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产品特色明显,深受海外市场青睐。然而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部分出口农产品企业面临着海运舱位紧张、市场开拓困难等难题。南京海关积极落实海关总署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十条措施和南京海关18项细化举措,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技术优势为企纾困,助力江苏优势特色农产品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开拓海外市场。
打造“快车道”
7月28日,盐城恒辉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37吨水煮莲藕,经南京海关所属盐城海关检验检疫合格后装箱发往海外。
“受益于海关的‘绿色通道’,目前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半年后,下一步公司计划扩大莲藕种植,对莲藕深加工后出口,既提高产品附加值,又能增加基地亩产值。”该公司张经理说。针对莲藕等鲜活易腐农产品,盐城海关建立出口特色鲜活农产品清单,针对产品“鲜、活、急”特点制定监管方案,推行“预约通关、随到随验”等便利化通关措施,确保产品抢“鲜”出口。
除了莲藕,食用菌类产品对鲜度要求也较高。“蟹味菇、白玉菇最重要的是保持鲜度,我们刚开始对这些食用菌能否出口海外还很担心,主要对国外的法律法规要求不熟悉,也怕出口通关时间太长影响产品的新鲜度。”江苏康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孙靖说,“海关的指导让我们熟悉了目标市场质量标准和检疫要求,而且产品申报当天就可以拿到通关单和证书,让我们的食用菌产品能够及时销售到海外市场。”据统计,今年以来,南京海关共监管保鲜蔬菜、食用菌等鲜活食用农产品出口14.3万吨。
构建“连心桥”
今年以来,南京海关深化“企业问题清零”机制,从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出发,向出口农产品企业征集各类意见和建议,主动对接企业需求,采取各项保稳提质措施为企业纾困解难。
徐州是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大市,为保障农产品出口,南京海关所属徐州海关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目前已实现农产品执法检测需求全覆盖。徐州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作为江苏省内仅有的两家印尼农业部注册的植物源性食品农产品指定检测实验室之一,技术能力涵盖印尼要求的水果、蔬菜等两大类植物源性产品涉及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检测项目,认可的检测参数近千个,满足了本地大蒜、牛蒡、芦笋等特色农产品出口检测需求。为确保农产品“保鲜”通关,实验室还开通了农产品检测“绿色通道”,优化内部工作流程,做到报验、检测、出证、发证有机衔接,压缩检测时长约40%。
今年6月30日,徐州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通过目的国检测资质复审,取得新的检测资质文件,使企业享受了“在家门口就能做检测”的便利,出口的大蒜不需要运至外地检测,这不仅提高了通关速度,也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截至目前,南京海关实验室累计检测大蒜、牛蒡、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1745批次。
筑牢“监管网”
为提高出口种植场的监管效率,南京海关还采用科技化手段,利用智慧“无人机”开展对备案种植场监管,全面查看种植状况,提升备案种植场的定位精度,节约种植场面积测算时间40%以上,大大提升了监管效能。
“我们可以将无人机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导入到备案种植场监管‘云平台’中,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多终端访问该平台,快速索引、统计、分析种植场数据,后期将与地方农业部门共同完善平台建设,共享监管信息,构建协同高效的监管体系。”徐州海关核查二科科长邓菲说。
为助力农产品生产企业减负增效,南京海关不断优化核查作业方式,主动加强与地方市场监管部门的联系配合,共同完成核查事项的联合抽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件事”;开展采信第三方+企业自查结果认可模式改革,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采取采信第三方专业机构出具报告方式免于现场核查;深化“制度+科技”要求,探索实现远程音视频核查、网上文书送达的“云核查”。
下一步,南京海关将继续落实促进外贸保稳提质相关措施,着力释放政策红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保障农产品出口,着重惠企纾困保订单、稳市场,千方百计稳住江苏外贸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