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G1”网站报道,巴西咖啡出口商协会(Cecafé)称,巴西将在4月底至5月迎来2025/2026产季的收获季,预计咖啡总产量将低于上一产季。其中,国内产量最高的咖啡品种阿拉比卡豆的收获量预计同比下降13%;而罗布斯塔豆的产量有望增长18%。不过,即便后者产量上升,总产量仍将低于2024/2025产季。
协会主席马尔西奥·费雷拉(Márcio Ferreira)指出,产量减少给咖啡豆价格带来上行压力,短期内咖啡的终端售价几乎不可能下调,预计消费者仍将继续为这种饮料支付高价。
费雷拉预测,如果2025/2026产季的收成较为理想,且下半年的气候条件利于咖啡作物开花,其价格或有望在2026年回落。一旦咖啡豆的市场价格低于当前价格,可能推动咖啡饮品的零售价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下调。
根据巴西国家地理与统计研究所(IBGE)的数据,预计2025年巴西的咖啡产量将超过320万吨,其中米纳斯吉拉斯州(Minas Gerais)的产量居全国首位。
另一方面,截至今年3月,巴西咖啡粉价格在过去12个月内累计上涨了77.78%,仅今年的涨幅就已达到30%,其中2月至3月间上涨了8%。导致咖啡价格持续上扬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巴西和越南等主要生产国产量下降导致全球供应量减少;美元升值;以及国际市场的投机行为等。
根据Cecafé的数据,上一产季中,一袋咖啡豆(60千克)的价格曾达到582美元,创下自1977年以来的最高纪录。目前其价格回落至每袋476美元左右,但仍远高于历史均值。
尽管如此,在该协会看来,目前巴西货架上的咖啡产品价格涨幅仍低于该行业所承受的成本涨幅。这是因为零售商仍试图通过控制终端售价来稳定客户群,但预计这种状态仅能持续至今年年底。
另一个可能影响全球咖啡市场的变量来源于美国宣布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不过,专家认为,这项政策对巴西本土的咖啡售价影响有限。
此外,咖啡的供应危机也与近年来的极端天气事件密切相关。自2020年以来,霜冻、严重干旱(由厄尔尼诺现象引发)和过量降雨(由拉尼娜现象引发)等现象影响了包括巴西和越南在内的主要咖啡生产国。与此同时,全球对这种饮品的需求持续增长,供给受限、需求上升的双重压力推动了国际市场价格上涨,进而推高了行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