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没动,但下单越来越贵。”这是近两周越南巴沙鱼在中国市场上的真实写照:国内批发端价格维稳,但越南出口端却正在默默上涨。在多个国内巴沙鱼贸易商仍在观望的时候,部分大单采购早已向越南厂商悄悄补货。表面平静的市场背后,是否正在酝酿一场抢货节奏的“提前排兵布阵”?
如果说,4月的行情是平静的水面,那么进入5月,隐藏在库存、订单与塘口之间的价格变量,开始浮现。
出口复苏+成本升温,“慢涨”已在进行时
根据越南水产出口与加工协会(VASEP)发布的最新数据,2025年4月上半月,越南向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出口巴沙鱼金额达2100万美元,同比增长2%,延续了3月以来的增长势头。
· 2025年3月出口量曾达21000吨以上,创下春节后小高峰。
· 截至2025年4月15日,中国大陆与香港累计进口越南巴沙鱼1.26亿美元,仍是越南最大出口市场,占比近23%。
从产品结构来看,冷冻巴沙鱼柳依旧是主力品类,但增值产品出口增长潜力正在释放,这意味着中高端市场正在吸收更多高附加值巴沙鱼产品。
出口价格明显上行
与2024年月均价普遍低于2美元/公斤不同,2025年出口价格已稳定在2美元以上:
· 2025年2月出口均价达2.13美元/公斤(≈15.4元/公斤),
· 同比增长10%,创2024年以来单月出口最高均价。
VASEP方面预测,未来几个月越南对中国出口价格将“更加乐观”,出口端的报价上涨已是大概率趋势。
越南塘口价格稳定,但成本压力在靠近
尽管近期越南国内塘头报价维持稳定,但厂商端的原料成本却并未走低。
地区 |
规格 |
均价(VND/KG) |
折合人民币(元/KG)币(元/KG) |
同塔、安江、前江、后江 |
>1300g |
33,000 |
≈9.4元/KG(4.7元/斤) |
同上 |
800-1300g |
30500–31000 |
≈8.7–8.9元/KG(4.35–4.45元/斤) |
国内市场报价仍保持在前期水平:
产品类型 |
批发价区间(元/件) |
去皮/带皮巴沙鱼 |
140–180(按成数划分) |
开背巴沙鱼(900-1100g/条) |
125–160(按成数划分) |
国产巴沙鱼的原料价格则在 4.2–4.4元/斤,相较之下,越南货的加工利润空间正被成本侵蚀。
表面稳定,实则紧张,“慢牛式补货”或已悄然开启
表面看价格没怎么动,实则市场的每一个环节都在“为涨做准备”。
· 出口商在提价:出口均价已站稳2美元上方。
· 厂商成本在垫高:虽然塘口报价稳定,但原料紧张。
· 贸易商在下单:库存偏低背景下,二季度订单开始释放。
· 国产原料未现价格优势:越南鱼仍是中高端市场主力。
这是一种典型的“慢牛式补货”周期:在价格没涨时,先布局库存;当市场发现现货紧张时,价格已悄然推高。
对贸易商来说,现在不是看价格涨没涨,而是看“价格还能不涨多久”;
对采购方来说,现在不是比谁拿货便宜,而是比谁先一步锁住未来涨价前的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