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美国重新加征水产进口关税的行动中,厄瓜多尔以仅10%的关税水平,相较于印度(26%)、印尼(32%)、泰国(36%)和越南(46%)的高关税,显得“幸运”得多。然而,这份优势并没有持续太久。
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随后宣布对所谓“对等关税”实行为期90天的暂停——直到7月9日,几乎所有国家的关税统一暂定为10%。这一政策使得厄瓜多尔与竞争对手重新回到同一起跑线。正如厄瓜多尔国家水产商会(CNA)执行主席José Antonio Camposano所言:“本已不确定的市场,被进一步推入更大的不确定性。”
尽管厄瓜多尔2025年第一季度对美出口虾类同比增长近5%,达1.43亿磅,Camposano却对这一表象保持谨慎。他警告,这或许只是“提前下单”的现象,一旦进入下半年,采购势头可能迅速回落。
与之类似的担忧,也出现在虾企EdPacif驻德国代表Juan Pablo Velez的发言中。他指出,尽管厄瓜多尔虾在增值品类方面曾显现出较强的竞争力,但最终一切仍取决于美国消费者的反应。“有些买家提前囤货,有些则保持观望,依靠现有库存。”Velez说。
在消费者端,Camposano更加担忧餐饮渠道的风险。他指出,美国超过80%的海产品消费发生在餐馆中,而经济下行、贸易战压力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这一消费模式。“这不仅是美国的问题,贸易战的后续效应同样会影响欧洲和亚洲消费者的购买力。”他说。
出口商ExportQuilsa的对外贸易负责人Miguel Vera则透露,目前美国市场需求仍然强劲,“他们现在比以前要得更多”。但他也直言:这只是暂时的热度。一旦美中之间的货物流量持续下降,将直接影响海运集装箱的调配效率,“到时候,虾运不来,美国没货,我们也没箱。”
从目前来看,市场处于一种“静默的战前状态”——一边是短期价格、订单回升的假象;另一边,是关税、物流、消费信心三重压力下的不确定现实。
随着7月9日的临近,厄瓜多尔乃至全球虾类出口格局,或将再次剧变。真正的问题是:当这场暂停结束时,谁还留在牌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