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用工荒”或令廉价“中国制造”时代提早结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0-03-02 16:38 来源:路透社  浏览:371  原文:
核心提示:* 人口红利正在消失,用工荒将成为常态 * 用工荒料促产业升级和向中西部转移 * 有利于收入分配结构改善促进消费 * 短期不至于使出口商品失去竞争力 作者 陈敏 路透北京3月2日电---中国凭借着看似取之不竭的低廉劳动力创造了三十年经济飞速发展奇迹,却在虎年伊始被大范


    * 人口红利正在消失,用工荒将成为常态

    * 用工荒料促产业升级和向中西部转移

    * 有利于收入分配结构改善促进消费

    * 短期不至于使出口商品失去竞争力

    作者 陈敏

    路透北京3月2日电---中国凭借着看似取之不竭的低廉劳动力创造了三十年经济飞速发展奇迹,却在虎年伊始被大范围“用工荒”袭击,廉价“中国制造”是否即将不再?

    “人口红利”一直被视为创造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推手,但新一轮“用工荒”的出现似乎预示着“人口红利”正逐步枯竭,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廉出口商品的优势将加速消失,这一进程可能倒逼经济结构调整。

    而当下的中国“用工荒”已引起包括英国广播公司、华尔街日报、韩国CBS新闻等世界媒体的关注。印度媒体将之解读为“这将是一次印度不能错过的机会”.全球企业主则担心中国“用工荒”是否成为常态,下一个更为低廉的生产基地会在哪儿?全球制造业生产基地的板块稳约已在移动中。

    “近期出现的用工荒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经济中的结构调整,大量充足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很可能已经接近尾声。”巴克莱资本中国研究主管彭文生表示。

    事实上,“用工荒”对于中国来说早已不是一个陌生名词。早在2004年前後,沿海城市的用工紧张情况已现端倪,并在随後几年愈演愈烈。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企业大幅裁员,这一问题才暂时得以缓解。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都阳指出,03、04年出现的用工短缺是局部情况,只在少数区域出现,并不像现在范围这麽大。而且当时只是技术工人短缺,但以後的规模和范围扩大得很明显了。

    “实际上,普通工人的短缺才是劳动力短缺的真正体现。普通工人短缺表明这主要不是一个结构问题,总量问题也已经很突出了。”他称。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上周末在与网友对话时解释称,出现“用工荒”的原因包括:整个经济回升向好,企业生产状况明显改善,订单增多;企业用工和待业人员找工常常在专业上不相吻合;以及这些年来工人维护自己的利益更加自觉。

    此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春节後企业招工人数比往年有所增加,预计招工有困难的企业比例上升;而明确表示继续外出务工的人数较往年略有下降,其他人员还在观望。

    调查并显示,62%的返乡务工人员明确表示春节後继续外出务工,与2008年同期调查相比降低6个百分点;有8%的返乡务工人员表示不再外出务工,主要原因是务工工资太低、准备在家乡创业等。

    **“用工荒”将成为常态**

    虎年伊始,长三角和珠三角等沿海地区频呼“用工荒”,就连一些劳工输出大省也纷纷出台措施,鼓励省内就业。那麽这究竟是短期局面现象还是长期趋势呢?

    社科院都阳博士亦认为,从需求方面看,中国经济总体规模已经比较大,对劳动力的新增需求比较大;而从人口结构的变化看,新增劳动力的数量在逐步下降。供求关系发生的这种改变,会导致用工荒的局面长期出现。

    彭文生也指出,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将越来越多地来自生产率的提高。在过去30年中,中国经济增长保持了10%的平均年增速。但由于近年工作年龄人口增速逐步放缓,在未来10年中,经济增速将因此放缓至9%左右。

    此前包括中金在内的一些机构预测,中国“人口红利”时代行将结束,到2015年左右适龄工作人口将在达到巅峰之後回落,人口老龄化浪潮提前到来。

    不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认为,“到2016年,劳动力资源会达到10亿左右,这个规模将保持到2020年,我国有足够的时间充分利用人口红利。2020年後也有办法延续人口红利,比如进一步提高劳动力素质等。”他称。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倒逼经济结构转型**

    “调结构”是政府提了多年的目标,在被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中断後,这一目标又重返议事日程。本周即将召开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无疑会将处理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放在重要位置。

    而本轮“用工荒”已经开始迫使部分企业提高薪资标准,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并提升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而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将不得不进行产业升级或地区转移以寻求出路。

    中国经济的结构问题由来已久。从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来看,经济增长过多依赖出口和投资,而消费较弱;从收入分配格局来看,企业和政府获得的较多,而居民收入比重较低;从三个产业的比重看,工业比重高而服务业比重较低。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院院长陈诗达就表示,尽管从全国范围看,“用工荒”还是区域性和结构性的,劳动力供给格局还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但近阶段在沿海发达地区的“用工荒”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将伴随着企业经济转型升级始终。

    “解决局部性、结构性用工短缺,最主要的是企业和产业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莫荣称。他并认为,劳动力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一个必然趋势,在未来几年内都将持续。同时,还应该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工资水平,解决农民工薪酬低导致的用工短缺问题。

    人社部的调查显示,在准备外出务工人员中,不准备回原企业上班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收入太低。72%的企业预计今年人工成本会上升,同比增加32个百分点,预计上升幅度为9%;而打算继续外出务工人员预期平均工资收入比去年实际工资收入增幅超过14%.

    此前,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已经宣布从今年2月1日起,江苏省各类地区均以超过12%的增幅上调最低工资标准。随後,包括北京、浙江、深圳等省市均表达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意愿。

    **廉价“中国制造”不再?**

    中国的“世界工厂”角色给全球带去了物美价廉的产品。随着劳动力成本提高,这种廉价的“中国制造”是否行将消失?

    俄罗斯《导报》刊文称,中国的劳工荒可能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间接影响。因为世界需要中国生产的廉价商品,劳动力价格上涨必然造成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上涨,这将引发整个全球商品价格上扬。

    不过,中金公司宏观经济分析师邢自强认为,这取决于劳动生产率改善的程度和工资上涨的比较。如果出口企业生产效率提高得比较快,最终商品价格的上涨幅度不一定很高。比如,劳动力的工资从06年开始年均增长达10%,但是出口商品价格每年只增长4-5%.

    “目前,我们还存在一定的效率改善空间,生产率还在提升的情况下,短期不至于使得中国出口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失去竞争优势。”他称。

    而和转移到附近的东南亚国家相比,近年来出现更多的是外国公司将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制造基地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毕竟,中国的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以及庞大的市场规模仍具吸引力。

    此前,英特尔(INTC.O: 行情)将其位于上海浦东的封装测试工厂整合到成都工厂中,惠普(HPQ.N: 行情)称在重庆建厂生产笔记本及台式电脑,富士康(2038.HK: 行情)也有意把深圳的手机和主板等主力代工业转移到武汉。

    “再过5-10年,当中国人口红利彻底衰竭了,内地劳动力成本也很高了,那时候低端产业在中国的市场就非常低了,确实有可能看到低端产业转移到更年轻的国家,比如印度和越南。”邢自强称。

日期:2010-03-02
 
 地区: 中国 北京
 行业: 进出口
 标签: 出口 北京 中国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