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玉米临储将成历史 多措并举解决玉米销路问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6-04-26 13:12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 刘祎辰    浏览:114 原文:
核心提示: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发布会,请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介绍当前粮食工作有关情况。今年粮食工作可以说有很多新的变化,比如新的价格机制正在形成。那么,发布会上传递出了哪些信息?回应了哪些热点呢?
    央广网北京4月26日消息(记者刘祎辰)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发布会,请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介绍当前粮食工作有关情况。今年粮食工作可以说有很多新的变化,比如新的价格机制正在形成。那么,发布会上传递出了哪些信息?回应了哪些热点呢?
 
    今年粮食工作有很多变化,很重要的一个是今年3月,明确玉米临储退出历史舞台。今年的玉米收购会不会出现“卖粮难”呢?对此,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表示,在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进程中,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级粮食部门要高度重视、解决好农民玉米的销路问题,多措并举,搞活玉米流通,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改革后,一是多元主体的市场化收购会成为玉米收购的常态,国家和地方政府将加大玉米收购的信贷支持。二是要求国有粮食企业要带头入市收购。三是要求组织动员广大的饲料企业、玉米的加工转化企业、食品的加工企业,都要加快玉米转化加工,变储存粮为粮库,流通市场等等。
 
    由于近年来国际粮价走低,形成国内国际价格倒挂的情况,同时国内粮食库存达到历史最高位。有人认为,可以继续加大进口,依赖国际市场,保证粮食供应。对此,任正晓表示,当前粮食高库存不是常态,不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形成高库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低价进口的粮食挤占了国产粮食市场销售空间,同时受到国际国内经济下行的影响,一些加工企业开工率不足,但这些因素都会随着经济和环境关联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会成为长期支撑粮食库存增长的动力。一旦出现粮食减产,经济复苏好转、国际粮食供求趋紧的情况,国内外粮食市场马上就会出现传导反映,粮食库存有可能迅速下降,因此,不能够以眼前粮食高库存来断定我国粮食形势已经高枕无忧,必须要将粮食安全握在中国自己手里。
日期:2016-04-26
 
 地区: 中国
 行业: 粮油
 标签: 国家粮食局 国务院 粮食 玉米 价格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