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月饼“返璞归真” 监管仍需再加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1-08-19 13:16 来源:新华网  浏览:206  原文:
核心提示:距离中秋节不到一个月时间了,品种繁多的月饼纷纷开始上市。记者近日走访济南超市、商场和部分糕点店发现,今年月饼价格较往年有所上涨,同时受新推行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影响,月饼的颜色普遍回归正常,保质期也较往年缩短。

    新华网济南8月19日电(记者寇瑞卿、娄辰)距离中秋节不到一个月时间了,品种繁多的月饼纷纷开始上市。记者近日走访济南超市、商场和部分糕点店发现,今年月饼价格较往年有所上涨,同时受新推行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影响,月饼的颜色普遍回归正常,保质期也较往年缩短。

    但仍有部分散装月饼未严格执行新标准,对此,专家建议,从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加大监管巡查力度等方面着手,多管齐下,真正将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落到实处。

    月饼价格"水涨船高"

    记者近日走访济南部分超市发现,与往年的月饼市场比较而言,今年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价格稍贵一些。

    记者来到济南市中区一家大型超市时,超市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将新到的各品牌月饼礼盒摆放上架,各式口味的月饼被摆在超市入口处抢眼位置。记者看到,绝大部分月饼礼盒的价格在100元以上,百元以下的月饼礼盒只有少数几种。而散装月饼最便宜的也在一斤30元左右。

    "今年月饼价格涨了不少,像这种散装的葡萄月饼,去年才六七块钱一个,今年涨到九块五毛钱,涨了两三块。"超市促销员冯红梅告诉记者。

    济南一家食品公司负责生产的韩姓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月饼涨价与上游各环节产品全面涨价息息相关。与去年相比,白糖、莲子、面粉等主要月饼原材料总体上涨了10%至15%.去年这个时候,白糖批发价格为每斤2.7元,现在涨到每斤3.8元左右,莲蓉去年同期每公斤35元,如今涨到43元,此外再算上汽油、柴油等运输费用和人工成本的增加,月饼价格上涨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认为,国家新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实施,也对月饼价格有一定影响。新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减少了可用于月饼的添加剂种类,导致原先使用少量添加剂即可达到效果的产品需要采取其他方式弥补,从而增加了制作过程中的成本,最终也助推了月饼价格上涨。

    "寿命"缩短 但更安全

    业内人士向记者反映,随着新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实施,多种以往在月饼中经常使用的甜味剂、合成色素等添加剂,今年都被禁用。

    在济南大润发超市中,记者发现上架的散装月饼都呈现暗黄色,色泽普遍没有以前鲜亮,卖相和往年有些不太一样。当问及原因时,超市销售人员李平告诉记者:"以往的月饼之所以看起来色泽鲜亮,多半是使用添加剂的原因,现在很多添加剂都被禁用了,所以月饼自然没有以前好看,但是会更加安全。"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今年新上市月饼的保质期与往年相比普遍缩短。过去很多月饼的保质期动辄三四个月,甚至长达半年之久,而今年货架上很多月饼的保质期均在30天至60天之间。

    济南一家食品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告诉记者,以前月饼的保质期更长一些,今年由于很多添加剂被禁止使用,改用一些没有安全隐患的替代品,因此保质期有所缩短。为防止月饼变质,需要控制月饼的产量,消费者也不要大量囤货,可以考虑按量买、及时吃。

    市民对此表示认可。"那些一放半年,拿出来还能吃的月饼还真让人有点不放心,现在这样挺好,保质期虽然短了一些,一次少买点就行了。"正在超市选购月饼的许女士跟记者说。

    部分散装月饼未执行新标准

    尽管新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文规定,月饼外包装必须有食品生产日期、生产厂家、食品添加剂等标示,但在执行过程中,仍有部分散装月饼并未执行。

    记者在济南几家超市发现,大部分厂家的月饼包装外都附有一份配料表,上面明确标明所含成分,使用了哪些添加剂也被清楚地标注出来。但柜台上仍有一些散装月饼,仅在标签上注明了生产厂家、月饼口味和价格,对于人们比较关心的添加剂和保质期问题没有特别明示。当记者询问销售人员这些月饼使用了哪些添加剂时,一位销售人员称具体情况自己也不太清楚。

    对此,专家认为,要想真正将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落到实处,需要从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加大监管巡查力度等方面着手,多管齐下强化监管。

    周思然建议,一方面,需要深入企业,大力宣传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加深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提高企业管理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同时,要督促企业做好食品添加剂采购及出入库登记,并加大监管力度,不定期地进入企业生产车间巡查,发现违规行为立即责令停产整改,若在规定时间内未改正,则将其列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开。

    周思然还建议,可设置相应的奖励措施,以此来发动和鼓励社会舆论共同监督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加工行为。

日期:2011-08-19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