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公开研讨会暨国际组织领导人峰会嘉宾发言荟萃(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6-09-19 08:53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作者: 徐风    浏览:271 原文:
核心提示: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公开研讨会暨国际组织领导人峰会嘉宾发言荟萃(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怀进鹏:

    标准化推进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标准是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性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全球产业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渗透,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并不断催生新的业态,提升标准化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抓住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革命的机遇期,已成为全球产业界共识。
 
    制造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中国通信业持续高速增长,国内移动通信用户数和网络规模也居世界首位,通信设备制造商跻身世界第一阵营。与此同时,全球产业格局也正在发生重大调整,科技创新、质量品牌和国际标准,将成为未来制造业竞争的关键,特别是融合创新、系统创新、大众创新和迭代创新等日益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亟待提升,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十分迫切。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等战略部署,目的就是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而实现这些目标,标准是重要的支撑。
 
    标准是世界的通用语言,中国工业和通讯业领域已承担了40余个国际标准化技术组织秘书处的工作,担任技术组织领导职务140余人次,我国提出的云计算参考构架等129项提案已被ISO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批准为国际标准,我国提出IPO批准的TELT4G国际标准已经在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广泛应用,用户数占到总用户数的45%。中国已有7万余家企业,比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开展自评估、自诊断,企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显着提升,中国的工业和通信业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73.4%,基本实现了与国际标准接轨。2015年中国发布“一带一路”战略和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业合作战略,已与2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标准化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签订国际合作产能协议,已形成“一带一路”各国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国际标准普惠发展合作共赢,我们期待与世界各国一起用标准推动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在更高层次上深化融合与复兴,为此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不断深化国际标准化合作交流,加强标准化战略研究,深化国际和区域标准化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进和标准研究组织合力开展相关产业领域技术研究和国际标准制定,并根据各自特点转化采用国际标准,使标准成为国际产业合作的通畅桥梁,增加国际产业合作能力,实现普惠发展。二是共同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标准,共同推进5G智能制造、物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新型产业领域国际标准制定,为世界经济释放出巨大有效可持续的需求,为世界各国带来更多发展红利。三是持续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标准互认,标准互联互通是本次大会的主题,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内在要求,我们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起,加快推进标准互认,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供标准支撑,促进沿线各国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切实将“一带一路”打造成一条合作共赢,共同繁荣之路。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朱从玖:

    用标准化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
 
    浙江省是中国第四大经济强省,浙江的发展历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标准化是一个地区与世界,互联互通实现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法宝。
 
    政府的治理能力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环境,标准化是提升政府效能的重要方式。浙江在全国率先推行的“四张清单,一张网”制度,利用标准化的方法,全面梳理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权限,促进政府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通过制定实施政府权力清单,省级政府部门,行政权力事项、行政许可事项大幅精简,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取消,标准化成为政府自身改革的得力工具,标准化是引领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有效手段。实施标准化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举措,在教育、社保、医疗、交通等16个领域,通过标准的制定实施,有效解决了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服务供给不均,公众享受不均问题。近年来浙江着力构建覆盖环境、民生、服务等七大领域的浙江标准体系,为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浙江省是国际贸易的大省,是电子商务起步较早、发展最快的省份,拥有阿里巴巴等全国电商的领军企业,率先在全国开展电商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交易和监管标准,填补了国内的空白。特别是跨境电商领域,在跨境电商监管领域,浙江运用全球统一商品编码体系,借鉴国际上成熟的追溯方法,加快研制追溯标准,规范电子商务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按照“标准+大数据”的模式,开展质量监管,保护全球消费者的利益。以标准为引领,浙江电商产业快速发展,去年全省实现网络零售7610亿元,同比增长48.3%。
 
    浙江大力推进浙江制造区域品牌建设,对符合高标准、高品质要求的浙江产品,进行浙江制造的认证,以高标准,催化和保障浙江制造品牌建设,目前浙江制造所覆盖的产品领域,已经做到100%采用国际标准,在浙江制造品牌建设过程当中,我们积极引入国际认证机构,开展标准互认和绩效评价,成立了浙江制造国际认证联盟,吸纳了国际主要的认证机构加入,这对提升浙江制造在海内外市场的接受度,助推浙江制造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标准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浙江省正以国际化标准化的视野来规范城市建设,努力实现城市的转型和产业的转型同步,先后在杭州等城市通过实施ISO307101等国际标准,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2014年浙江发布美丽乡村建设规范成为全省首个美丽乡村省级地方标准,在此基础上,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的国家标准于2015年5月正式发布。美丽乡村建设从发展理念转化为可以操作的工作实践,浙江的安吉县也因此成为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示范,被向164个国家推广宣传。
 
    标准是生产的依据,贸易的语言,市场的规则,是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浙江作为中国积极推动标准化的代表省份,有意愿也有一定的能力,参与国际标准化的合作,共同推进先进制造、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标准化进程,我们期待也相信通过“标准化+”,浙江将更加开放的融入世界。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

    充分发挥标准化的先导作用
 
    标准化与青岛市的紧密联系首先源于这个城市的工业体系和传统。青岛是中国最早启动工业化的城市之一。特别是随着1899年青岛港和胶济铁路的修建,这个城市的机车、船坞、啤酒、超市等先后建立起来,而这个建立的过程也是中国工业标准化的进程。
 
    青岛市企业的发展为中国标准化进程发挥了先导作用,1964年的青岛啤酒操作法,就是中国啤酒工业的第一个行业标准。现在青岛拥有像海尔、海信、中国四方高速列车等一批知名的企业,海尔和海信分别占领中国最大的白色家电市场和最大的黑色家电市场,中车的四方机车厂生产了中国60%的高速列车,这些知名企业的成功,首先得益于标准化。在上个世纪80年代海尔企业首先引进德国冰箱技术的时候,中国还没有冰箱的标准,把德国的冰箱的标准吸收过来,才有了今天的海尔。后来海尔又不断创造出自己的标准,先后提出了90多项国际标准提案。像海尔一样重视标准的企业,在青岛还有很多。决定产品质量的不仅仅是生产线,更重要的还是标准。
 
    青岛与标准化紧密联系,还基于这个城市的对外开放。青岛是中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目前已经与世界21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贸易往来,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了600亿美元,成为同类城市的第一位。青岛港是世界第六大港,与全球700多个港口保持着贸易联系,如此大规模的对外开放,使得青岛能够广泛对接国际标准。最近,青岛又对标香港、旧金山等10个城市,制定了青岛国际城市的战略指标体系,其中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国际成长力,国际吸引力等要以国际标准来引领。最近建设的中德生态园,是中德两国政府间唯一的一个战略性合作的生态园区,也是国家标准委批准的全国唯一的国际标准合作示范区,建立了可量化的40多项生态指标,其中许多指标是国内首次提出的,有了严格的标准,不仅园区建设水平高,而且对外资的吸引力强。2014年和2015年李克强总理与默克尔总理先后两次签约,空中客车、直升机等项目落户中德生态园。
 
    青岛确立了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的工作思路,去年提出实施“标准化+城市”发展战略,我们现在城市3个“+”,一个就是“互联网+”,一个就是“海洋+”,一个就是“标准化+”。而且与国家标准委签署了关于推动青岛标准国际化创新兴城市的合作备忘录,目前,青岛承担了25个国际和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秘书处的工作,主导或者是参与制定国际标准74项,国家标准650多项,行业标准700多项,这些都在我国同类城市当中名列前茅。
 
    标准是世界通用的语言,促进了世界的互联互通,青岛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的活动,搭建好青岛国际标准的信息中心,标准化人才的培育中心,标准国际化的研究中心等平台。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秘书长柳芳:

    民用航空标准化至关重要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是联合国的专业机构,总部位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1944年成立。ICAO的使命,是开发和实施相应的国际标准,包括安全保障、环境以及其他航空领域的标准。
 
    国际标准在全球的民航领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航空交通每年会运输35亿乘客,还有全球贸易30%的货物。每天有10万个航空班次,无论从操作还是基础设施,标准化都非常的重要。从与其他的交通工具事故率的比对看,飞机是极低的,国际标准在民用航空领域确实非常有效。除航空安全外,还包括适航性、导航系统、设备以及危险货物的相关的标准。还有二氧化碳排放、引擎噪音等方面的标准。
 
    ICAO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国际航空公约来规范,这个公约有19个附件,有12000多项标准,还有作为标准化文件的建议等,都是基于合作和共识制定和实施的。ICAO处于由机场、航空公司以及其他服务提供商构成的大网络的中心位置,需要吸纳利益相关方的这些意见。
 
    ICAO提出了新的愿景,确保所有国家、所有区域,都能够获得相应的援助和资源以及能力去有效的遵守标准,这样才可以实现安全有保障的全球的互联互通,全球各地的生产商就可以进入全球市场,国家之间的贸易流动起来,极大增强了社会和经济的繁荣。
 
    ICAO国际民航组织标准的制定是建立在一致通过的原则之上的,不仅包括成员国,也包括产业界,开展任何实际性的工作之前必须要达成一致,包括标准化在内的工作,都要达成这种一致或者共识。近年来,民航业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普及,而且这个行业,越来越有赖于和国际组织之间的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特别是像ISO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们的意向就是要加强现有的合作和协作。ICAO不仅需要维护继续执行涵盖民航业现有的12000个标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兴的问题,比如说远程操控飞机系统,无人机以及远程操控的飞行器,还有网络安全,二氧化碳排放等,很多新的技术在影响着航空业。最近,ICAO也开始与创新的机构进行合作,包括像远程驾驶,谷歌、facebook都希望能够实现远程的无人驾驶飞机的运行,这实际上也是我们工作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充分表明了团体以及其他的标准制定机构,和我们之间的合作是非常紧密的。
 
    ISO有很多的专家,能够帮助我们来开发一些技术性的规范,作为我们的标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ICAO不仅制定标准,而且也制定一些补充性的条款,这些补充性的条款从标准中延伸出来的和标准一起投入使用,这样能够确保帮助成员国去合规达标。
 
    国际铁路联盟秘书长Jean-Pierre Loubinoux:

    铁路运输标准化需求十分旺盛
 
    国际铁路联盟(UIC)在全世界有240个成员,100万公里的铁路,有700万铁路员工在铁路领域提供服务。UIC的价值是融合世界主义,理念是分享、开放、互联,希望能够和其他国际的协会或者其他的机构来实现协同效应。
 
    UIC与很多的机构进行合作,包括ISO、IEC等100多个合作伙伴组织。UIC成立于1922年,主要是商业和技术平台,为成员提供服务,也为产业的合作伙伴提供服务,提供技术文件,以及规范还有流程,这些都是国际标准的方案,在运营、设计、建设、维护管理、商业服务等众多的铁路领域提供服务,推动UIC的四大价值,安全、保障、可持续性以及知识的传输,能够向下一代传递。
 
    UIC以开放和诚挚的态度与ISO、IEC的技术委员会开展合作,很多成员参与技术委员会的工作,这个工作非常有价值。在系统的用户需求及其组成部分,还有流程和产品之间的交互,能够带来附加值,能够优化资源以及时间的使用,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误解。我们也是希望能够有这种共赢的机会,确保安全生产提升效率,通过结合我们标准的指定工作。我非常希望能够与来自更多的UIC的专家和技术委员会开展合作,更好地把UIC的流程和ISO标准结合起来。
 
    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技术委员会来处理,如资产管理,还有共同框架,以及把环境问题纳入到采购流程当中,还有包括国际交通的能源管理,与电力有关的一些协议,还有安全方面的流程标准化,网络安全的标准化,特别是在物联网方面的,包括预防以及处理,希望能够实现这样一种共享,希望能够开放,希望能够和ISO进行更多的合作。
 
    UIC从1922年以来编制了700多个使用手册类的标准化文件,在此基础上,UIC在推动这些标准在全球的自愿性使用。我们需要有全球的通用标准。相信UIC与ISO以及和各国铁路运营方之间的合作,会为彼此带来的方方面面的益处。
 
    世界海关组织副秘书长Sergio Mujica:

    通关安全和效率都需要标准化
 
    世界海关组织(WCO)是1952年成立的一个政府间的国际组织。WCO大力推动简化、协调化和标准化来统辖海关工作,国际贸易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擎,在这个过程中海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WCO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创建国际规章和国际标准。
 
    标准化是一种通用的语言,如果国际贸易没有对于货物的统一的分类,命名法和海关的规则,以及过境的规则的话,国际贸易的顺畅开展是无法达到的,但是所有的规则也都需要统一,这是我们做的第一个工作。WCO还提供一个平台,各国海关通过这个平台开展彼此之间的合作,比如说联合检查、信息交流等,我们也会建立海关和其他负责机关、当局之间的合作平台。
 
    企业是WCO的战略伙伴,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目标,WCO在能力建设方面,主要是打造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国际标准,如果WCO的成员没有能力来执行标准,那这个标准是毫无用处的,所以我们需要进行有效的能力建设,来支持我们的成员,来执行有关的国际规定和标准。
 
    标准对安全和可持续运输是休戚相关的,《京都公约》即《关于简化和协调海关制度的国际公约》的修订版,是现代化和高校通关程序的蓝图,是实现现代化流程的通关依据,这个公约中有600多个标准或者说600多个规定来管辖,像通关、缴纳关税、过境、边境管理、单一窗口、ITC等现代化的通关系统。
 
    “9·11事件”后,海关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确保国际贸易环境的安全,需要提高安全标准,要在一个多边的与平衡的框架当中应对挑战。多边就是不能够让某个国家提出单边的方案来强加给全球社会,我们要让180个WCO的成员拿出一个共同的方案;平衡就是贸易便利化和安全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平衡首先是海关与海关之间的合作,一般来说海关只管入境货物,但是在这样的合作框架当中,海关也要去检查出境的货物。第二是海关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海关可以对满足了一定安全标准的公司事先进行认证,然后为这些公司开放“绿色通道”,实现互认,只有执行同样标准的国家可以互认。
 
    过境手册是确保安全高效的过境流程的依据,其中包括担保系统、信息分享、流程程序。目前,这个手册需要升级成为国际性的指导准则,适用于WCO的180个成员,其中的100多项标准会在今年年底做完。
 
    最后就是时间释放研究,主要是针对及时放行和高效通关的研究,以期解决系统当中有哪些差距和瓶颈,目前有40多个国家的海关管理机构已经开展了研究,通过和WTO合作,我们会确保所有有关各方都会采用。
 
    我们经常会这样说,每个人都希望去协调,但是都不喜欢被协调。这就需要政治上的协调,比如说部长级的机构,来推动所有的海关当局来实现高水平的协调,有了政治意愿之后我们如何来做到,我们如何让各国的海关机构按部就班地去实现合作,那就是标准化。在WCO的实践中认识到,强制性和自愿性标准之间并没有矛盾,两者之间能够相得益彰,是因为在高层次上能够把这些强制性的标准,和实际的生活结合起来,需要国际标准拥有的一致性方式去实施。
日期:2016-09-19
 
 行业: 认证体系
 标签: ISO 标准 研讨会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