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是对健康有益的活微生物: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益生菌是“经适量服用后,有益于其宿主健康的活的微生物”。其定植于人或动物肠道、生殖系统内,对人体稳态起调节作用,通过抑制有害菌增殖、促进营养物质吸收、代谢合成营养物质等途径对宿主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一、益生菌在药品、保健食品、普通食品上的应用情况
作为发酵食品、保健食品、药品、日化用品以及农畜牧等产业健康转型的探索方向,益生菌产业下游产品横跨发酵乳品、乳饮料、休闲零食、膳食补充剂、日化用品及动物饲料等多个领域,产品品类丰富。

从应用角度出发,全球益生菌下游产品主要可分为功能性食品(85.9%)、保健食品与药品(8.6%)和益生菌原料(5.6%)三大类。

1.药品
微生态制剂又称微生态调节剂,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可调整、重建肠道菌群间的微生态平衡,提高肠道防御病原菌的能力,纠正腹泻症状等。

2.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专门制定了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目前获得保健食品批文的益生菌类产品大约100多项。按照申报审批要求,益生菌产品须进行货架期稳定性试验报告。


功能分布情况:

菌种分布情况:

剂型分布情况:

其中粉剂有50个,数量最多,其次是硬胶囊24个。
3.普通食品
根据菌种名单要求,益生菌可用于食品。
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

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

二、关于益生菌使用的事件梳理
近年来,由于益生菌的诸多益处,使肠道、肠道菌群、益生菌成为了整个社会的热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任何事物都存在正反面,我们应科学对待。
1. 舆情事件
2018 年11 月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发了Freedman等人和Schnadower等人两篇临床研究报告,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两个团队分别指出,对于急性胃肠炎儿童患者,益生菌补充剂没有任何有益效果。
2019年2月1日发表于《柳叶刀》消化分刊的一篇社论认为:口福益生菌无用,许多人服用益生菌补充剂只是在浪费钱。

新京报记者就此对市面上10余款宣称婴幼儿可食用的益生菌产品进行调查发现,国内产品仅1家取得保健食品资质,多数产品实为固体饮料,但在对外宣传中多称调节肠胃,改善免疫;除妈咪爱活性益生菌固体饮料(活菌型)、英吉利益生菌粉(原味)外,其他产品均未明确标注货架期内活菌数量。此外,部分产品添加了二氧化硅、牛初乳粉、木瓜酵素等不适宜婴幼儿食用的成分。

2. 业内专家也分持不同观点
支持意见:

反对声音:

理性建议:

三、益生菌产品的市场分析
含益生菌的食品已经是世界功能性食品的主要构成部分,达到了这个类别中近三分之二的市场占有率。随着人类对健康的需求增大,在美国与益生菌相关的产业已达到了750亿美元,发达国家中,日本和欧盟功能性食品,药品原料也和美国的市场状况相同。
近5年来,随着我国对益生菌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我国益生菌产业每年以高于15%的增速快速发展。其中70%以上应用于乳制品工业,乳制品成为益生菌的最佳载体。其中,酸奶销量逐年增加,每年以30%以上的增速在高速发展,近两年其产销量增长速度更高达40%以上。2017年中国益生菌及益生菌衍生产品产量达到1395万吨。
2015-2017年中国益生菌企业数量:

1.行业巨头加速益生菌市场布局
汤臣倍健2018年收购澳洲市占率第二的益生菌品牌Life-Space(LSG覆盖儿童、妇女、老人,美容、调节肠道等多个细分市场),2018年汤臣倍健实现营收43.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增长30.79%;2019年,伊利旗下新食机品牌的益生菌类新产品——伊小菌正式上市,借助杜邦明星菌群,提升产品竞争力。
2.益生菌产品市场增长迅速
根据产业分析公司GIA数据,2005年至今全球益生菌产品市场的增长率约为10%-15%,其中。2010至2014年间全球益生菌市场容量从257亿美元上升至369亿美元,CAGR(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13%,是全球高速增长行业之一。

在全球益生菌行业蓬勃发展大背景下,亚太地区整体市场规模表现抢眼。根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数据显示,2016年亚太地区益生菌消费规模占全球规模的份额进一步扩大,高达47%,其次是欧洲22%(西欧15%、东欧7%)、北美16.5%和中东6.5%。

3.益生菌新品活跃
从国际膳食补充剂各品类份额增长率排名看,2012-2017年,国际益生菌补充剂在各品类中以第一或第二名速度增长。复合膳食补充剂年增长同样持续增加,从2012年第七名跃升至2017年所有品类中第二名。维生素D和维生素B的年增长率排名,分别呈现出先增长后降低和先降低后增长的变化。氨糖、维生素C和滋补品的增长情况波动较大,6年期间曾出现过较快增长。同时,国内药店和电商渠道中Top20的产品品类中,益生菌增长率同样领先与国际整体趋势一致。

各剂型新品上市数量不断增加,硬胶囊的上市产品数量也超过总上市产品数量的一半。2017-2018年,新品上市数量增加比例最高的是益生菌片剂和软糖。

4.益生菌产业上下游情况分析
产业链上游主要可分为国际益生菌专利申请、益生菌原料销售与益生菌产品技术解决方案提供三类。国际专利多为发酵菌种,数据显示,1985-2004年间全球益生菌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植物乳杆菌(80 件)、干酪乳杆菌(68 件)和嗜酸乳杆菌(113 件)三种,均属于发酵用菌种,这一数据从侧面反映出发酵食品是益生菌产业中的开发重心,1985-2004年三种益生菌专利号申请情况:

从应用层面来看,益生菌专利多集中在乳制品加工制作、生物生长调节剂、医疗卫生以及生物酶等应用领域;
从国家层面来看,已公开的3种益生菌发明专利中,俄罗斯(含前苏联)持有71件,日本64件,美国36件,我国7件,可见国际益生菌专利申请基本由传统的研发强国垄断;
以嗜酸乳杆菌基础专利号为例,日本雪印乳业、养乐多公司,美国(Biotech Techniques Lab)所拥有的国际专利分类号(IPC)分别为 10、4和2条,我国尚没有公司在该时间段内拥有IPC,1985-2004年益生菌专利号基本被强国垄断:

作者: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 保健食品研发专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