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洋奶粉底气十足 价格说涨就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6-06-23 07:36 来源:CCTV证券资讯  浏览:255 原文:
核心提示: 就在年1月1日即将下调进口关税的“节骨眼”上,洋奶粉完成了年内的又一轮涨价。在毛利率已经很高的背景下,洋奶粉“想涨就涨”的底气到底从何而来?专家指出,这源于其对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的掌握,洋奶粉在中国培育和抢占高端市场的意图明显,而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信心的缺失更是让洋奶粉“牛气十足”。

  就在年1月1日即将下调进口关税的“节骨眼”上,洋奶粉完成了年内的又一轮涨价。在毛利率已经很高的背景下,洋奶粉“想涨就涨”的底气到底从何而来?

  专家指出,这源于其对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的掌握,洋奶粉在中国培育和抢占高端市场的意图明显,而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信心的缺失更是让洋奶粉“牛气十足”。

  洋奶粉“一年四涨”

  12月15日,财政部发布消息称,自年1月1日起,对多种商品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平均税率为4.4%,比最惠国税率低50%以上,其中,就包括婴幼儿奶粉。

  而就在即将进行关税调整的“节骨眼”上,洋奶粉完成了又一次涨价。惠氏公司日前表示,旗下高端产品“启赋”系列将提价10%左右。目前克一桶的惠氏“启赋”一阶段奶粉售价为元,调价后为元,“启赋”系列将成为市面上又一个价格跨入元大关的奶粉品牌。

  惠氏公司方面表示,惠氏旗下高端产品“启赋”从12月开始在各地陆续提价,年底前完成全面价格上调。此次涨价的主要原因是配方优化以及为了配合新国标的要求,对蛋白质等部分营养素含量进行了调整,由此造成的生产成本上涨。

  惠氏并不是唯一涨价的洋品牌。记者走访上海多家超市和卖场发现,和上一轮涨价后相比,奶粉价格普遍有了10%的涨幅。比如,“合生元”金装婴儿配方奶粉克从元涨到元,澳优“能力多”一阶段奶粉克从元上涨到元,雀巢超级“能恩金盾”(配方)奶粉克从元上涨至元。

  全职妈妈赵晓丽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1岁的儿子每个礼拜要喝掉近2桶克一桶的澳优“能力多”奶粉,每个月光是花在奶粉上的开销就要近元。本来还盼着进口奶粉关税下调,打算等一等再买的,现在看势头不对,只好先买上,连续涨价实在是吃不消啊。“

  事实上,洋奶粉”不约而同“涨价早有先例。今年6月惠氏以”更换新包装“为名,1阶段金装”爱儿乐“(克)从元涨至元,2阶段金装”健儿乐“由元涨至元,3阶段”幼儿乐“从元涨至元;同期雅培等品牌奶粉涨幅也在10%左右。

  广东省价格监测中心的监测结果也显示,年洋奶粉提价最高幅度达22%,年最高10%,年最高20%,年最高10%。如果按照最高涨价幅度计算,从年到年,洋奶粉最高涨价幅度累计达62%。

  关税下调能否阻其脚步?

  专家指出,洋奶粉涨价”底气“正是源于其对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的掌握;中国消费者”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心态和对国产奶粉的信心缺失也是促使洋奶粉”想涨就涨“的重要原因。

  海关统计显示,外资品牌凭借其品牌自身、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我国奶粉尤其是婴幼儿奶粉市场具有垄断性地位,目前有80%的高端市场被外资品牌占领,国产品牌奶粉的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AC尼尔森公司关于中国奶粉行业零售情况的报告也显示,目前中国内地排名前十位的奶粉品牌中,有5个为外国品牌,分别为多美滋、美赞臣、雅培、惠氏、雀巢,这些品牌总计占据内地奶粉市场份额的五成以上。

  专家认为,鉴于洋奶粉定位于高端市场的营销策略,即使关税进行了下调,消费者可能也很难从中享受到太多的实惠。

  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税务教研组组长汪蔚青表示,洋奶粉、化妆品等在中国都有其各自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会继续维护自己高端市场定位的形象。”

  国货当自强终结洋品牌“硬气”

  针对洋奶粉“不约而同”的涨价,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所长顾国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奶粉市场早就已经实现了自由竞争、自由定价,成本压力导致的企业调价是一个市场行为,物价部门不能对其价格进行直接干预。

  要想改写洋品牌受宠、国产品牌备受冷落的局面,专家建议,应加强奶业发展规划,加大奶牛养殖等基础投入,引导奶农科学养殖、规模养殖,增强抵御奶源风险的能力。同时,引导奶业加强质量控制和产品研发,严格监管,树立品牌形象,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增强高端消费市场竞争力,加大对进口奶粉的替代力度。

  事实上,洋奶粉也并非是“质优”的代名词,近年来洋奶粉也爆发了类似雅培“甲虫门”、美赞臣“金属门”和明治“召回门”等众多质量门事件。专家指出,想要终结洋品牌“硬气涨价”的局面,国产奶粉除了要做到质优价优外,营销策略也应相应调整。
 

日期:2016-06-23
 
 地区: 中国
 行业: 乳业 进出口
 标签: 进口 消费者 洋奶粉 价格 国产奶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