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问题蜜饯击中休闲食品 品质管控成行业“硬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2-04-26 11:1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浏览:321 原文:
核心提示:24日晚,央视二套"3·15"栏目曝光了多家蜜饯生产企业存在制作过程严重违规,部分产品添加剂超标的情况。其中,"来伊份"的部分蜜饯产品牵涉其中。

    "临门一脚"前的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来伊份")不小心绊了一跤。

    24日晚,央视二套"3·15"栏目曝光了多家蜜饯生产企业存在制作过程严重违规,部分产品添加剂超标的情况。其中,"来伊份"的部分蜜饯产品牵涉其中。

    而在此之前的4月19日中国证监会刚刚预披露了来伊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下称"招股说明书")。记者在其招股说明书中发现,被曝光的来伊份三家供应商之一的杭州灵鑫食品有限公司在2011年为来伊份的第五大供应商,2011年采购金额为4941.09万元,占比3.38%.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此次事件或将影响来伊份的上市进程,也暴露了全行业在产业链上薄弱的品控意识。

    上游的隐患

    昨天,记者走访了来伊份位于上海的多家门店,一家位于上海市中心门店的虞姓销售员告诉记者,其在早上已收到总公司通知,将被曝光的问题供应商的产品全部下架,其余蜜饯产品仍正常销售。同时,其表示已可以无理由退货,但目前尚无消费者前来退货。

    在被问及是否担心此事对门店的销售造成影响,上述虞姓销售员直言:"公司那么大,我们并不担心,如果质检结果有问题,这些产品就会被销毁,而如果一切正常,则会继续上架销售,目前门店销售正常。"

    的确,来伊份算得上是行业中的大公司。截至2011年12月31日,来伊份产品覆盖休闲食品的炒货、蜜饯、肉制品、水产品、糕点、糖果/果冻、豆制品、果蔬类、膨化等九大系列共计700多种产品。目前其在上海、江苏、浙江等10个省市开设连锁门店总数超过2556家,其中直营门店超过2447家,加盟门店超过100家。

    一位熟悉来伊份情况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当前传统的休闲食品生产企业主要借助大卖场、超市的渠道销售产品,品牌众多,竞争激烈。但来伊份的商业模式则是一手抓研发、一手抓终端,把中间的生产环节外包,以此来整合供应链。"抓住 微笑曲线 的两端,本身这个商业模式没有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一旦这个模式对上游的把控能力弱,就会给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埋下隐患。"

    上述相关人士强调,不仅仅是蜜饯加工环节,其实对于产品的保鲜环节、卫生条件、存取货物的置物格是否能达到卫生标准,都存在问题。"如果大量依靠这些现有规模的供应商,而不对这些供应商做一定的质量标准规范,控制风险的话,采购风险就会增大,影响产品质量,对企业品牌形象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上述人士强调。

    记者昨日在门店仔细查看了来伊份仍在销售的蜜饯产品,发现其分别来自陕西西安、山东淄博、山东滨州、山东青岛、山西临汾、云南丽江、广东揭阳、福建福州等地,均为一些不知名的企业。

    此外,记者发现,此次来伊份涉及的蜜饯品类并非企业的拳头产品,对企业的贡献也有限。招股说明书显示,2011年来伊份所有产品合计销售数量43493.74吨,销售金额250149.78万元。其中,蜜饯销售数量9823.16吨,销售金额44520.63万元,平均单价45.32元。

    门店扩张快速

    来伊份涉及的问题显然不仅仅只是行业的冰山一角,背后揭露的是整个行业的通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业内大部分知名休闲食品企业都将中间生产环节外包给第三方。

    他指出,其中在一些产品的品类方面还存在供应商垄断的局面,不少企业存在供应商交叉重叠的情况。"类似核桃、杏仁等产品的供应商非常有限,全国就这么几家,如果一旦这些产品出现问题的话,波及到的不止是一家企业,可能就是整个行业。"他说。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休闲食品行业进入门槛低,行业完全市场化导致竞争充分,目前国内休闲食品的经营主体数量巨大,发展参差不齐,规模大的年销售额数十亿元,规模小的如单个个体店街边摊,这也导致行业发展处于一个粗放早期的阶段。

    但目前,国内休闲食品行业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根据中国食品工业网披露的数据,2011年我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达到960亿元,其预计201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10亿元,2016年将达到1890亿元。

    显然,不少企业也从中看到了机遇。根据来伊份招股说明书,来伊份的门店扩张速度极为快速。2009年,直营门店数量仅为729家,而在2011年年底,来伊份在全国10个省市已开拓直营门店2447家,算上加盟店共2556家,苏浙沪门店共1947家,其他7省共计609家。

    而在2009年至2011年的3年时间内,来伊份总营收也稳定,分别为10.74亿元、17.80亿元、25.01亿元,年增长率为65.76%、40.53%;净利润为0.75亿元、1.04亿元、1.24亿元,年增长率分别为37.64%与19.47%.2011年,来伊份在国内休闲食品零售行业连锁经营零售市场中的占有率为16.79%.

    但来伊份也非一家十足赚钱的企业。招股说明书显示,2011年,来伊份除了江苏和上海地区,其他地区比如山东、安徽、北京、天津、四川等地出现全线亏损,其中,北京亏损最为严重,达到1515.26万元。

    此外,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休闲食品连锁行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形态,虽然发展速度快,但目前处于监管缺失的状态,干货品种繁多对于企业甚至是监管部门而言本身就是一个难题。

    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李志起告诉记者,在国外处于该行业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企业都有各自明确的分工,通过履行自身的职责来维护自身的盈利能力。而在国内,目前该行业的企业并没有全产业链垂直整合的能力。在此前提下,企业可以采取建立独特的品质把控管理体系来规避这一风险问题。

    危机处理18小时

    昨日15:13,国内连锁业态休闲食品零售企业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来伊份")董事长施永雷刷卡进入客户服务中心,此起彼伏的电话声,都是关于退货、食品安全问题的询问,他径直走进监控室,里面有9块监控屏。

    这一天,是施永雷创业13年来最不平静的一天,之前的一天21时左右,央视二套节目对蜜饯原料产地山东省临沂市与蜜饯生产地浙江省杭州市塘栖镇进行了暗访和曝光,"黑名单"上涉及16家企业,其中有3家为来伊份的供应商,分别是杭州灵鑫食品有限公司、梅园食品与永海杭州永海蜜饯有限责任公司,问题包括徒手剪碎桃肉、风味陈皮甜蜜素超标和露天晾晒等。

    来伊份董秘张潘宏坦陈,这给刚刚公布了招股说明书的来伊份带来了巨大压力。

    短暂的重启之后,施永雷使用触屏,随机点击了编号为003的供应商,画面随即显示出了供应商的生产车间与检测室等部门。

    上述监控设备,是来伊份过去几年中建立的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其对全部130家供应商装设了室内监控系统。施永雷的手机上,也能够随时看到这些企业的室内运营情况。

    其实,5月15日,来伊份已经确定要在App Store上线一个软件,消费者想购买其700多种休闲食品中的任何一款,只需下载并点击该款食品,就能实时看到这款产品生产的过程甚至运输过程。

    正是在信息系统上的大手笔投入,使得来伊份在过去几年中敢于飞速扩张。其招股书显示,除了早前的长三角市场外,它还迅速向湖北、山东、安徽、北京、天津、湖南、四川等市场进行了扩张。从2009年到2011年,来伊份新开店数字分别为429、649、848,同期总计关闭店铺283家,招股说明书披露,来伊份目前拥有门店总数为2556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人分析,尽管来伊份早早认识到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并持续投资,但单单依靠信息系统,还是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食品行业是高危行业,危机一直都存在。"张潘宏说。实际上,在招股说明书的特别风险提示中,来伊份已经预见了出现食品安全质量风险的可能性。"我们在室内安装监控设备,室外则没有,这的确存在管理的瑕疵。"张潘宏承认。

    有投资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来伊份采用的是将生产、配送外包,专注于产品研发、推广、终端销售的模式,"从它不断收缩加盟店,发展直营店的做法上就可以看出,这家企业有风险防范意识。"

    但在所有端口,都可能出现风险,特别是在对于130家供应商的管控上。张潘宏说,因为意识到供应商端口的重要性,来伊份非常谨慎,比如对于供应商,他们有一整套完善、严格的甄选和管理系统,并且对供应商进行了大量的培训,甚至会送供应商到日本、台湾地区等去学习当地的先进经验。

    目前来伊份提出了11点声明,其中包括停售节目中涉及的三家供应商产品,对来自杭州地区所有蜜饯产品下架,食品可以无条件退货,以及将自查所有供应商等。

    "做食品行业,我们不能否认和回避概率事件,对于瑕疵点,我们要通过对供应商全程管理的回溯,来找到问题的所在,并且予以解决。"张潘宏坦陈,目前调查仍在进行当中。(田野)

    大卖场检测机制形同虚设

    [ 虽然品牌零售商都有一套检测标准,但执行很难,而且送第三方检验费用不菲,所以基本没有零售商真正送检产品,只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产品检验证据即可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鳕鱼事件"的影响尚未消散,"垃圾蜜饯"又来冲击零售超市卖场的神经。

    《第一财经日报》昨日多方采访获悉,目前不少品牌卖场内都有销售问题工厂生产的蜜饯,而沃尔玛、TESCO乐购及欧尚等零售商都有一套检验标准,但问题蜜饯仍然堂而皇之地进入卖场,再次暴露出零售商的管理漏洞。

    业内人士反映,从染色馒头到问题蜜饯,折射的是零售产业链生产源头监控不力、商家检测的缺失。

    而在记者调查中还意外发现,被曝光的杭州超达食品有限公司(下称"杭州超达")其实已非首次被查出问题产品。

    昨日,记者致电北京京客隆超市、物美超市、美廉美超市时,对方均表示目前没有下架全部蜜饯产品的打算,因为它们并未销售被曝光问题厂家生产的产品。美廉美超市有员工透露,去年11月份,杭州超达曾被查出甜蜜素超标,所以店里早已下架了其产品。

    目前,记者调查的零售超市卖场都已开始下架问题蜜饯,至于下架货品如何处理,各大零售商均表示要看事态发展、检测结果以及国家相关部门的处理意见。

    尽管杭州超达不是首次犯规,但该公司不仅铺货面广,甚至还成为一些知名品牌超市的"御用"生产工厂。有知情人士透露,杭州超达是TESCO乐购自有品牌商品的制造厂商。

    "有一种可能,就和以前奶源出现问题一样,有的企业产销不平衡,为了增加产量,于是设立很多网点和分工厂,一般问题都出在分厂或网点,但其让零售商考察的是总厂,所以零售商被欺瞒了。"上述知情者分析。

    "而货品在运输和经销等环节也会出现变质或其他问题,这些环节也同样缺乏管控,商家都是趋利的,太高货损率会影响利润,所以即便发现问题商品也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曾经参与商务部多项法规政策制定的楚先生透露。

    最后在进入超市环节,同样存在管理漏洞。其实每家品牌零售商都有一套检验标准,比如对工厂进行审厂、对商品进行抽检、对部分商品送第三方检验等,甚至有部分零售商比如欧尚还成立了自己的实验室。

    "虽然有制度,但执行很难。有些商品是通过经销商进货,这就令零售商无法审厂。另外,一个门店内有数万种商品,不可能一一检验,只能抽检,那这就无法保证所有货品都没有问题。"欧尚质量检验部门负责人透露,欧尚成立的检验实验室,也仅是对自有品牌商品进行检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抽检和实验室并不能全覆盖,但像欧尚这样成立实验室的零售商极少,大多数零售商根本没有自检设备和实验室,因为成本投入极大,比如联华超市在染色馒头事件后投入1500万元成立检测中心,这不是所有商家都愿意和有实力投资的。

    至于第三方检测,也存在成本问题。"我们会将部分商品送第三方检测,但成本实在太大,比如检验货品,不是按件而是按照项目计算,一个指标项目收费2000元~4000元不等,一件商品涉及多个项目指标,耗资可能万元,这笔费用要由超市自身负担,但一件商品的利润可能才几元钱,假如所有商品都送检,超市早就关门了。"上述质量检验部门负责人透露。

    成本考虑之下,大多数零售商只是要求厂家出具经营许可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和QS标志等。"一般只能靠行业经验判断,只要证照齐全我们就销售,但食品生产全国各地监管水平并不一样,谁也无法保证这些证件就一定是货真价实的。即便是做抽样检测,一般针对食品保质期、商品有效期、出厂保存情况,超市并不具备监管职能,单靠超市的自检制度是不可能完全杜绝的。"北京一家超市人员无奈地表示。

    楚先生指出,国家相关部门目前并未强制要求超市检测,只要求超市索证索票,而很多供应商会将A货B货(好货次货)混搭销售,或添加其他物质来使检测达标,这让零售商很难判断。"归根结底是要对上游生产商加强管理,杜绝假货次货流入市场,同时让超市建立追溯系统,一旦发生问题商品立刻反追溯到源头。这需要政府部门与商家配合,由商家提供所有进货记录,政府全国联网登记讯息,一旦发现问题立刻追溯并严惩。"

日期:2012-04-26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