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噁唑虫酰胺是一种广谱触杀型杀虫剂,主要用于农作物、草坪和观赏植物,以及商业、工业和家庭场所的室内外用途。该产品针对的目标害虫包括棉铃虫(棉花)、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马铃薯)和小菜蛾(甘蓝类蔬菜),这些害虫可能对作物造成严重损害和经济损失。异噁唑虫酰胺的引入将为种植者提供一种新的工具,以帮助管理作物并提高粮食产量。
在发布拟登记决定的同时,美国环保署还公布了其对人体健康风险、生态风险的评估报告,以及根据《濒危物种法案》(ESA)对异噁唑虫酰胺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LAA)的草案生物评估。LAA判定意味着环保署合理预期至少有一种濒危植物或动物物种可能会接触到该农药,并且接触水平足以产生不利影响。在按照拟议标签使用异噁唑虫酰胺时,未发现有人体健康方面的担忧。环保署未发现对水生和陆生植物存在值得关注的风险,但识别出喷雾施用对昆虫传粉者、喷雾和种子处理对水生无脊椎动物以及食用经处理油菜籽的鸟类和哺乳动物的潜在风险。
为降低潜在生态风险,美国环保署提出以下缓解措施:
· 要求用户访问并遵循Bulletins Live! Two网络系统发布的濒危物种公告,以获取额外的使用指导和限制。
· 在产品标签中添加链接至缓解菜单,供用户选择防止径流和侵蚀的措施。
· 限制在降雨期间以及土壤饱和或超出容量时施用。
· 除玉米、棉花、马铃薯和大豆外,禁止所有用途的航空施用。对玉米和大豆的使用将设置地理限制,具体限制将通过农药使用限制区域(PULAs)在公告中明确。
· 要求大多数区域都需要设置漂移缓冲区。
· 禁止在果园作物开花前3天和开花期间施用,禁止在一天中蜜蜂最活跃的时间施用不确定开花的作物。
· 推广最佳管理实践,例如与当地养蜂人保持沟通,以减少对传粉者的风险,并保护地面筑巢蜜蜂的栖息地。
· 在种植过程中采取措施,防止异噁唑虫酰胺处理种子涂层磨损产生的粉尘对传粉者造成危害。
· 指导用户如何有效覆盖或收集已洒落的经处理种子或已暴露在土壤表面的经处理种子,并管理多余的经处理种子。
在上述拟议的缓解措施和针对八种濒危物种的PULAs相关公告到位的情况下,环保署的草案生物评估预测,使用异噁唑虫酰胺将不会对任何濒危物种的生存构成未来危险,也不会对任何指定的关键栖息地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