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广东清远检验检疫局助力英德红茶出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7-01-16 11:03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浏览:237 原文:
核心提示:随着英红扩种带来了产量增加,英红在国内的销售也遭遇了瓶颈。压力之下,如何助力英德红茶走出困境,实现出口,不仅是当地政府和红茶企业的迫切要求,也是广东清远检验检疫局的职责所在。
    新年伊始,万物春荣。望着手中沉甸甸的出口备案证书,英德市积庆里、德高信、八百秀才3家企业负责人心中感慨万千:半个多世纪过去,曾经代表英德荣耀的“红茶”,终于再次获得出口“护照”,英德红茶的辉煌有望在这一代续写……
 
    英德红茶曾是广东出口换汇的主要农产品之一,1963年英女王在盛大宴会上用其招待贵宾,受到高度的称赞和推崇,之后便被列为王室用茶,因此名扬天下。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由于出口标准的大幅提升、成本高居不下等原因,曾经的英国皇室用茶,出口近乎为零。即使有少量销往国外,也是有品种、无品牌的“有姓无名”状态。随着英红扩种带来了产量增加,英红在国内的销售也遭遇了瓶颈。压力之下,如何助力英德红茶走出困境,实现出口,不仅是当地政府和红茶企业的迫切要求,也是广东清远检验检疫局的职责所在。
 
    深入调研
 
    “英德红茶是当地的特色品牌,我们一定要加大帮扶,力促其顺利出口。”清远局局长区奕澄在局务会议上如是强调。清远局高度重视英德红茶的出口帮扶工作,主动对接当地政府,深入企业抓调研打基础。自2015年以来,清远局党组多次与英德市政府领导座谈沟通,掌握地方政府对英德红茶的发展规划,鼓励其引导茶企走出“国门”,重新打响“英红”品牌;同时,带队到英德市积庆里茶叶有限公司、八百秀才茶叶有限公司等茶企调研,现场把脉,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增强茶企对红茶的质量安全意识与红茶自主品牌创建的认识,坚定其出口信心。自2013年首届中国英德红茶文化节成功举办以来,主打产品英红九号种植面积已达2.5万亩。而按照规划,英德力争到2017年建设现代标准化茶园15万亩,产量3万吨,以英红九号为主,打造成为国内最大的高端红茶基地。
 
    通过深入调研,清远局向清远市委市政府报送了《关于报送四项措施助推我市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报告》,协助质检总局、广东检验检疫局与清远市政府于2015年11月签订《关于扩大清远市动植物及其产品进出口 推动绿色发展合作会谈纪要》,全方位、多层次、大力度地促进红茶出口。
 
    因地制宜
 
    “如果贵厂还有存货,我马上与你们成交。”2015年的茶博会,英德红茶以其独特的风味名气上涨,受到众多国外客商的青睐。但基于无出口资质,英德红茶只能蚂蚁搬家式的少量出口,这远远不能满足国外客商的需求,茶企的出口意愿愈加强烈。
 
    但目前清远茶企多是老厂,厂房简陋、设备陈旧、加工环境卫生条件欠佳,同时深陷市场低迷、销售困难、传统模式发展无力的经营困境。为让清远茶企走出自身局限与行业低迷的双重困境,顺利取得出口资质,清远局因地制宜,为茶企开具了多剂处方。一是将政策、法规、标准等亲自送到英德红茶企业,让茶企明白只有同时取得《出口茶叶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证书》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茶叶方能走出国门。二是指导茶企规范茶叶种植基地源头管理,落实自检自控方案,完善茶叶从基地、初制、精制到出口企业全链条监管体系,形成以“强化源头管理,突出中间自律,加大终端追溯”的模式。三是面对茶企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人员欠缺等现状,充分发挥技术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为茶企提供检测技术培训、检测便利等服务,协助茶企完善自身实验室建设,提升茶企的质量自控能力。
 
    根治顽疾
 
    “按照现有的条件,我们已经做的够好了。”面对清远局工作人员对茶叶种植基地的源头监管、茶叶加工过程的卫生控制和产品的质量安全等方面提出的更严格要求,很多茶企都产生了质疑。确实,曾经英德红茶就因茶树良种资源丰富,栽培管理技术科学,加工工艺技术先进,茶叶品质优异,成为我国出口红茶第二套标准样和我国三大出口红茶(英红、滇红、祁红)之一。然而,近年来国际对茶叶质量安全要求日趋严苛,特别欧盟,几乎每年都要对茶叶农残限量标准进行修订,茶叶农残项目达400多项,对出口茶叶的产品质量、企业管理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一背景下,清远局将检验检疫工作融入到企业管理体系的建立和革新中,引导茶企适时摒弃传统行业的一些旧观念,推陈出新,建立从源头到产品,全方位立体式监管机制,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水平,从而推动茶产业由茶叶传统制作向传统与现代标准化兼容转变。清远局还抓茶企的龙头示范效应,鼓励茶叶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自有品牌,整合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茶企群体,提高国际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改变英德红茶“有姓无名”的现况。
 
    如今,英德红茶已正式入驻中国茶业博物馆品牌馆,品牌价值达到12.77亿元。 《中国国门时报》
 
    缺陷消费品召回质量发展中的大趋势
 
    消费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2016年,宜家“夺命”抽屉柜、三星NOTE7“爆炸门”等事件一度引起媒体热炒,也让“召回”一度成为消费者关注的年度热词。实际上,对缺陷消费品实施召回已经成为各国市场安全监管的重要措施,我国对缺陷消费品的召回监管也不断加强完善。
 
    “缺陷召回”是责任 强化监管成共识
 
    目前,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均已建立了比较成熟的消费产品召回制度,并出台了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确保落实。例如美国《消费品安全法案》就对消费品的风险报告、召回管理等制定了详细的条款。企业如果发现产品存在严重安全缺陷而不履行法律责任主动报告和召回就可能面临起诉,甚至遭遇高达数百万美元的天价处罚。据CPSC官网公开的信息,2015年到2016年间,CPSC已对超过13家企业累计开出高达5000万美元的民事罚款,被处罚企业包括美国、韩国、中国等国的多家知名企业。
 
    我国在缺陷产品召回方面起步稍晚,但近年来监管强化的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2016年1月1日,质检总局正式施行《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随着消费安全需求的提高,对发现隐患的产品实施主动召回已经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可以说,“召回不可怕,可怕的是有问题却不召回”的观念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新规满一年 召回已超200起
 
    《管理办法》的出台意味着我国对市场上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消费产品有了明确的召回管理要求,实施一年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已成为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有力依据。
 
    《管理办法》明确生产者是召回第一责任人,对于进口商品的进口销售商也将被视为生产者,实现了对国内市场消费品的全面覆盖。《管理办法》也规定,除了生产者外,经营者如果发现存在安全缺陷的消费品,应当立即停止销售、租赁和使用,同时有义务向质检部门报告,并向生产者通报,协助生产者召回。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质量问题都属于必须召回的“缺陷”,根据国际通行的召回规则和《管理办法》的定义,“缺陷”是指由于设计、制造、警示标识等原因导致的在同一批次、型号或类别的消费品中存在的不符合相关标准,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
 
    根据质检总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10月31日,我国已实施消费品召回215次,涉及数量591.93万件。其中儿童玩具及用品147次,涉及28.65万件;电子电器产品41次,涉及285.56万件;其他消费品27次,涉及277.72万件。我国的缺陷消费品召回工作已逐渐实现常态化。
 
    进口消费品有缺陷 主动报告保权益
 
    作为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应当提高维权意识。特别是近年来跨境电商异常火爆,市场容量不断增长,进口消费品质量问题也屡屡出现,安全风险防范不容忽视。
 
    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一方面,要增强质量安全意识,及时关注质检总局等权威部门的风险预警信息,了解权威资讯;另一方面,在使用消费品的过程中,若发现存在安全缺陷的情况则可向质检总局消费品风险评估中心及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反映,如果发现进口消费品存在质量隐患,则可向当地检验检疫部门反映。若发现自己购买的产品遇到召回,也应配合经销商和生产商开展的召回行动,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日期:2017-01-16
 
 地区: 中国 广东 清远市
 行业: 茶叶 进出口
 标签: 出口 红茶 广东 检验检疫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