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央视《经济半小时》:是不是膨大剂惹的祸?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1-05-31 10:39 来源:央视  浏览:426  原文:
核心提示:膨大剂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我国已经有500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当中。究竟哪些植物使用了调节剂,究竟是怎样使用的,安全性如何?如果没有西瓜大量开裂的话,恐怕这个公开的秘密依然只是存在于行业之中。今天的节目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形形色色的生长调节剂。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各地西瓜滞销的现象。

    是不是膨大剂惹的祸

    主持人:晚上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夏天到了,眼下正是吃西瓜的好时节,但是近期各地爆出因为使用膨大剂而导致西瓜开裂的消息就让很多人都不敢吃西瓜了。各地西瓜都出现了滞销的现象,让瓜农们叫苦不迭。膨大剂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我国已经有500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当中。究竟哪些植物使用了调节剂,究竟是怎样使用的,安全性如何?如果没有西瓜大量开裂的话,恐怕这个公开的秘密依然只是存在于行业之中。今天的节目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形形色色的生长调节剂。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各地西瓜滞销的现象。

    朱芝友 贵阳西瓜经销商

    朱芝友:我1800元一吨买来的,现在卖800元一吨,你想想降了多少。

    朱芝友是贵州五里庄批发市场的水果批发商,这批西瓜是他一周前运到批发市场的,十多天过去了,还是没有卖完,有些瓜已经烂了,他的心里非常着急。

    朱芝友:现在烂了一万多斤了。

    零售商:前段时间最多两三天就卖一车瓜,现在十多天才卖一车瓜。

    记者在这里询问了好几家水果批发商,他们所出售的西瓜大多是从云南、海南和缅甸等地运过来的,销售也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有人认为是受天气原因影响,但大多数商家都说是膨大剂西瓜的传闻造成了西瓜滞销。

    零售商:买西瓜的人会讲啊,问我的瓜会不会打催熟剂。有的不敢买,怕嘛。

    在重庆市最大市场之一的盘溪水果批发市场,整个市场有三分之一的面积都被来自云南、广西、海南的西瓜销售商所占据。但二十多家销售商中,正在做生意地只有三四家。

    记者:现在卖多少钱一斤?

    西瓜批发商:一块二或者一块三吧,从两块六一直跌到现在。

    记者发现,这种麒麟瓜在市场上还算是价格比较高的,稍微差一点的品种,现在只能卖到每斤七八毛钱。更让经销户担心的是,与价格的下跌相伴随,是销售的急剧下降。

    记者:以前这一车货大概多长时间卖完?

    西瓜批发商:卖得快一天,有时候几个小时。

    记者:现在呢?

    西瓜批发商:现在两三天,慢的卖六七天。

    在江苏省丹阳市延陵镇的一片西瓜大棚外,记者见到了瓜农刘明锁。不久前,因为他家的西瓜发生爆裂,引起了关于西瓜使用膨大剂的担忧,周围几个村的西瓜开始滞销。

    刘明锁 江苏省丹阳市延陵镇 瓜农

    记者:你种了多少?

    刘明锁:30多亩。

    记者:这一亩正常收入的话?

    刘明锁:正常来说是四千五至五千。

    记者:您今年大概种了多少?

    瓜农:47亩。

    记者:投资大概有多少?

    瓜农:26万。

    西瓜卖不出去,瓜农们还是想尽量的挽回一些损失。

    瓜农:当饲料。给鱼给猪给鸡。

    记者:当饲料。

    从出现"炸瓜"到现在,刘明锁的瓜只剩下不到一成,种瓜借的26万元还不上,工人的工资也发布出来。

    刘明锁:这就是膨大剂,这就是改进它的甜味。这个膨大剂就是瓜小的时候,能让瓜长大。

    记者了解到,这种膨大剂的主要成分是氯吡脲,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一种,此类调节剂可以促进或者抑制植物生长发育。像乙烯和脱落酸,能促进果实成熟;生长素、细胞激动素和赤霉素,能促进细胞分裂。此外,植物生长调节剂还用于促进发芽,抗倒伏,抗旱,矮化株型和产品保鲜等。

    蕉农正在采收的,是只有七成熟的香蕉,是因为到达销售地后,用一种叫做乙烯利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把香蕉很快催熟。

    记者还发现,在网络和媒体引起热议的"顶花带刺"黄瓜是用保鲜类生长调节剂造成的。

    记者:这两根黄瓜的话,你会选哪个?

    市民1:我选这个。

    记者:为什么选这个啊?

    市民1:我看着这个好看。

    市民2:这个花是不好的花,这个花是使什么了。

    市民3:根本就没有不带花的,全都带花。

    市民4:咋不担心,把皮都刮去,用小刷子使劲刷。

    主持人:开裂的西瓜让膨大剂这样的植物生长激素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事实上植物激素早已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添加剂了。不光是西瓜,像在黄瓜、香蕉、西红柿等等很多我们常见的蔬菜水果上使用生长调节剂已经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史,可追溯到公元一世纪。那时,人们利用橄榄油里的乙烯成分催熟无花果。上世纪80年代初,单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最大市场是美国的棉花脱落剂,其次是乙烯利,用于橡胶割胶及甘蔗催熟。

    我国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引进2?4-D等生长调节剂,促进温室内西红柿坐果,这种做法成为温室大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四川成都,记者对调节剂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瓜农李双宝正在用一种叫做"氯吡脲"的调节剂,给西瓜点花坐果。

    李双宝 瓜农

    李双宝:它就是一种点花作用,刺激小瓜。这样喷一下,就可以了。

    李双宝说,以前种西瓜,瓜农们大部分是手工点花授粉,后来开始用这种氯吡脲,不但省人工,而且西瓜不长籽,也好卖。

    李双宝:如果你点的话,还要把花揪下来,还要把花翻过来,就是这样,还要找一下这样对一下才行,但如果这个药喷的话,它就直接两下就搞定了,主要起这个作用。如果是人工点的话,大概喷十天都喷不到。

    李双宝给记者算了笔账。他有25亩西瓜地,一年两茬瓜,能省近1万元。

    记者在江苏,四川等地走访了多家农资店,发现几乎每家店里都在出售植物生长调节剂,价格一般在每盒10-30元左右。

    农资经销商:可能就是对于大面积种的地方,可能有人为了追求产量高一点会买。

    记者走访了当地一家调节剂生产企业,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四川省农科院调节剂研究专家侯勇,他曾参与氯吡脲、赤霉素的研发,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这家调节剂生产企业的副总经理。
 

日期:2011-05-31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