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讯 据台湾“中央社”消息,台湾地区日前公布一项研究发现,2至12岁儿童尿液中的塑化剂浓度每增1倍,智商成绩会降低1分,由于塑化产品广泛存在于生活中,建议少用或使用前后洗手。
台湾地区研究机构26日在台大医院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政策成果发表会。由研究员王淑丽报告《塑化剂等食品相关污染物与健康》。
王淑丽研究团队建构长期出生世代追踪研究,共招募430位孕妇并蒐集尿液检体,之后每隔3年追踪访视母亲与小孩,也收集同孩子在2、5、8及11岁的尿液检体,进行神经认知功能评估。
研究采贝氏及魏氏量表,王淑丽研究团队发现,2至12岁儿童暴露在环境中塑化剂浓度每增1倍,智商成绩会减少1分,研究成果已在今天年中刊登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
王淑丽长期投入塑化剂研究,她说,塑化剂是无色、无臭、无味,常温是液态的物质,可增加塑胶材料的柔软性,或做为材料液化的人工添加剂,常见的塑化剂包括DEHP、 DnBP、BBP、DiNP等。
她说,这些塑化剂常使用在日常生活用品,如儿童玩具、塑胶袋、壁纸、化妆品、人工皮革、黏着剂、地毯、塑胶容器、汽车内装与座椅等,在PVC材质的血袋、软管等医疗器材中也常见。
王淑丽指出,儿童早期、持续性地暴露在塑化剂可能影响日后认知功能发展,建议孕妇应少用含塑化剂产品,儿童在玩具使用后与吃东西前应多洗手,尽可能避免幼儿将玩具等物品放入嘴内,同时也要降低环境塑化剂暴露。
本文由食品伙伴网编译,供网友参考,食品伙伴网提供欧盟、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东南亚、西班牙等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合规咨询服务,欢迎垂询:0535-2129301,Email:vip@foodmate.net、news@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