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中澳自贸协定倒逼中国牛羊养殖企业转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4-11-19 08:16 来源:一财网 作者: 邵海鹏    浏览:173 原文:
核心提示:11月17日,历时九年的中澳自贸协定谈判结束。中国进口澳大利亚牛羊肉征收的综合关税将在8-9年内逐步取消。即便征收关税,澳大利亚进口牛羊肉价也低于国产肉品,逐步取消关税,将对中国牛羊肉市场造成冲击。

    11月17日,历时九年的中澳自贸协定谈判结束。中国进口澳大利亚牛羊肉征收的综合关税将在8-9年内逐步取消。即便征收关税,澳大利亚进口牛羊肉价也低于国产肉品,逐步取消关税,将对中国牛羊肉市场造成冲击。

    近年来,我国居民牛羊肉消费持续快速增长,但受生产成本上升、发展方式转型、自然灾害和疫病多发等因素影响,牛羊肉生产增速减缓,2013年,全国牛肉、羊肉产量分别为673.2万吨和408.1万吨,比2000年增长31.2%和54.5%,年均增长2.1%和3.4%。另一方面,牛羊肉价格连续上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市场供应偏紧,较为依赖进口。

    蒙羊牧业总裁闫树春曾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中国当前的肉羊产业仍处于传统畜牧业阶段,产业科技化专业化程度较弱,饲养水平与生产效率较低,这直接影响了中国羊肉产品的实际供给水平。

    畜牧大集网农业分析师陈小莺说道,如今中国对国外进口的牛羊肉征收12%的进口关税以及13%的增值税等税费,即便如此,进口的牛羊肉在价格上仍占有相当优势。

    闫树春说,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肉羊产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还不具备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整体供给能力亟待增强。这其中的原因包括,政策环境、肉羊品种、饲养方式、生产效率、技术水平等。

    黑龙江省肉类协会会长陈希滨对媒体表示,未来五年,中国牛羊肉行业将从粗放型经营走向集约式经营,溯源体系、规模化和资本化经营、标准体系三大“硬杠”将是决定企业和行业发展的关键。

    面对生产消费结构的变化,中国制定针对性的进出口政策、国际贸易政策和对外投资政策,鼓励企业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深入推进农业“走出去”战略,在全球范围内谋划我国农产品的供需平衡。

    伴随这次中澳自贸区的建立,携价格优势,农产品贸易量会大幅增加。对消费者来说,将会享受更多优质平价产品。对国内生产企业来说,将被倒逼产业转型,提高竞争力。

    作为农业大国,澳大利亚虽然在全球牛羊肉生产大国中排名并不靠前,但是因其国内需求较少,相当一部分用来出口,是全球第二大牛羊肉出口国。2009年下半年以来,澳大利亚对华牛羊肉出口显著增长。根据商务部网站,2013年,中国成为澳大利亚羊肉的最大出口目的地。澳大利亚羊肉在中国羊肉市场所占份额仅次于早先已经与中国签署过自贸协定的新西兰羊肉。至于牛肉,中国成为澳大利亚牛肉第三大进口国,仅次于日本、美国。2013年,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接近1/3(28.1%),其中牛羊肉对华出口约占1/5(17%),羊肉对华出口占25.7%。

    之所以分批取消关税,设置长达9年的逐步免税缓冲期,东方艾格农业分析师王晓跃对本报记者解释,这为开放政策带来的肉制品大幅降价所带来的产业损失提供了缓冲时间,国内养殖企业应该抓住这个机会窗口。

    作为澳大利亚的邻邦,新西兰早在2008年4月与中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如今中国是新西兰最大的羊肉进口国,2013年。中国消费新西兰羊肉77610吨,比上年增长78.1%。

日期:2014-11-19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