。据媒体报道,几个央企参与制定了《规划》,根据笔者的了解,国内许多大中型企业、行业协会并不知情。出于“粮食初加工能力严重过剩”的考虑,《规划》很可能会对中粮、中储粮等涉粮央企采取特殊的扶持政策,同时淘汰掉中小企业代表的“落后产能”。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一旦被批准,将危及主产区农民、加工企业和地方政府。

  首先,粮食加工业不同于煤炭、钢铁企业。粮食加工企业广泛分布在全国各个粮食产区,为解决农民的卖粮难做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扼杀了中小粮食加工企业,农民卖粮去找谁?

  其次,中小粮食加工业解决了大批当地农民就业,为增加收入农民,发展小城镇做出了重要贡献。关闭中小企业,也就关闭了一大批农民的就业之门。

  第三,中小粮食加工企业从小到大发展的过程中,成为培养农民企业家的摇篮。把中小企业贬低为落后产能,就关闭了这一青年农民成长的舞台。

  第四,中小企业是地方GDP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民生产品的支柱,淘汰中小企业反映了个别企业的垄断意图,无助于城乡和谐发展。

  离开粮食生产谈加工,孤立制定《规划》,是违反产销一体化发展趋势的行为。抛开粮食产业的其他环节搞《规划》,必然把《规划》搞成少数企业大兴重复建设的幌子。我认为国家要着力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基本方法不是倾轧国家资金搞重复建设,而是要通过扶持品牌、标准、物流、信息网络等手段,促进现有企业之间的合作,共享资源,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日期:2010-03-09
 
 地区: 中国
 行业: 进出口 粮油
 标签: 进口 大豆 粮食 中国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