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国“问题奶粉”的影响,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禁止进口或召回中国产奶制品,涉及的产品不仅是奶粉和牛奶产品,还蔓延至雪糕、巧克力、砂糖、奶茶、饼干和蛋糕等加工食品,甚至殃及到面粉出口。不少媒体和专家都认为,尽避中国奶产品并不以出口为主,但此次事件肯定将损害中国奶产品在海外的形象。要想在海外重建可信的形象,就一定要在国内彻底处理好“问题奶粉”。9月27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出席夏季达沃斯年会时表示,中国会迅速提出振兴整个食品业的规划,使整个中国制造成为中国人民放心、世界人民放心、有信誉的产品。而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也当众喝下中国酸奶,表达对中国产品的信任。
多国禁售中国奶粉
在中国奶制品出口较多的亚洲地区,各国政府限制越来越严格,凡是跟“中国奶”有关的产品统统下架、检查。东南亚等国媒体有关中国“奶粉问题”的报道引起了当地民众的普遍关注。有民众表示要对中国奶制品“敬而远之”,也有民众呼吁政府要加强本国食品安全检测,把好食品进口关。新加坡农粮与兽医局9月21日发表公告证实,产于中国的大白兔奶糖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劝公众不要食用。据悉,在新加坡售卖历史悠久、深受儿童和成人喜爱的大白兔奶糖,是继“伊利牧场大果粒酸奶味雪条”和在中国生产的“子母牌”草莓口味牛奶之后,第三个被新加坡食品安监部门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成分的中国奶制品。新加坡当局已在9月19日发表全面禁止进口和出售中国进口奶粉、液态牛奶及奶制品(包括牛奶、雪糕、酸乳酪、糕点如巧克力、饼干和糖果)的通知,直到这些产品通过安全检测为止。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22日发表评论称,对新加坡这样一个绝大部分食品仰赖进口的国家而言,食品安全的把关工作容不得丝毫懈怠。
马来西亚卫生部也于9月19日禁止所有中国制造的婴儿奶粉、牛奶及乳制品入口,以保障民众健康。文莱9月20日也开始禁止从中国进口所有牛奶和牛奶产品。卫生部官员目前正在当地商店检查货架,以确保商店没有售卖这类产品。菲律宾食品和药品管理局9月26日公布了一份关于中国奶制品的检测清单,包含的产品多达54种,而这还只是被禁的一小部分。印尼相关部门于近日也发布了一个包括28种含中国奶制品商品的“禁售单”。
全面排查中国食品
据统计,2007年欧盟从中国进口了19500吨点心类食品,其中包括蛋糕、饼干及各种糕点,1250吨的巧克力和其它含有可可的食品制剂,占去年中欧高达3000多亿欧元贸易额的很少一部分。尽避如此,欧盟也于9月25日决定对来自中国的食品全面排查,除维持早已实行的中国奶制品进口禁令外,又补充规定对奶粉含量超过15%的中国食品进行检查,产自中国的蛋糕、饼干、巧克力等点心类食品均在被检之列。此外,各成员国还自行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意大利卫生部就宣布:对来自中国的邮寄包裹和乘客行李包裹加强检查,尤其是含蛋白质的食品;对所有进口食品都要求提供不含任何中国牛奶成分的证明,若不能提交相应证明,海关将在留存60天后进营销毁。希腊政府负责食品安全的部门则表示,要求海关部门和实验室提供所有可能含有牛奶成分的中国产品信息。
除了“问题奶粉”,在菲律宾,还有人怀疑中国面粉也有问题。菲律宾工业联合会近日呼吁政府尤其是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应对中国面粉也进行严格检验。该联合会主席阿兰扎表示,考虑到三聚氰胺可以提高蛋白质含量,那么像奶粉一样,从中国进口的面粉也有可能被这种物质所污染,因此这种做法并不牵强:“一旦面粉被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影响面更大,因为吃面粉的人更多。”
亟需重树产品形象
此次“问题奶粉”事件对于中国整个食品行业的出口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是因为“问题奶粉”的问题出在上游奶源上,因此对下游产品的影响比较大。二是虽然单纯的乳制品如牛奶、奶粉等占中国总的出口份额并不很大,但是添加乳制品的食品却很多,比如蛋糕、饼干、糖果、巧克力、咖啡、米粉等。三是这次不仅是一家企业出问题,而是涉及多家大企业,而食品行业又与人们的健康直接相关,是一个要求零缺陷的行业。因此,国外在进口中国相关食品的时候,会更加谨慎。
“问题奶粉”不是偶然的失误,是人为犯罪,而且不是一般的产品,是吃的产品,肯定会对近期中国奶制品出口造成比较大打击,并对中国产品出口造成重创。甚至有文章认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品牌将进入严冬期”,无论在国内外皆遭遇更强大的竞争,外国品牌则相对占有更大的优势。长远而言这对中国国家利益有损,有关当局必须就此制订计划,根据情况而作出应变。
对政府来说,要严把质量关,加强监督,应该主动去查,而不是等到出了问题以后被动去查。如果能够做到这些,人们对乳制品市场信心的恢复应该不需要太长时间,也有利于打消外国消费者对中国食品的疑虑。9月27日,中国总理温家宝也公开承诺,要将“中国制造”打造成“放心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