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炮王”王丁棉为中国乳业叫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09-06-13 10:05 来源:时代周报  浏览:467  原文:
核心提示:对一些乳制品企业而言,王丁棉显然是个喜欢四处自爆行业之短、不受欢迎的人物。现任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广州市奶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广东省奶业协会顾问的王丁棉,敢于直言,被称为中国奶业第一炮筒、王大炮。除OMP事件外,王丁棉还是奶业禁鲜令的反对者之一、多起

    对一些乳制品企业而言,王丁棉显然是个喜欢四处自爆行业之短、不受欢迎的人物。现任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广州市奶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广东省奶业协会顾问的王丁棉,敢于直言,被称为“中国奶业第一炮筒”、“王大炮”。除OMP事件外,王丁棉还是奶业“禁鲜令”的反对者之一、多起奶制品安全问题的举报者,并且多次在公开场合挑战奶制品包装巨头利乐公司……

    王丁棉是有关企业屡攻不下的顽石。

    王丁棉在媒体面前的表态以及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有关信息,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某些企业的正面营销影响力。而事实上,奶业巨头在宣传营销方面从来不吝惜人力物力。以蒙牛为例,在品牌推广上的资金投入比例近年来快速攀升。蒙牛财务报告显示,2008年上半年销售和经销费用为人民币22.88亿元(2007年为人民币16.587亿元),占集团收入百分比由去年同期的16.5%增至16.7%。2008年上半年的广告及宣传费用占集团收入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8.9%上升至9.2%。2007年年报全年度广告及宣传费用占集团销售收入的比例为7.2%,比2006年全年的6.8%上升0.4个百分点。

    王丁棉自觉站在奶业企业营销公关的半径之外。“我丧失了很多个人利益?不,我有正常的工资收入,其他的不是我所追求的。招待费、好处费、‘封口费’,这些机会本来就不是我的。”广东奶业协会会长关伟昆在谈到王丁棉时说道,“有些关系没有处理好,但行业里面需要这样讲真话的人。”这个奶业中的“第一炮筒”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本人自2008年12月就不再担任广东奶协副会长一职,“是我自己提出来不当的,其中有些原因现在还不方便谈。”他说:“行业协会的角色是‘二政府’,很多时候要担当某种行政职能,要听从上级行政机构的安排。”在“二政府”领工资的王丁棉也屡次自我剖析。2000年6月,王丁棉在北京举办的国际奶业大会上发表观点:“政府在民族奶业发展上不作为。”2000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奶业与入世研讨会上,解析“中国奶业与WTO和政府在奶业发展中的作用”。

    “如果为整个行业发展的长期前景着想,我们还可以做更多工作。”王丁棉说。

    乳业“清洁工”

    “其实每次重大事件都有预兆,也有业内朋友提供线索。”王丁棉说。

    王丁棉自1992年进入牛奶行业,亲身见证了1998年之后中国奶业高速发展的十年,年增长速度高达20%的同时,泥沙俱下。

    2007年,曾经的奶站老板,后来被行业称为“中国乳业打假第一人”的蒋卫锁专程从西安赶到宁夏,找到正在参加行业会议的王丁棉,把自己要递给中央领导关于乳制品掺假问题的报告拿给他一起商议细节。“报告里面主要是说当时行业内普遍出现的造假问题”,王丁棉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第二天的会议中,他的报告里就用到蒋卫锁的素材,披露造假的整个过程,详细指出乳企如何造假,造假比例以及用蛋白粉造假等情况。

    “一位天津检测中心的王主任告诉我,2005年的时候,牛奶造假的方式有十二三种,到了2007、2008年,已经高达二十几种!”从牛尿,到水解蛋白,到甘氨酸,再到三聚氰胺,造假手法层出不穷。

    王丁棉赢得了越来越多同行的信任,被请求“代言”。2007年,王丁棉接到一个温州打来的电话,提到一位在河北开工厂的朋友发现甘氨酸被人用到牛奶中。甘氨酸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农药、饲料、医疗等领域,但是不同的领域对甘氨酸的要求各不相同。

    “当时能生产食品级甘氨酸的厂家只有上海一家,而且当时还没有正式的产品投入市场。不过,那些生产粗加工甘氨酸,并销售到食品领域的地下工厂,在石家庄就有二十多家!”而这件事传到王丁棉耳中,还是因为有位河北的生产者发现甘氨酸被用到乳品领域,担心坐牢,最后通过温州的朋友,间接讲出了这个事情。

    王丁棉在了解情况后,马上向国家有关部门、工商部门以及媒体提供了这个信息。国家工商总局看到报道和接到举报后,立刻全国清查,处理了38家牛奶加工厂。

    “知晓情况的人其实很多,但太多人有顾虑。”王丁棉举例说,他曾与某农业高校专家在一个行业论坛上提出:利乐包装对环境造成巨大负担,建议国家向包装巨头征收乳品包装污染费。但没过几天,这位专家在利乐公司工作的家属就带话前来沟通。

    王丁棉没有安排亲属在任何关系户企业中谋职,太太5年前下岗,女儿在化妆品公司做了一段时间营销,最近又离职了。“我的家庭经济状况可说是贫寒那种吧,中下水平。”他说。

    “行业毒瘤早割早好”

    王丁棉也像蒋卫锁一样受到各方面打压。“他当时(蒋卫锁)为了打假,几百万身家没有了,我打假,只是跟着自己的良心。”王丁棉多次直接受到过人身威胁,甚至有外地警察来到广州警告他少说话。

    有人质疑王丁棉在牛奶行业的专业水准。的确,王丁棉是半路出家,涉足牛奶行业之前,从事了15年的公安外事工作。

    “在这个行业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比如我阅读方舟子先生撰写的有关OMP的文章,就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好好消化。说实话,15年的警察生涯为其培养了良好的职业习惯,排除干扰因素,一查到底,独立办案。”王丁棉说:“行业内的毒瘤生出来就要割掉,如果出现问题的20多家企业,才处分1家,最后让一些企业有侥幸心理,实际上害了这个行业。食品安全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底线,是不能冲破的。”对牛奶行业中某些似是而非的营销手段,王丁棉不放弃任何质疑的机会。

    2005年,王丁棉最早提出加工牛奶的“闪蒸”工艺是对消费者的误导。“闪蒸”工艺利用高气压突然降低的释放过程,起到鲜奶灭菌的作用。这种工艺的优点是使得牛奶变稠,还有蒸煮味道,喝起来顺口,但在蒸发水分同时带走牛奶的天然香味。王丁棉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说,“闪蒸作为先进工艺来推广是一种误导,闪蒸后的灰分成倍增长,长期饮用,对肾功能和消化系统有害,业内已经有56位专家提出反对意见,可是现在大概有10家企业仍在采用这个工艺”。

    “闪蒸被乳企包装成了流行的高科技手段。”几年来,王丁棉执拗地坚持这一观点,希望能够得到行业内的重视和重新探讨。

    有行业人士质疑王丁棉对闪蒸技术的批评,以及对“禁鲜令”不遗余力的反对,目的在于保护广东当地奶制品企业,排斥外来奶企进入广东市场。广东全省当地奶企的生产量仅占全国的1%。对此,王丁棉说道,“我从消费者健康营养的角度讲,经过巴氏杀菌的鲜奶,具有最高的产品品质,这是常识。北方的奶业巨头用常温奶来突破销售范围的限制,占领全国市场的份额,做大市场,有贡献,但不能歪曲关于牛奶的常识。”

日期:2009-06-13
 
 地区: 中国 广东 广州市
 行业: 乳业
 标签: 禁鲜令 奶业 乳业 乳制品 王丁棉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