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警惕:人畜共患病布鲁氏菌病疫情“抬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2-06-02 10:02 来源:新世纪  浏览:1362 原文:
核心提示:一种曾经被有效控制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层层失守的防疫体系下危害重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布鲁氏菌病研究室的专家王大力说:“现在疫情是全国有记载以来较严重的时期。”他并不否认,严重程度已超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记者 徐超 张艳玲

  5月14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布鲁氏菌病研究室的专家王大力接到了一个赶赴湖南处理疫情的紧急通知——只有当疫情较为严重时,他才需要前往事发地。王大力前往应对的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它与SARS和艾滋病等同被列为乙类传染病;根据《动物防疫法》,则归为“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的二类疫病。

  该病在中国曾一度于上世纪50年代十分猖獗,但到七八十年代得以有效控制,发病率大幅下降,处于低发期。

  然而,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又一路上扬,至今达到新高峰。1996年,全国发病率为0.09人/10万人;2011年,发病率升为2.77人/10万人。十几年间,发病率已经增加30倍,对应的发病人数则多达38151人。布鲁氏菌病以往多发于北方畜牧业集中的地区,但目前疫情扩散至南方,全国除海南省外均有疫情报告。从未出现过布鲁氏菌病的广州,疫情自2005年开始亦逐年上升。

  2011年9月,以动物疫病防治研究闻名的东北农业大学被曝出师生28人突患布鲁氏菌病,事后查明,乃购买未经检疫的羊进行动物实验所致,相关学院的院长和院党总支书记被免职。布鲁氏菌病的回潮由此揭开冰山一角。

  事件引发舆论哗然,但该病疫情并未由此得到有效遏制,反而加剧。2012年5月11日,卫生部联合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地方各级卫生、农业部门联合开展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和处置,并面向高发人群开展防治。通知称,近年来,中国布鲁氏菌病病例逐年增加,疫情影响区域呈扩散趋势,防控形势严峻。“现在疫情是全国有记载以来较严重的时期。”王大力说。他并不否认,严重程度已超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通知全文:卫生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据统计,70%的动物疫病可以传染给人类,75%的人类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或动物源性食品。2012年5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下称《规划》),将包括布鲁氏菌病在内的16种疫病划为优先防治的国内动物疫病。《规划》指出,目前动物疫病的流行状况更加复杂。

  重现江湖

  2011年秋冬时节,家住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大滩镇南窝铺村的46岁的张丛福突然反复发烧,浑身乏力。起初以为是感冒,在村里医生治疗无效后,他被家人送往丰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结果显示,他已感染布鲁氏菌病并且转入慢性期。

  一个多月后,张丛福的妻子张国琴亦出现类似症状。尽管夫妻二人已服药治疗,但身体大不如前,“只要干活多了就会觉得身上没劲,骨头像软了一样,浑身猛出虚汗。”张国琴称。张丛福家里共饲养了60多头羊,他负责这些羊的管理,包括接生,张国琴也会帮忙打理。据医生分析,夫妻俩正是因为与羊只的近距离接触才感染布鲁氏菌病的。布鲁氏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1887年,苏格兰病理学家和微生物学家戴维·布鲁斯爵士(David Bruce)确定了该疾病与一种细菌之间的关系,该病菌后来被命名为布鲁氏菌。

  布鲁氏菌能够在患病牲畜的分泌物、排泄物及死畜的脏器中生存四个月左右,在食品中则能生存两个月。人感染布鲁氏菌后,典型症状是浑身无力、持续发烧,严重的可能诱发脑膜炎、睾丸炎等并发症,病菌还会侵袭患者生殖系统,对生育能力造成伤害。

  由于布鲁氏菌在网状内皮细胞内繁殖,药物作用难以达到,因此,在发病后急性期的三个月内治疗会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而进入慢性期的治疗则显效慢、易复发。布鲁氏菌病的症状类似于普通发烧感冒,很容易延误治疗时机转入慢性期。人感染布鲁氏菌主要通过三种途径: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胎盘或带菌鲜奶;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内脏;因病菌污染环境后能形成气溶胶,所以病菌还可通过呼吸道感染。

  张丛福夫妇所在的村子是丰宁县“坝上”旅游景区所在地,有号称京北第一草原的“大滩草原”,夏天会吸引大批游客来体验草原生活,游客们喜欢住在这里的农家乐,吃羊肉、喝羊奶、逛草原。

  据疾控部门统计,丰宁县所在的承德市是河北省布鲁氏菌病高发地区,丰宁一县发病人数占承德市发病人数的六成。事实上,丰宁县上世纪80年代就出现过人感染布鲁氏菌病疫情,但此后疫情得到控制,一度沉寂20多年,至2005年才再度出现。丰宁县疾控中心地病科负责人张志会介绍称,2011年该县全年发病人数为77例,而今年仅年初至今的发病人数就已达64例,“按照现在的趋势,发病率确实在上升。”

  2011年全国报告新发布鲁氏菌病患者达3.8万多人。然而,一位常年研究布鲁氏菌病的学者透露,这些上报的发病人数并非实际发病人数。

  该学者称,2007年,农业部、卫生部曾联合到河北、山西等地做过摸底调查,发现有的地区未报告病例达到45%,上报病例数仅为总病例的55%,而在有的地区,逾九成的病例均未上报。辽宁医学院公共卫生管理学院柳晓琳等人曾于2011年2月在《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上撰文称,中国受布鲁氏菌病威胁的人口约有3.5亿,有1200多个县是该病疫区县,现有病患者30万人至50万人。对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动物疫病防控专家向财新记者透露,由于近年来每年新发病人数约为3万至4万人,考虑到误诊和农民的健康意识等情况,实际年新发病人数约超过10万人,远大于上报官方数字。

  吉林省大安市疾控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也介绍,因症状类似发烧感冒,不少患者并不知道自己被感染,腰酸腿疼等症状一般都以为是“关节炎”,直到这两年对该病增加了认识,前来治疗的患者才逐渐增多,一般每天两三例,多的时候十几例。

  疫情何以蔓延

  人群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的上升意味着畜间的该病疫情也在上升。由于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人用疫苗,只有将牲畜间的疫源消除,人群间的布鲁氏菌病疫情才能得到控制。

  对于疫情的控制,卫生部门和农业部门各司其职,卫生部门承担着诊断筛查布鲁氏菌病患者的责任,而农业部门则负责防控畜间的布鲁氏菌病疫情。

  多位接受财新记者采访的疾控专家均表示,卫生部门已经积极介入了人间布鲁氏菌病的治疗,而如果存在于畜间的布鲁氏菌病不能根除,卫生部门的工作永远只能被动进行。

  在属于布鲁氏菌病高发地区的吉林白城,疾控中心一位工作人员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说:“卫生部门已经尽可能防控布鲁氏菌病,但还就是控制不住,源头还是牲畜。”在她看来,要阻断该病的传播,更多的“是畜牧部门的事”。但畜间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情况不容乐观。主动检疫缺失是业内公认导致疾病传播的一个主要因素。

  有专家分析称,上世纪80年代, 中国之所以有效控制了布鲁氏菌病疫情, 得益于检疫、免疫、淘汰病畜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的严格执行。但随后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畜牧业规模扩大,家畜贸易的规模也逐渐扩大,但贸易和交换当中相应的检疫却没有跟上。

  “2011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有一些得过布鲁氏菌病的养羊户重新买了羊,这些购自内蒙古的羊并没有经过检疫,可能感染了布鲁氏菌病。”丰宁县疾控中心地病科负责人张志会解释该县今年布鲁氏菌病上升的原因时说。

  免疫是预防动物疫病传播的另一道重要关口,但在目前的中国,却存在着制度性的漏洞。

  前述辽宁医学院公共卫生管理学院柳晓琳等人的文章指出,目前畜间免疫措施难以落实到位,免疫覆盖率偏低。该文章披露,上世纪90年代中期,布鲁氏菌病发病率最初上升之际,当时布鲁氏菌病疫苗免疫率有大幅下降。

  一旦动物感染布鲁氏菌病,按照2008年开始施行的《动物防疫法》,则应该进入简称为“检免杀”的强制防疫流程。具体即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采取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限制易感染的动物和动物产品及有关物品出入等措施。但是,直到现在,上述措施也未在各地实施起来。

  以丰宁县为例,据财新记者了解,2005年出现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发生后,当地并未开展畜间“检免杀”,直到2006年的春秋防疫,布鲁氏菌病疫苗才加入到牲畜的免疫项目中。丰宁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王建新说,他并非不知道“检免杀”这个规定操作,但“没钱没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王建新称,“去年防疫经费只有10万元,要用来采购政府免费疫苗、部分人员工资和下乡的油钱、试剂钱”,而如果不算上扑杀的费用,想要做好整个丰宁县的牲畜防疫工作,每年大概需要200万元。

  “我们也进行过牲畜间的布病疫情摸底调查,数据还没出来,但是检疫的比例很少,估计与实际的数据会有很大差距。”王建新说。

  恶性循环

  在业内专家看来,目前的防控措施远远不足以遏制布鲁氏菌病在人间和畜间的蔓延。

  前述常年研究该病的学者告诉财新记者,在欧美等国家,一旦通过检疫发现布鲁氏菌病呈阳性的家畜,会立即采取扑杀措施实现净化,但在国内却做不到。一个主要原因是政府和牧民难以承受扑杀带来的经济损失。

  《动物防疫法》只规定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偿”,“一头牛能卖2万元钱,如果扑杀,中央政府并无补贴,即便在内蒙古、吉林这样畜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地方财政一头牛也只能补偿5000元-8000元,一只羊补贴100元-500元,远低于市场价,农户不愿意扑杀”,一位研究布鲁氏菌病的学者告诉财新记者,这导致不少感染布病牲畜悄然进入流通领域。面对尴尬现实,农业部对疫区和稳定控制区规定了不同的防疫原则:非疫区以监测为主,控制区和疫区则实行监测、扑杀和免疫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这意味着防控道路的转变。即扑杀不再是最主要防控手段,而要与免疫手段结合,例如,疫情呈地方性流行的区域,以免疫接种作为主要防疫措施。

  前文所述的动物疫病防控专家指出,疫苗可以阻断阳性动物排出细菌感染健康动物,但 “一旦接种疫苗后,所有动物血清检测都是阳性,难以将病畜区别开进行淘汰;而疫苗最高有效率仅有80%,病畜仍会传染给剩余20%未产生抗体的牲畜,无法达到净化目的。”

  在资金和技术之外,专业人员匮乏也是布鲁氏菌病防控的难点。按照规定,所有的奶牛、奶山羊和种畜每年应进行两次血清学监测,监测结果要及时上报。异地调运的动物,必须来自非疫区,凭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调运。

  但是,上述专家指出,监测往往达不到规定数量。在丰宁县重新出现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的第二年——即2006年,以及随后的2007年,丰宁县曾经在春秋两季的牲畜防疫工作中加入布鲁氏菌病的免疫,给全县的牲畜都喷注了疫苗,但效果并不明显。他透露,目前的阳性基数已经太大,“阳性率超过10%的畜群就很难通过单纯检疫扑杀达到净化的目的,已经淘汰不干净了。”

  事实上,在2000年以后卷土重来的人畜共患病并非只有布鲁氏菌病一例,除SARS外,狂犬病、血吸虫病、禽流感等也一度呈上升态势。如果仍然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动物疫情,更多畜病人间疫情的暴发绝非危言耸听。

  本刊见习记者昝馨对此文亦有贡献

    相关报道:

   
多地布鲁氏菌病疫情抬头 大量病例未上报

日期:2012-06-02
 
 地区: 中国
 行业: 食品检测
 标签: 布鲁氏 疫情 传染病 预防 中国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