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蒜一元多,超市标价卖到19元/千克,你敢相信这还是大蒜吗?河南大蒜身价短时间内暴涨100倍。以前两三块钱的绿豆,如今在农贸市场里已经涨到了10块钱一斤。“蒜你狠”后现“豆你玩”,食品伙伴网网友康桥夕阳提出疑问“是谁在疯狂?最后谁将付出代价?如果任其发展会不会给某个产业链巨大的打击?”,虽然以下观点不够全面,但值得大家深思,本文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食品伙伴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消费者在谈论,媒体在评论,政府更是高度关注。最近多部委从不同角度表示了他们的关心:《发改委:抑制商品价格不合理上涨 调查蒜价暴涨》《商务部:近期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波动,资本炒作非主因》《统计局总经济师:无证据表明热钱炒作农副产品》。对于近期农副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比较主流的观点一是气候影响到几个主产区的农产品生产、运输。二是基础性成本上升推动价格上扬。对于这些观点,我个人也是十分赞同的,但看了一些部门正在考虑的解决方案,不禁有点怀疑,能彻底改观吗?
和其它商品一样,农副产品的价格也是受其成本和供求影响的。但现在农副产品的价格与其价值背离的现象太过频繁。“蒜”“豆”如此暴涨应该不是成本有相应倍数的提高吧?猪肉价格在很长一段时间的低迷应该也是吧?
高风险下的高回报不是暴利。
我国当今的农业生产水平还比较落后,影响农副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因素也很多。与其它工业化生产的商品相比,农副产品种(养)植周期较长,不是市场一旦紧缺就能马上成熟面市的;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大,不仅很多农作物的种植需要在特定季节,气温异常,降雨降雪异常对农作物的影响也非常之大;销售网络和物流渠道基础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虽有一定的连续性,但干扰因素多,保存期限短等等。这些特性使得农副产品比很多商品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存在较高的回报也是十分合理的。
农副产品流通领域一直有着比较高的回报率。在物流网络比较落后的时代,如果单纯看价格,产地和销售地差3、5倍是很正常的事(在其它行业眼里是个暴利)。在一般意义上,越是保存时间短的品种(鲜活的,特别是蔬菜)回报率越高。这其中包括几个部分:首先还是需要承担风险。一般情况农副产品离开了土地,保存期限还要缩短,一旦有闪失可能会血本无归。其次,是对拥有信息者的回报。在较短的保存期限内,准确地找到适合的市场,是需要一定的信息,不仅是市场信息,运输途中气候变化都要考虑。最后才是具体劳动该得到的报酬,这部分其实并不比其它行业高。这种相对较高的回报我想大家是可以理解的。
在文章的开始我也说了,对于近期农副产品价格的波动,比较统一看法是:生产、运输、成本和供求。这其中有两点我不敢完全赞同:运输和成本。2008年初的那场暴雪灾害导致南方很多省份交通堵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运输影响了价格,是无需置疑的,但近期价格波动幅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涉及范围之广,运输貌似不是主要原因,否则产地价格暴涨就难以解释了,难道是运输速度太快?同样,成本的涨幅也难以解释产品的涨幅。
个人认为,生产和市场需求是主因,仓储缓冲也十分重要。此外,虽然各部委反复强调,资本炒作非主因。但我依然认为,资本炒作的因素不容忽视。
首先,说生产前俺先强调两点:一、我国的农业政策既有利于农村发展,又兼顾农民利益。这一点从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足以说明。二、本人没有深入农村,观点难免偏颇。
我国的农副产品生产点多面广,产业规模不大。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史上功不可没。但现今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弱化了生产的统筹,一家一户去研究市场,既不现实也不可能。缺乏宏观指导的农民们只能是什么东西好卖下个种植季节就种,大家都种产量超出市场需求又滞销,多种多亏,少种的价格暴涨,循环往复。去年猪肉大涨的时候,有条件的都去养猪,某国际大财团去养,某特大型国企去养,某IT名流去养,等大家的猪都出栏的时候,供大于求,价格在很长时间里低于价值。现在没人敢养了,下半年的猪肉价格会不会再出现报复性上涨呢?我看很可能,因为产能不足,市场还需要,那些“猪坚强”估计明年春节能卖个好价钱。
各自为战带来的弊端不仅仅是种什么缺乏计划性,对种植好也带来了难度。耕作费用好算账,可要是你家这个品种我家那个编号,花粉满天飞,对优质、高产、低成本会不会有影响呢?
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虽然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但运输费用也还不是什么问题,农副产品过多的补贴别国不会同意,也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关键还是我们的产品要有竞争力,生产是基础。真要是几个大起伏,破坏了生产这个基础,市场被别人控制了,想恢复那恐怕就没这么容易了。
除此之外,农资对于农副产品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要杜绝,保丰产;高毒农药禁限用农药,保安全。
其次是市场。农副产品的市场看似变化大,那也是单个品种看,与主食大米、面粉比其选择范围广些,可替代品多些,实在不行刚性需求能满足就可。当然,话是这么说,市场的预测、预警还是十分必要的,是生产指导必不可少的。
随着储存技术的进步,储存条件的改善,可储存的农副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也在与日俱增。当生产与市场需求出现偏离,单纯靠价格难以调节的时候,启动国家储备机制保护农民的利益,保护产业链看似被动,其实是非常必要的。近期我们都注意到,由商务部牵头,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连续3次公开收储冻猪肉,使猪肉下滑态势得以遏制(详见:《稳定市场价格,商务部三收储备冻猪肉》)。与之相呼应的粮食系统定向饲养和饲料企业拍卖国储玉米(详见:《国储玉米近期竞价销售,严格限制竞拍者范围 》)。漂亮的组合对保护生猪产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然,收储也非易事。时间、价格和数量都很关键,有时候还需要各方的理解和支持。比如,因为市场出现重大变化,国家为了保护生产者利益,保护产业链(其实也是保护消费者),对某种食品(比如奶粉)收储,个别规模较大的公司为了本企业利益,立刻提高产品价格,结果市场份额被国外企业夺走了许多,这种情况既难以达到收储的初衷,又增加了国家的负担。
对于是否有资本炒作的问题,没有必要多说,多部委都说了没有那肯定是没有,但还是要保持一定的警惕。不是不给他们炒,而是要考虑怎么应对。我的担心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现在的游资急于寻找战场。那些从类似山西煤矿退出的民间资本,从楼市、股市里跑出来的金融资本,特别是后者,建仓、拉升、逼空等手法短时间就能把他们的对象价格炒上去,对行业的破坏性很大。二是品种,最近暴涨的品种都是些储存期相对较长,储存要求相对较低的,什么生姜、大蒜、绿豆。三是消息配合。也许是巧合,每次涨价前都有很好的话术:甲流呀、出口开放、干旱减产等等,这些事不是没有(好像预防治疗甲流没啥道理),只是被宣传的很到位,很默契。
呵呵,但愿农副产品的这些波动只是近几年“极端”天气带来的正常联动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