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 年牛羊肉市场形势回顾
1.1 疫情阶段性影响牛羊供需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牛羊产业冲击比较明显,特别表现在疫情初期的牛羊肉生产与消费等方面。从生产来看,疫情初期牛羊正常生产运行受阻、生产成本增加,具体表现在交通管制造成区域性饲草料短缺、屠宰加工企业开工不足致使牛羊压栏、限制人流妨碍配种及春防技术工作、饲草料涨价抬高生产成本等方面;从消费来看,各省区因疫情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外出餐饮消费骤跌,居民户外牛羊肉消费大幅下降,外出不便、商超歇业、价格上涨是疫情初期居民牛羊肉消费减少的主要原因。全年来看,疫情对牛羊生产的影响有限、可控,且主要通过防控措施间接影响物资运输和生产周转,疫情发生后,国家和各级政府积极创建“绿色通道”、保障“产销对接”,鼓励相关企业尽快复产复工,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对牛羊产业的负面影响。总体而言,疫情及相关防控措施对牛羊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2020 年1 季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 年1 季度全国肉牛出栏1 047 万头,同比减少5.8%,牛肉产量156 万t,同比减少6.4%;全国羊出栏6 573 万只,同比减少8.3%,羊肉产量96 万t,同比减少7.7%。
1.2 产量小幅增加
尽管疫情冲击牛羊肉生产,造成1季度产量小幅下降,但伴随疫情防控常态化,牛羊肉产能恢复势头总体良好。从宏观背景来看,我国正处于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牛羊生产布局逐步优化、规模经营水平持续提升、综合生产能力显着增强。2020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牛羊生产,引导优化肉类消费结构。牛羊产业在推进乡村产业脱贫、产业振兴,以及促进居民膳食消费结构升级等方面都发挥着显着作用,牛羊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并未因疫情而转变。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先后出台《关于维护畜牧业正常产销秩序保障肉蛋奶市场供应的紧急通知》《关于解决当前实际困难加快养殖业复工复产的紧急通知》等政策文件,果断采取多项措施保障畜禽产品正常生产流通,积极鼓励屠宰加工企业加快复产复工,有效保障了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牛羊生产供应,这为全年的牛羊生产恢复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0 年后3 季度,我国牛羊肉产量逐季度加快恢复,全年产量小幅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肉牛出栏4 565 万头,同比增加32 万头,增幅0.7%,牛肉产量672 万t,同比增加5 万t,增幅0.8%,年末全国牛存栏9 562 万头,同比增4.6%;全国羊出栏31 941 万只,同比增加242 万只,增幅0.8%,羊肉产量492 万t,同比增加5 万t,增幅1.0%,年末全国羊存栏30 655 万只,同比增1.9%。总体来看,2020 年2 季度开始牛羊肉产能已超2019 年同期,4 季度牛羊陆续进入出栏高峰期,牛羊产能恢复增长的势头仍然强劲(表1)。
1.3 消费保持增长
疫情影响逐步减弱,全年牛羊肉消费总量明显增长。疫情初期,牛羊肉户外消费受冲击遇冷,但线上消费活跃、家庭消费有所增长。伴随疫情影响减弱、防控形势转向常态化,牛羊肉消费长期利好的态势没有改变。从产量与进口来看,后3 季度牛羊肉产量恢复增长,全年牛羊肉进口总量继续增加,体现出国内牛羊肉消费需求依然旺盛;从全国餐饮消费来看,3月份全国餐饮收入减少46.8%,此后降幅逐月收窄,10月份在国庆、中秋双节带动下餐饮收入实现年内首次转正,11 月份出现0.6% 的小幅下降,餐饮市场规模基本接近上年同期水平,全国餐饮市场复苏回暖的态势十分明显。有多方因素刺激牛羊消费、促进牛羊市场回暖。具体原因在于:
一是非洲猪瘟疫情与生产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下的猪价仍处高位,牛羊肉替代消费作用仍然显着。尽管2020 年3 季度以来猪肉产能逐步恢复、猪肉价格有所下降,但较常年猪价依旧明显偏高。特别是3、4 季度玉米等重要饲料原料涨价明显,抬高养殖业生产成本,猪价长期高位运行,带动牛羊肉替代消费增加。
二是居民膳食消费结构升级、肉类消费结构优化背景下牛羊肉消费增加有其必然趋势。我国仍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对牛羊肉等优质蛋白需求持续增加。同时,居民膳食营养需求转向提质导向,对消费品质、营养结构等方面的关注逐渐增多,牛羊肉消费在推进优化肉类消费结构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
三是牛羊肉消费形式多元,线上消费快速增加。在牛羊肉消费需求旺盛、消费总量明显提升的同时,消费渠道、消费方式逐步拓展,热鲜肉、冷冻肉、冷鲜肉等各种形式的牛羊肉均已占据重要的消费比例,各类熟肉制品和休闲便捷食品等牛羊肉精深加工产品的消费需求都在快速增长。此外,在农贸市场、超市等传统场所消费增长的基础上,牛羊肉线上消费也呈现日趋活跃的态势。
总体而言,在户外消费经历挫折的背景下,通过全年牛羊肉产量和进出口数据可以看出,全年牛羊肉消费逐步趋暖,消费需求仍显旺盛,消费总量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1.4 牛肉进口量增加,羊肉进口量小幅减少
近年来,在国内消费需求增长和国内外价差等因素影响下,我国牛羊肉进口快速增加。2020 年,牛肉进口继续增长但增速放缓,羊肉进口小幅回落。其中,牛肉累计进口211.83 万t,同比增加27.7%,进口额101.79 亿美元,同比增加23.8%;主要进口来源国为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乌拉圭、新西兰,占进口总量的比重分别为40%、23%、12%、11%、8%, 进口价格为4 805.33 美元/t,比上年下跌3.0%;牛肉累计出口96.65 t, 同比减少55.7%,出口额75.74 万美元,同比减少53.9%,出口价格为7 836.69 美元/t,比上年上涨4.0%( 图1)。我国自南美洲的牛肉进口量明显增加,自巴西、阿根廷牛肉进口量分别比上年增加112.4%、28.5%,自澳大利亚、新西兰、乌拉圭的进口量均有所减少。
2020 年,我国羊肉累计进口36.50 万t,同比减少7.0%,进口额17.44 亿美元,同比减少6.3%。主要进口来源国为新西兰、澳大利亚,占进口总量的比重分别为55% 和42%,进口价格为4 779.32 美元/t,比上年涨0.7%;羊肉累计出口1 726.36 t,同比减少11.7%,出口额1 937.90 万美元,同比减少9.8%,主要出口我国香港地区,出口价格11 225.35 美元/t,比上年涨2.1%(图2)。受全球羊肉生产、贸易的低迷态势影响,我国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羊肉进口量分别比上年减少12.2%、4.3%。总体来看,全球羊肉生产增速放缓,主要出口国羊肉有限供给、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生产贸易秩序、国际羊肉价格高位运行等是2020 年我国羊肉进口回落的主要外部因素。
1.5 价格继续上涨
2020 年,牛羊肉全年均价高位上涨,年内价格先跌后涨,但年内涨幅较上年明显收窄。1—2月,牛羊肉价格均延续上年的上涨态势,2 月份受春节节日效应拉动,牛羊肉价格分别达到峰值85.50 元/kg、82.33 元/kg。此后,牛羊肉价格在3—6 月均持续4 个月下降,较上年的连续2 个月下降时间明显拉长。7 月份开始,牛羊肉价格迎来新一轮上涨期,12 月份牛羊肉价格分别上涨至86.56、83.29 元/kg(图3)。总体来看,全年价格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全年价格高位运行。2020 年,牛肉最高价为86.56 元/kg, 较上年最高价82.28 元/kg 上涨5.2%,最低价为81.89 元/kg,较上年最低价68.36 元/kg 上涨19.8%;羊肉最高价为83.29 元/kg,较上年最高价79.94 元/kg 上涨4.2%, 全年最低价为78.19 元/kg,较上年最低价68.23 元/kg 上涨14.6%。
二是价格波动比较平稳。2020 年,牛肉最高价与最低价价差仅为4.67 元/kg,而上年这一价差为13.92 元/kg;羊肉最高价与最低价价差仅为5.10 元/kg,而上年价差为11.71 元/kg。因此可见,2020 年牛羊肉价格稳居高位,上下波动幅度不大。
三是涨价幅度逐月收窄。牛肉价格在3 月份达到22.8% 的同比涨幅后连续8 个月涨幅收窄,到11 月同比涨幅跌至4.0%;羊肉价格同样在3 月份达到17.3%的同比涨幅后连续8 个月涨幅收窄,到11 月同比涨幅跌至2.6%。12 月消费旺季来临等因素影响下,牛羊肉价格涨幅均有一定扩大。总体来看,2020 年牛羊肉价格年内涨幅较上年明显收窄,自7 月份开始的新一轮涨价态势比较平稳。
2 突出问题
2.1 牛羊供给依然偏紧,价格长期高位运行
近年来,牛羊产业一直维持紧平衡的供需格局,牛羊肉产品供给不足造成价格连年上涨。尽管牛羊涨价受到非洲猪瘟等多方因素综合影响,但供给不足仍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这种长期供给不足的态势直接导致牛羊价格步步高升,2019 年牛羊肉价格分别同比上升12.4%、15.7%,2020 年同比则继续上升14.8%、11.6%。快速涨价的背后是产能增长乏力,2017—2019 年牛羊肉产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6%、2.0%,而同期牛羊肉消费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4%、3.0%,产能增速明显低于消费增速,这也就造成牛羊价格快速上涨。
多个因素抑制牛羊供给规模扩大:一是饲草料区域性、季节性短缺,优质牧草供给不足,我国牛羊产业发展的资源约束长期存在;二是我国自2011 年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在牧区开展禁牧和草畜平衡,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牛羊饲养规模的扩大;三是牛羊养殖周期较长、生产成本与资金投入偏高,加之环保政策等因素影响,牛羊养殖扩产难度较大;四是基础母畜存栏不足且有下降趋势,养殖户母畜养殖积极性不强,抑制牛羊养殖规模扩大。2020 年供应偏紧还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疫情初期母畜配种、活禽交易等牛羊生产流通秩序受阻进一步加大了牛羊扩产难度。总体来看,2020 年牛羊供给偏紧、价格持续上涨的态势仍很明显,要特别关注和警惕长期高价对新疆、宁夏等牛羊肉主要消费区的影响。
2.2 规模经营水平偏低,综合生产能力不强
相较家禽、生猪等其他畜种,牛羊规模化养殖水平偏低,综合生产能力不强,规模经营效益未充分显现。2018 年肉牛年出栏50 头以上规模场占比为26%,肉羊年出栏100 只以上规模场占比为38%,综合生产能力有待提升。牛羊散养占据重要比例,舍饲养殖规模化水平仍处低位,养殖方式和技术手段比较传统,现代化的饲养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我国牛羊产业,特别是肉羊产业,多是由牧区放牧模式发展而来,较其他畜禽产业部门发展起步较晚、缺乏大型龙头企业。综合来看,牛羊产业规模化水平低的因素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牛羊养殖周期较家禽、生猪明显偏长,养殖资金投入较高且回收期高于其他畜种,这就抑制了企业投资牛羊产业的积极性;二是牛羊生产所依赖的牧草体系没有充分建立,牧草产量不足、布局不优是限制养殖规模扩大的一个主要因素;三是近年来活牛、活羊价格涨幅较大,饲草料价格也在同步上涨,饲养成本升高迫使扩群难度加大。
2.3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农区优势发挥不足
资源方面,牧草资源尤其是苜蓿等高蛋白优质牧草供给明显不足;环境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政策对牛羊养殖带来新压力,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牛羊产业正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挑战,特别是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牛羊产业亟需加快绿色升级、转型发展,面临如何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发展难题。尽管近两年对畜禽养殖业的环保督察力度有所松动,但从长远来讲,绿色高质量发展仍然是畜牧业的主要方向,牛羊产业仍不可松懈于资源环境约束的长期挑战。当前,牛羊产业的资源环境约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牧区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必然加强草地生态保护,适度减畜和禁牧,这迫使牧区可用的牧草资源供给进一步趋紧;二是我国耕地资源刚性约束下人畜争粮的矛盾日益凸显,口粮绝对安全的同时饲料粮和牧草的充分供给难以保障;三是环境保护与永续发展问题长期重要,牛羊传统养殖方式面临面源污染等诸多挑战。
另一方面,我国农区发展牛羊产业拥有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等多项优势条件,而这些优势仍未充分发挥。在农区发展牛羊产业的优势条件表现为:一是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可以为反刍动物提供基本的秸秆资源保障;二是靠近饲料粮主产区,能量饲料易于充分保证,可以有效降低饲料粮的运输成本;三是农区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相对便利,牛羊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比较优越;四是接近种植业产区,利于促进种养结合。当前我国农区牛羊产业发展力度不足,农区资源优势仍未充分发挥,这不利于我国牛羊产业突破当前的资源环境约束。
2.4 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持续,国际市场风险升高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牛羊生产的影响逐步减弱,但疫情的国际大流行趋势对全球牛羊产业冲击依然明显存在。截至2020 年12 月30 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过8 000 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177 万例,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0 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与此同时,疫情对全球粮食、畜禽的生产及贸易均带来冲击,正常生产秩序受到破坏,牛羊产能有所下降。尽管2020 年我国维持了牛羊肉总体进口增加的趋势,但牛肉进口增速明显放缓、羊肉进口小幅下降,国际市场和进口贸易仍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一方面,疫情冲击下多国牛羊屠宰加工企业出现停工停产,活畜运输、交易等多环节受阻或出现不便,我国也因疫情暂停对多家企业的牛羊肉进口,国外牛羊生产端不确定性明显增多,因疫情随时关闭的企业直接阻碍我国正常的牛羊肉贸易;另一方面,辽宁营口、安徽合肥、湖北武汉、福建厦门等多地均在进口冷冻牛肉等外包装上检测出新冠病毒,牛羊肉进口的安全风险明显升高,消费者对进口冷冻食品的消费信心受到冲击;此外,疫情影响下,牛羊肉生产、贸易等各环节的防疫成本明显升高,产品进口需要面临更高的安全检疫成本。
从目前的全球形势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仍将长期持续存在,疫情对牛羊产业造成的冲击依然十分显着,疫情持续扩散将进一步抬高牛羊肉的国际市场风险。
3 2021 年市场走势预测
预计到2021 年2 月牛羊肉价格上涨至新峰值,然后在5 月份前后触底反弹,至年末将持续上涨,全年价格仍将延续2020 年的高位运行态势,且较2020 年小幅上涨5%~10%。
3.1 短期走势
1—2 月份在元旦、春节双节拉动下,牛羊肉价格将继续上涨,并在2 月份达到新峰值。从供给来看,3 季度末牛羊存栏环比分别增4.0%、2.1%,且新冠肺炎疫情对牛羊生产的影响基本消退,伴随出栏旺季来临,牛羊供给将明显扩大;从需求来看,多因素刺激牛羊肉消费需求增长:一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消费提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国庆期间全国零售和餐饮重点监测企业日均销售额同比增长4.9%,且10 月份餐饮收入开始实现正增长;二是冬季牛羊肉季节性消费和节日性消费明显增加,特别是元旦、春节等节日来临,将刺激牛羊肉消费需求扩大;三是猪肉价格仍处高位,牛羊肉替代消费作用仍然显着。综合来看,在季节性消费旺季形势下,后期牛羊肉价格将继续保持稳中有涨态势,预计2021 年2 月份牛羊肉价格或将超过2020 年最高价达到新峰值。
3.2 全年预测
从2021 年全年走势看,牛羊肉价格有望继续保持高位,并呈现一定的季节性特征。3 月份开始肉类消费将有所下降,且进入出栏淡季,牛羊肉价格将小幅下跌。7、8 月开始在消费增长拉动下,牛羊肉价格上涨态势将进一步显现,至第二年春天一直延续小幅上涨态势。总体来看,2021 年价格将主要受国内供需、进口贸易、替代品价格等因素影响。从国内供需来看,2021 年牛羊存栏有望增加,但涨幅不大,牛羊肉产能将会小幅平稳扩大,而消费增长仍有加速趋势,国内供需紧平衡格局不会改变;从进口贸易来看,2020年的进口增速已显放缓趋势,全球疫情依然严峻背景下2021 年国外牛羊肉产能恐难增长,预计牛羊肉进口将会进一步放缓;从替代品价格来看,预计2021 年猪肉价格将有明显下降,牛羊肉替代消费作用或有减弱。综合各因素,预计2021 年价格仍将高位运行,且较2020年价格约小幅上涨5%~10%。
4 政策建议
4.1 多措并举扩大产能,积极调控稳定价格
要推动牛羊产业加快发展,着力提升牛羊产能增长速度,确保牛羊肉市场充分有效供给,积极促进牛羊价格平稳运行。一是要加快推进牛羊良种选育与推广,通过现代牛羊良种扩繁体系助力养殖户牛羊良种升级,及时淘汰性能落后的品种;二是要做好本土牛羊良种资源开发,切实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本土的良种优势,促进不同品种优势性能的充分结合;三是要革新牛羊养殖技术与观念,积极引进和发展现代牛羊养殖技术,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动养殖节本增效,积极提升牛羊生产效率;四是增强优质牧草供给能力,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提升天然草原生产力,加强对农区滩涂和南方草山的资源开发,建设农牧交错带高标准牧草生产基地;五是加强对牛羊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创新多种形式的金融扶持体系,有针对性的化解牛羊养殖成本问题;六是实施基础母畜良种扩繁计划,优化基础母畜生产布局,培育一批性能优良的基础母畜。此外,要特别加强市场预测预警工作,积极调控牛羊肉价格,促进价格平稳运行。
4.2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构建现代养殖体系
在不同的农区、牧区依据地理条件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积极引导牛羊养殖主体通过改造提升养殖设施等方式扩大养殖规模和提升标准化养殖水平。首先,鼓励发展牛羊家庭牧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对于中小养殖户要支持创办家庭牧场和牧业合作社,对于大型企业要支持发展牧业龙头企业和“公司+ 合作社+ 牧户”的发展模式,鼓励新型主体以产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积极开展合作和联合经营;其次,鼓励新型经营主体与中小养殖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支持牛羊养殖龙头企业对中小养殖户专业化生产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进中小养殖户与新主体通过统一生产、统一服务、统一营销、技术共享、品牌共创等方式形成稳定的产业联合体;此外,要为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必要的社会基础保障,积极发展牛羊生产性服务业,建立完善的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不断健全基层社会化服务,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的畜牧科技服务企业,鼓励在良种繁育、饲料营养、疫病防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开展比较全面、实用的科技服务。
4.3 促进农牧循环发展,提升绿色养殖水平
在农牧交错带和农区积极发展农牧结合的牛羊养殖模式,有效推进农牧业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能量转换,以绿色发展推进牛羊业的高质量发展。发展牛羊产业的农牧结合需要综合考虑选址布局、资源优势、协作动能等多方面因素,并以追求种植业、牛羊养殖业互利共赢基础上的最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目标。在种植业与牛羊养殖业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各种关系和联系,这需要建立农牧结合协作机制来实现二者更好的配合与发展。一是鼓励生产主体内部发展农牧结合,把生产主体内部的农作物种植与牛羊养殖天然结合,实现粪污内部消化、资源内部利用,满足生产主体利益诉求和外部环境生态诉求;二是优化农作物种植与牛羊养殖的空间匹配,避免长距离的牧草运输或粪污运输,合理分配农牧2 个产业间的空间布局,积极缩短运输距离、降低运输成本;三是搭建农牧结合合作平台,为专业化农作物生产主体和牛羊养殖主体提供合作机会并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此外,政府应当加强在农牧循环和绿色发展方面的政策支持,尝试构建牛羊养殖的资源环境补偿机制,创新牛羊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多元化实现模式。
4.4 强化产品安全检疫,拓展牛羊进口渠道
为保障我国牛羊肉品质安全和充分供给,一方面要在国内严把动物防疫和质量安全关,另一方面要在国外拓展多元化的牛羊肉进口体系。
国内方面,重大动物疫情已成为威胁畜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牛羊产业要格外注重疫情防控。一是要建立动物防疫主体责任制,层层确立各级各地防疫主体,明确责任范围;二是建立完善的牛羊防疫制度,促使防疫工作有章可循;三是坚持疫情分区防控,规划建立牛羊运输通道,保障活畜安全跨区调运;四是着力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建立现代、完备的检疫体系,加快实施重大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同时,冷冻食品安全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应当特别注重进口冷冻食品和国内冷链运输产品的质量安全。当前,为应对各种畜禽疫病传播难题,国家积极鼓励发展冷链物流,推进运活畜向运肉转变,冷鲜肉和冷冻肉的运输将会大幅增长。而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冷链物流的防疫工作极为严峻,应当特别加强在冷链环节的安全检疫工作,保障牛羊肉安全供给。
国际方面,要积极应对全球形势变化,着力分散牛羊肉进口贸易风险。一是坚持扩大在畜牧业领域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争取更多的合作主动权与参与话语权;二是坚持牛羊肉进口多元化,积极拓展进口渠道,分散过度集中化的进口风险;三是创新牛羊肉进口模式,通过拓展海外农业合作、收购海外企业、组建牧业合资公司等方式拓展多元化的新型牛羊肉进口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