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8个品种本土种猪灭绝!本地猪市场占有率从90%降至2%!本土“二师兄”去哪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1-09-22 08:20 来源:央视财经微信号  浏览:144 原文:
核心提示:我国是养猪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两者都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种猪是生猪的“芯片”,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绝大部分的“猪芯片”都来自国外,这种情况下,进口种猪一旦断供,后果难以想象。“猪芯片”被卡脖子,“二师兄”要如何在本土保住根呢?
  我国是养猪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两者都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种猪是生猪的“芯片”,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绝大部分的“猪芯片”都来自国外,这种情况下,进口种猪一旦断供,后果难以想象。“猪芯片”被卡脖子,“二师兄”要如何在本土保住根呢?
 
  中国“猪芯片”正在崛起,灭绝窘境正在改善
 
  雅南猪是四川丘陵地区独有的品种,上世纪七十年代,种猪数量曾经达到7万多头,然而短短几十年时间过去,现在仅剩下二百多头。
 
  李培林的保种场是全国唯一一个雅南猪原种场。2019年非洲猪瘟来袭时,为了保护稀有的地方猪种,李培林把24头种猪放在了12户农户家的猪舍里,藏种于民。
 
  让李培林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刚把这24头种猪放养出去没多久,保种场就真的出了状况,只剩下200多头核心种源群。这200多头雅南猪核心种源,是他翻山越岭、挨家挨户寻来的,当时的情形,可谓“一公难求”。
 
  不仅是雅南猪濒临灭绝,2016年的一组官方数据显示,我国特有的90个地方猪种中,8个品种已经灭绝,29个品种处于濒危状态和濒临灭绝。
 
  四川是生猪大省,也是我国的畜禽资源大省,目前共有6个地方猪品种资源。其中,大家最为熟知的就是成华猪,经典川菜回锅肉的原料少不了成华猪。
 
  据成都农业年鉴记载,1985年全市成华猪尚有存栏48万多头,是成都人餐桌上的肉类主角。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受外种猪的冲击,成华猪开始逐年减少。
 
  截止到2013年,成华猪仅有100多头,这个在成都平原发展了2000多年的本土种猪濒临灭绝。
 
  为了保住种群,2012年,四川省建立了全国唯一一个成华猪原种场,经过近10年的努力,目前已经达到存栏1600多头,其中能繁母猪168头,公猪42头。
 
  核心种群长期维持在200头左右,其它的猪都会用于销售,目前他们基本能实现收支平衡,但是四川省成华猪保种场负责人田晓初不敢继续增加种猪的培育,因为种猪养得越多,成本也就越高。
 
  记者走访了多个中国本土种猪保种场,几乎都面临着像成华猪、雅南猪这样的困境。目前在消费市场上,中国本地猪的市场占有率已经由上世纪的90%以上降至目前的2%,也就是说,我们日常餐桌上的猪肉,绝大多数都是外来猪。
 
  2021年3月14日,经过9个多小时的长途飞行,来自丹麦的1200头种猪货运航班降落在安徽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就在同一天,2400头美国进口原种猪大白、长白、杜洛克也顺利抵达四川宜宾。
 
  这些“不远万里”来到国内的猪正是号称“猪芯片”的外国种猪。2020年全年进口种猪约3万头,2021年1到3月进口种猪已经超过1万头,这样的现状让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朱砺感到担忧。
 
  目前,从国外引种,算上猪价、运费、手续费等,一头种猪引回来要30000到50000元,而如果从国内的育种场引种,则只需要5000到7000元左右,两者成本相差悬殊。但国内种猪非常紧俏,中小养殖户根本买不到。
 
  作为四川省绵阳市一家国家级核心育种场的负责人,邹中友在2012年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培育自己的种猪,就是把外国种猪本土化。
 
  这个决定意味着他需要把之前买的一千多头三代外国种猪全部淘汰,重新再去购买最新的种猪。这样短期内不仅没有收入,还需要大量的投入。
 
  虽然资金捉襟见肘,但邹忠友始终没有放弃,经过三年多的精心选育,他终于选出了属于自己的原种猪。如今,这个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常年存栏原种猪已经达到4000多头,父母代种猪2400多头。
 
  2020年共向国内市场提供种猪2万头。邹中友也从数千万元的负债中慢慢走了出来,尝到了育种带来的红利。
 
  让人欣慰的是,最近几年,国产种猪也正在受到市场关注。国产猪虽然生长速度慢,但是瘦肉的口感强于生长速度快的外国猪,市场上买本土黑猪的人逐渐增多。
 
  在田晓初的成华猪育种场,2020年保种场卖了200多头种猪。雅南猪保种场目前也渐渐恢复了生产,2020年已经达到了存栏约8000头,出栏1万头的规模。
 
  白羽肉鸡拥有了“中国芯”,这种鸡,普通但不简单
 
  2025年我国主要畜种核心种源自给率要达到70%,基本建成与现代畜牧业相适应的良种繁育体系。如何打一场种业翻身仗,福建的一家企业正在突破困扰多年的肉鸡种源难题。
 
  位于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一家白羽肉鸡养殖基地防护森严,工作人员每两个月才能出山一次,每次回山里,还要实行隔离防疫措施。记者拍摄只能对着监控室。
 
  由于繁殖成本低,生长速度快,白羽肉鸡是人们食用量最大的肉鸡,平时快餐店里炸鸡的来源也都是白羽肉鸡。但这些看上去普通平常的白羽肉鸡,在这个养殖基地却并不简单。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肉鸡生产和消费国,鸡肉是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产品,但是在繁荣的市场背后,白羽肉鸡的核心种源长期掌握在两家美国企业的手中。
 
  国外公司只提供祖代鸡,但是只有曾祖代的鸡可以留种繁殖,父母代产生的商品代鸡只能产蛋,或者肉用,不能留种。如果繁育,品种会发生严重退化。
 
  傅光明是这家企业的创始人,从小作坊一步步成长为行业龙头,37年的从业经历让他明白,不掌握核心种源,就会任人宰割。
 
  2015年,傅光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用六年时间建立一套完整的国产白羽肉鸡原种鸡培育体系,让白羽肉鸡拥有一颗“中国芯”。但这个决定需要八亿元的前期投资,而当时企业每年的全部利润也就一个亿。
 
  三年的时间,肖凡和同事走南闯北,大海捞针,终于挑选到了优秀的祖代鸡基因,从中经过精心培育,做出了原种鸡的四个配套品系。
 
  正当研发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中国人在做白羽肉鸡原种鸡的消息传到了国外企业的耳朵里,没多久,圣农公司的办公室就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这位不速之客是国外的一家原种鸡供货商,他留给傅光明的半个小时就如同一个世纪一样漫长。而肖凡给了傅光明一颗定心丸,他向那位不速之客下了逐客令。
 
  2019年5月,国内第一个白羽肉鸡配套系-SZ901配套系和新世代原种鸡诞生了,自此,白羽肉鸡有了一颗“中国芯”,也填补了中国白羽肉鸡行业“无自主种鸡”的空白。
 
  眼下,肖凡和同事们还在继续研究,如何在白羽肉鸡的产肉率、产蛋率等指标上完全超越国外品牌。
 
  半小时观察:做强农业“芯片” 牢牢掌握种源
 
  “打好种业翻身仗;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我国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作出了一系列部署,为破解种质资源“卡脖子”问题指明了方向。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期待更多的畜禽养殖企业能够在育种方面创新发力,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将农业“芯片”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手里。
日期:2021-09-22
 
 地区: 国外
 行业: 畜禽肉品 进出口
 标签: 进口 生猪 猪肉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