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龙虾中毒事件:有人怀疑是80年未解的“泻湖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0-08-27 13:17 来源:四川在线  浏览:859  原文:
核心提示:廖俊林博士告诉快报记者,在食用鱼类产品24小时以内发生的横纹肌溶解症,在美国被称为“泻湖病”.1924年,该病在当时德国的波罗的海地区被首次发现,估计跟吃了泻湖中的鱼有关系,因此后来叫泻湖病,英文名叫Haff Disease.在此后10多年中,共发现了上千例病例,但1940年以后,就突然消失了。


    卫生部专员抵达南京调查龙虾门 元凶还在排查中

    昨天,卫生部有关人士到达南京,了解“龙虾门”的具体情况。记者从南京食安办获悉,昨天,南京暂无新增“龙虾门”病例,根据医疗机构的报告,仍然是19例。尽管南京的各部门已经开始对龙虾从源头、洗虾粉、致病元凶逐一调查,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进展。

    昨天,卫生部有关人士抵达南京,对近日发生的龙虾门事件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非常关心,详细询问了患者目前的情况。南京方面的专家组也向卫生部相关人士汇报了患者诊断标准等相关情况,提出目前肌酸激酶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诊断无误。

    昨天傍晚6:30,南京市食安办主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华文告诉记者,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比如醉酒、运动过量、药物影响、代谢异常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查明食用龙虾发生横纹肌溶解症的具体关联因素,目前也没有新报告的病例。

    记者了解到,目前,对横纹肌溶解症,实施上报制度,一旦有医院收治该病例,将立即上报给相关部门。专家表示,目前,为期一个月的整顿还在持续,卫生监督部门将首先对各个辖区内销售龙虾的餐饮企业进行梳理,然后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问题将责令整改。

    龙虾引发80年未解的泻湖病?

    对于廖俊林博士泻湖病的提法,南京专家认为有待确认

    “龙虾门”事件发生后,很多市民都关心元凶是谁,甚至就连远在海外的一些专家,也予以了高度关注。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廖俊林博士就是其中一位,他认为当前南京发生的“龙虾门”事件,在国外80多年前就发生过,并希望将这些情况提供给南京市疾控部门进行研究。

    昨天晚上9点,快报记者连线采访了远在美国的廖俊林博士。他告诉记者,这个病国外其实早就有,叫泻湖病,80多年过去后,这个谜仍然没有解出来,着实是一道生物“世界难题”.南京疾控中心专家告诉记者,两个病确实症状高度一致,但是否为一个病,还需调查。

    [最新提法]

    “我认为适当的诊断应是泻湖病”

    破解致病毒素仍是世界难题

    廖俊林是中国四川人,目前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工作,是公共卫生管理博士,曾就读临床检验专业。他昨天在网络上发了一篇博文,指出“龙虾门”的患者其实就是国外有报道的泻湖病,这一发现顿时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廖俊林博士告诉快报记者,在食用鱼类产品24小时以内发生的横纹肌溶解症,在美国被称为“泻湖病”.1924年,该病在当时德国的波罗的海地区被首次发现,估计跟吃了泻湖中的鱼有关系,因此后来叫泻湖病,英文名叫Haff Disease.在此后10多年中,共发现了上千例病例,但1940年以后,就突然消失了。泻湖病直到1984年才在美国有报道,此后报道了20多例。总的来说,在美国、欧洲、巴西、日本都有发生。

    泻湖病在不同地区由不同的鱼类产生。与南京龙虾门最相似的,当属2001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龙虾中毒”事件,当地曾曝出一周内连续出现食用小龙虾后发生横纹肌溶解的九个病例,居民都是买龙虾回去自己煮,吃了之后发病,最严重的患者,肌酸激酶最高是正常值的百倍。之后,这个病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廖俊林说:“这个病很偶发,总是发病一阵子后就消失了,从各种现象来看,我认为适当的诊断是泻湖病,至于破解致病毒素,是世界难题,尚需生化学家努力。”

    [症状比较]

    “泻湖病症状与龙虾门患者相似”

    诊断和治疗都不难,但不能掉以轻心

    廖俊林说,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泻湖病一般是吃完鱼类食品24小时内出现,有吃三文鱼,也有吃龙虾的,涉及到的水产品总共有11类,有淡水,也有海鲜。典型症状就是肌肉痛,无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肌肉强直,震颤,触痛,大汗,其它还有黑尿,全身不适,麻木,背痛,胃痛之类的症状。最关键的一条,CK指标,也就是肌酸激酶往往增高几十乃至上百倍。而在之前的报道中,南京龙虾门的诊断“金标准”,就是这个指标。

    鼓楼医院专家吴建中告诉记者,一旦这个指标呈几何倍增加,那就是横纹肌溶解症。而在有的重病患者里,确实存在尿液像酱油一样黑的表现。泻湖病的严重后果是肾衰或心跳骤停导致死亡。治疗中,大量补液是关键,由于肌肉溶解导致大量钾从肌肉释放,高钾血症引起血律失常,心跳骤停,大量补液可以给肾排钾机会。廖俊林说,可以看出,“肾脏损害、肌肉溶解”等表现,与南京龙虾门患者高度一致。

    廖俊林说,泻湖病诊断和治疗都不复杂。不必过分担心,但仍有死亡病例,也不能掉以轻心。死亡者主要是治疗不及时。

    [致病毒素]

    “美医学界仍在猜想泻湖病毒素”

    猜测认为和人类发现的海葵毒相似

    美国多例小龙虾致泻湖病都是患者买回家煮的,也就是说,都是熟食发病,跟中国的案例很类似。据悉,事情发生后,路易斯安那州卫生部门及时获得样本分析,仍然没分析出原因来,当初美国卫生机构也怀疑龙虾是否被农药或者化学物质所污染,随即展开环境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他们食用的小龙虾没有受到农药或化学物质的污染,将剩余的小龙虾样品送到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重金属、农用杀虫剂及除草剂均为阴性,也就是说安全的。最后,他们将样品送到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进行毒素检测,也是无果而终。目前,美国医学界对于造成泻湖病的毒素仍处于猜想阶段,认为它是跟人类所发现的毒素排名第二的海葵毒相似,耐热,可以引起一系列的肌肉内离子通道的紊乱从而导致其临床表现。

    印证

    症状一致,有待确认

    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告诉记者,之前他们查找文献,也知道泻湖病的说法,国外也有这方面的报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南京龙虾门事件里,患者所出现的症状与泻湖病所表现的基本一致,但究竟是不是泻湖病,目前还不能完全肯定。国外没有找到原因,但是他们要尽最大努力。

    鼓楼医院专家吴建中告诉记者,要看到这份博士的材料才能确定是不是一回事,从记者的叙述来说,激酶增高、患者腰酸背痛等等症状,确实与龙虾门很相似。因为小龙虾是外来生物,其祖籍是南美地区,不排除是同一种病的可能。记者查询资料了解到,小龙虾学名叫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墨西哥,后向北美扩散,给美国五大湖泊的渔业生产和堤坝造成了极大威胁。上世纪20至30年代经日本进入我国南京地区,随后在江浙一带迅速繁衍,现在小龙虾已经在洞庭湖大量繁殖。

    知道特征,很难排查

    吴建中告诉记者,目前虽然知道这个毒素有特征,比如耐热,不溶解水,病毒可能具有区域性等等,但是排查起来仍然是非常困难的。最相似的一个例子就是织纹螺。近两天,有关部门不断发出警示,毒性高发期慎食“织纹螺”.织纹螺俗称麦螺,外形特征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肉体呈淡黄色。第一例因织纹螺导致中毒的病例,是鼓楼医院1995年收治的,也恰好是吴建中抢救的,这个病人后来救活了,但是同样的病例还在不断发生中,后来徐州也发生了类似病例,吴建中过去组织抢救,又让病人转危为安。很多当地医生都很诧异,吴建中说:“我当时只知道怎么治疗,却不知道是什么毒素,这与现在的龙虾门很相似”.一直到2005年,真相才大白于天下,原来,由于海洋环境受到污染,“赤潮”频发,使织纹螺体内毒性大增。麦螺的毒素类似河豚毒,通常耐热,一般烹调温度很难将其破坏。织纹螺因其体内含有石房哈毒素,人食用后会因神经传导中断而中毒,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重症者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吴建中称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世界是在不断发展的,以前没有发病,只是没有发现,现在发现了,不代表过去没有发病。自然界的生物,为了适应自然变化,也在不断调整自己,比如织纹螺,就因为一些原因,开始带毒了。

    南京龙虾价格猛跌,销售近乎停摆

    南京最大的水产批发市场下关惠民桥水产市场已开始对龙虾实行登记制度。据该市场的章茂华科长介绍,受龙虾事件的影响,他们在销的龙虾价格大幅下降。类似情况在全市多个大市场出现,例如南京宁工集贸市场负责人说,价格降了还是没人买;山西路集贸市场表示,他们仅有的两个龙虾摊位已经暂停龙虾销售。

    龙虾价格每斤猛降10元

    章茂华告诉记者,龙虾事件的冲击相当大,由于来进货的商贩越来越少,外地龙虾的到货量也在大幅下降,以往正常情况下每天的到货量一般都在26吨左右,而昨天就只有12~13吨。另外,龙虾的价格也暴跌了10元/斤之多,这在以往从未有过。昨天一两重的龙虾已经降到14~15元/斤,而之前要卖到25~26元/斤,最令人关注的是一两二到一两五的龙虾,从原来的30元/斤降到了只有20元/斤。

    记者昨天在几家菜市场采访时了解到,香铺营集贸市场的龙虾,原来大都要卖到20元/斤,而昨天仅售16元/斤,尽管价格降了,但记者在现场看到,几乎无人购买。

    南京宁工集贸市场的负责人表示,他们的价格也在降,现在的最高价20元/斤,最低价仅16元/斤,价格已经很低了,但是还是没人买。同在下关区的另一家集贸市场负责人也表示,现在很多市民都怕吃龙虾吃出问题,大多改吃其它水产品,而他们市场的龙虾已基本没有销售。

    多个菜场不卖龙虾了

    记者昨天采访时发现,科巷菜场已经找不到卖龙虾的摊位了。当记者赶到安怀村和尚书巷集贸市场时发现,这里的情况和科巷一样,除了龙虾外,什么水产都有卖的。当记者问为何没有龙虾销售时,有关人士很不耐烦地说:“没进货,就没卖的呗。”

    山西路集贸市场的市场管理人员罗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已经不卖龙虾了。主要原因之一是怕龙虾惹出事情来。原因之二是,多数摊位在做零售的同时,每天都要给饭店供货,昨天有不少饭店纷纷打电话来表示暂时不要货了。再说鼓楼区工商局已经召集全区的集贸市场负责人开会,要求所有销售龙虾的摊主,必须凭进货发票和产地证明,同时市场还要做详细的记录和台账,以便一旦出事时可以追查龙虾的来源,这样做是好事,但摊主表示太麻烦,不如不卖了。另外,9月份之后,龙虾渐渐要下市了,所以不卖也罢。

    惠民桥市场展开“巡检”

    龙虾事件以来,受冲击最大是惠民桥水产市场,据章茂华介绍,前天,疾控中心已经在他们市场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一时半会还出不来,但是他们已经安排了专人在市场巡查,巡查的主要项目是销售要有产地证明,另外,所有摊贩不准用任何药水清洗龙虾。当记者问卫生部门以往是不是定期来抽检时,章茂华说,应该是要定期抽检,是不是定期抽检他就无权管了,但他希望卫生部门不要等到出事了才来抽检。

    记者 安莹 刘峻

日期:2010-08-27
 
 地区: 国外 美国
 行业: 渔业水产
 标签: 肌溶解症 龙虾 鱼类 德国 事件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