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猪肉价格继续下行,进口量未来将走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8-02-12 08:59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 邵海鹏    浏览:130 原文:
核心提示:距离传统农历春节仅有5天时间,国内猪价继续下行趋势。搜猪网数据显示,2月9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6.54元/斤,较前一日下跌0.18元/斤,较去年同期8.56元/斤下跌2.03元。在猪肉价格继续保持平稳的状态下,生猪价格还处于周期性调整中。
   距离传统农历春节仅有5天时间,国内猪价继续下行趋势。
 
  搜猪网数据显示,2月9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6.54元/斤,较前一日下跌0.18元/斤,较去年同期8.56元/斤下跌2.03元。
 
  在猪肉价格继续保持平稳的状态下,生猪价格还处于周期性调整中。
 
  2018年行情将好于预期
 
  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猪价先跌后稳。自2016年年中以来,猪价整体下行,截至2017年年底,猪价从最高的11元/斤,跌至最低6.4元/斤,累计跌幅达到40%。
 
  以2016年年中为时间节点,再往前推至2014年1月,为本轮“猪周期”的起点。
 
  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17年的走势,从变化幅度来看,可以分成两段,上半年大幅下跌,下半年总体平稳,猪肉价格绕着每斤7元上下震荡。不过,以月份来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具体来说,第一个阶段为5月底之前,猪价持续大幅度下跌。全国瘦肉型生猪平均价格从1月份的每斤9.2元,下降到5月底的6.4元,跌幅达到了30%。第二阶段是6月初,价格开始平稳上涨,从6.7反弹到9月初的7.6元,涨幅才不到15%。第三阶段是10~11月份,小幅回落了2个月,回落幅度比较小,从7.5左右掉到6.9元。到了12月又出现了一小波上涨,从6.9涨到了2018年1月9号的每斤7.6元。
 
  对于养猪人的盈利情况,冯永辉认为,2017年盈利水平只有上一年的一半,跌幅较大,但也处于稍微偏高的状态。到今年2月,基本上就回落到成本线附近。
 
  对于本轮猪周期,冯永辉称,根据前两轮猪周期的情况,2016年是金猪年,2017年是银猪年,2018年是铜猪年,2019年就是铁猪年。也就是,2016年挣钱,2017年挣的钱少,2018年下跌到成本线,甚至有亏损,2019年进入周期性底部。
 
  冯永辉表示,今年的行情不一定会跟过去一样。原本预期会有半年时间的亏损,如今来看,会比预期好一些。
 
  多重因素拉长猪周期
 
  考虑到我国每年畜禽废弃物有40%未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既造成环境污染,又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以往的猪周期,影响因素只有两个,一是市场,二是疫情。而在本轮猪周期中,环保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同时对于环保因素的作用,也要有一个客观评价。
 
  冯永辉称,环保政策可不会看猪周期的脸色行事,无论养猪人赚钱与否,都会一样严格。在2016年养猪行情非常好的时候,任何企业和个人都难以抑制扩大产能的冲动,“养殖户会跟发疯了一样,拼命增加母猪存栏量,因为养一头猪利润都会达到1000元,谁会拒绝?”
 
  如今,环保政策抑制了这样的冲动。冯永辉说,环保政策的严格,相对牵制了产能的增长,否则母猪存栏量会向脱缰的野马一样。2017年的行情,利润只比上一年缩水了一半。但在2011年的那一轮猪周期,下一年盈利水平就缩水了70%,当时就是因为没有环保因素制约,产能疯狂扩张,导致生猪产能大增,猪价跳水。可以这样说,环保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拉长了本轮的猪周期。
 
  当然,从行业基本面上分析,规模化养殖场的进一步增加,能繁母猪的生产效率提高,以及全国生猪出栏体重的提升,共同推动了本轮猪周期的弱化。
 
  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环境保护税法》,对养殖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法律规定,农业生产排放的应税物可以免税,规模化养殖场除外。对存栏规模达到或超过50头牛、500头猪或者5000羽鸡(鸭)等禽畜养殖场征收,低于这个规模的暂时没有规定。养猪场存栏500头及以上的养猪场需要缴纳空气污染税,水污染税,和猪粪的固体废物污染税,按照规定每个污染当量缴纳1.2元~1.4元的环保税,并且将定价权力交给地方。
 
  此外,税法的相关规定,还将从根本上推动整个生猪养殖产业的升级和结构调整。
 
  生猪养殖趋势
 
  当前的养猪业格局,将因上述多重因素产生深远的影响,未来“南猪北养”的局势不可逆转。
 
  2015~2016年,国家相关部委先后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通知》、《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等文件,对生猪产能重新进行调整,规划综合考虑了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禀赋、消费偏好和屠宰加工等因素,将全国养殖区域分为重点发展区、约束发展区、潜力增长区、适度发展区。
 
  2017年8月,农业部发布的《关于加快东北粮食主产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东北地区要实现肉类占全国总产量的15%以上的生产目标。
 
  就猪肉生产而言,这意味着,全国年出栏7亿头生猪的话,东北三省要实现至少出栏1.05亿头生猪,将成为我国生猪出栏的重地。
 
  当然,东北地区自身也具备着一定的资源优势。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后,各地区玉米的价差逐步趋于合理,东北地区玉米价格较低,有利于生猪养殖成本的控制。尽管目前东北仍面临着物流问题,但是在政策的推动下,产业转移的动力已经大大增强。
 
  政策引导自然引起养猪企业的高度重视。未来五年,广东温氏、河南牧原、四川天兆、深圳金新农等20个企业计划在黑龙江省投资800亿元,形成4000万头生猪生产能力。
 
  再回过头来看,猪肉收储政策及补贴政策的调整。从2015年起,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联合发布公告,对3.0版本的生猪市场价格调控预案进行修订,将红色、黄色及绿色区域的最低猪粮比全部下调,且取消了前两版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补贴政策。这意味着,今后国家不会再过多以行政手段干涉市场的价格运行。
 
  从中国生猪市场的发展来看,自2003年以来,中国猪市已经走完三个完整的猪周期,这三个周期中两个波动幅度最大的周期均是受到疫病带来的直接影响。近几年疫病对猪市影响减弱了许多,但是从历史来看,疫病仍然是影响市场价格波动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
 
  猪肉进口未来会保持高位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养殖、猪肉生产与消费大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猪肉产量5340万吨,再加上我国从国外进口的122万吨猪肉量,全年中国的猪肉消费总量接近5500万吨,约占肉类总产量的64%,仍然占据国人肉类消费的主体。不过,相较于1985年的85.9%来说,已经呈现下降趋势,未来可能还将继续走低。
 
  根据农业部印发的《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预测,伴随人口增长、收入增加和城市化进度,将拉动我国猪肉消费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至2020年,我国猪肉消费量比“十二五”末增长250万吨,生猪产业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提到,未来的发展方向要稳步提高规模比重,规模场户成为生猪养殖主体,至2020年,全国目标出栏500头以上比重达到52%。这意味着,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将会取得阶段性成果,从而在中国的养猪史上开启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此外,《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5-2024)》中,未来中国猪肉人均占有量将达到45.24千克/人/年。而《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 年)》显示,到2020年,中国全面两孩政策效应充分发挥,生育水平适度提高,人口素质不断改善,结构逐步优化,全国总人口达到14.2亿人左右。
 
  这意味着,中国的猪肉消费总量将达到6424万吨左右,相比2017年增长20.3%。
 
  至于国际进口猪肉,2016年,我国进口猪肉总量达162万吨,进口量同比增长108%,达历史新高。随着国内猪价下行,以及国外生猪价格的回升,国内外猪肉价格的价差有所缩小,进口数量开始下降。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进口猪肉量为122万吨,同比减少24.9%。
 
  业内分析称,国内猪肉和进口猪肉是竞争关系,进口猪肉有价格优势就会进口。中国猪肉生产在2017年已经开始恢复,2018年生猪及猪肉产量将会持续稳中有增,猪价处于猪周期的下跌通道。因此,在2017年猪肉进口量下降的趋势下,2018年将会继续下降,很难再出现2016年的峰值水平,但是未来中国进口猪肉数量也仍会保持高位水平,不太可能回落至2014年之前的水平。
 
  这其中的原因包括,一是,中国猪肉生产成本仍然偏高,再低都不可能低到国外的成本,即便是成本线上30%的位置都很难。比如,美国的成本只有每斤3元,30%以上就是每斤4元。而中国的猪价跌到5元以下,全国养猪人就会深度亏损。二是进口猪肉在配额时代,可以对进口控制,但如今是进口备案,依靠的就是价格竞争力。三是,中国国际贸易政策近年比较开放,进口肉类口岸持续增加。
 
  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有67个进口肉类指定口岸,专用冷库容量78.15万吨。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数量比2016年增加10%,比2015年增长50%以上。
 
  业内预计,2018年中国进口猪肉量相比2017年将会有所滑落,但仍保持高位,预计会降低20%,进口量在100万吨左右。
日期:2018-02-12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